搜索
今日简讯-20171016
2017-10-16 悉恩悉机床网

一、我国机床行业呈现趋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2017年7月,切削机床和成形机床产量分别达42.40万台、18.30万台,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5.2%、3.4%。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机床行业已呈现趋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机床产销量2009年以来一度在全球范围内占比30%,位居世界第一。但高端数控机床领域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仍面临主机大而不强,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发展滞后、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


  机床下游需求主要在汽车、传统机械、电子与国防军工领域。截至2017年7月,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额7162.4亿元,同比增长8.8%,维持较高速增长。传统机械行业中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完成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4%、9.3%和9.1%,机械制造业也在回暖。TMT制造业完成投资额686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2%,创6年来最高增速。此外,木工家具、珠宝、3C(手机外壳、手机屏)行业对机床的需求也在增长。


  机床行业存量更新升级,市场空间广阔。一是,低端产品需求下降,及中高端产品需求提升倒逼产业升级;二是,更新升级需求大:目前国际上制造业强国机床行业的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我国机床行业数控化率仍有望进一步的提高;三是,技术创新促进数控机床的更新换代:中国是数控机床领域最大专利产出国,专利产出量为6586件,约占总申请量的60%。随着工业4.0的深入推进,数控机床技术进入新一轮的更新周期。


二、2017世界技能大赛开幕 52名中国“年轻工匠”参与竞技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14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52名中国年轻工匠将参加47个技能项目的竞技。


  当晚,开幕式在阿布扎比亚斯岛的Du体育场举行。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致辞时鼓励选手们发扬公平竞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充分享受比赛的同时把参赛经历和感受分享给身边的人。在接下来的4天里,1260余名选手将在52个项目上展开竞技。


  2010年10月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先后参加了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本届大赛中国代表团由选手、专家、翻译、工作人员等168人组成,其中,52名参赛选手中,男选手44名,女选手8名,他们将参加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创意艺术与时尚、社会与个人服务等6大类47个项目的比赛。中国参赛选手平均年龄不到21岁,年龄最小的是18岁的花艺项目选手潘沈涵,年龄最大的是25岁的制造团队挑战赛项目选手高雨楠。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当今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10月13日,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在阿布扎比宣布,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在中国上海举办。


三、2017机器人国际标准·技术·产业报告会在苏州举办

 

  14日至15日,2017机器人国际标准·技术·产业报告会在苏州举办,功能多样的机器人让与会嘉宾啧啧称赞。会议期间,来自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6个机器人国际标准化工作组以及国内标准化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机器人制造企业的500余名代表集聚苏州,围绕机器人国际标准、技术和产业的相关问题展开交流探讨。


  “苏州目前参与制修订的标准数量、企业采标数量,以及拥有的专业标准化工作组织数量等,均在全国城市前列。”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王庆煊介绍,此次大会邀请国内外专家与苏州企业对接,也是为了让企业更及时地了解机器人行业相关标准的最新动态,第一时间接触、对接、参与。


  数据显示,苏州机器人产业初具规模,200多家骨干企业中,既有机器人本体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也有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企业,还有核心零部件厂商,初步构成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去年,苏州机器人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四、海德汉HEIDENHAIN发布新型敞开式光栅尺LIP 6000

  海德汉发布新型敞开式LIP 6000光栅尺,其具有干涉扫描功能,位置测量精确且信号永久可靠,均采用紧凑型设计。插补误差小到只有±3nm,均方根噪声值低至1nm,基线误差平均5mm间隔小于±0.175μm,该编码器是需要恒线速控制或高定位稳定应用的理想选择。


  LIP 6000优越的特点部分归功于新的海德汉信号处理ASIC HSP 1.0,使编码器在整个使用寿命内确保始终如一的高质量信号扫描。为此,它不断地监控扫描信号:如果信号振幅减小,则HSP 1.0增加电流来调整。即便在重度信号稳定干预下,LED光强度的增加对扫描信号中的噪声分量也只有极小的不利影响。这与在信号路径中执行放大的系统形成鲜明对比。同时,HSP 1.0还确保了原始的理想信号形状在受到污染的情况下保持不变。


五、借助3D打印技术 空客所造卫星打破轨道上升纪录


  日前,空客公司为法国卫星运营商Eutelsat制造的EUTELSAT 172B卫星已经到达对地静止轨道,并打破纪录,实现了最快的卫星电动轨道上升(EOR)。这颗卫星包含3D打印组件,在6月1日从法国库鲁发射升空。


  它的制造使用到了机器人臂和3D打印技术。“通过我们采用的系统设计、运行策略和等离子推进器技术,我们完成了到对地静止轨道的最快电动轨道升空,这将允许Eutelsat在一个破纪录的时间内将其电动卫星投入服务,”空客空间系统负责人Nicolas Chamussy解释说。


  根据计划,EUTELSAT 172B将从11月开始提供商业服务。在这之前,172B要完成在轨测试以及漂移到自己的运行位置。一旦开始运行,EUTELSAT系统至少应该有15年的寿命,比典型的同类卫星的寿命更长,这得益于172B的电力推进系统。虽然具体的技术细节尚未披露,但可以确定的是172B的一个支架是3D打印的。欧洲航天局在EUTELSAT 172B的开发中提供了支持。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