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德签署协议共同在德国建立机器人研发中心
10月19日,在中德新松教育集团的会客间,来自德国中东部省份萨安州政府科技经济与信息部副部长兼国务秘书托马斯·吴适先生与中德新松教育集团首席执行官范存艳签下协议,双方将共同在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以下称“萨安州”)建立一座集机器人研发、展示为一体的离岸研发中心,并联合德国当地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在虚拟数字中心建设及机器人全新应用领域方面进行深入研发。
“我们愿意携手新松教育让贴有‘沈阳新松’标签的机器人产品走进德国市场,用更多的‘沈阳元素’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会后,托马斯先生与记者分享了他的喜悦。他表示,萨安州期待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下,让更多的“沈阳元素”与德国企业擦出“火花”。
据托马斯先生介绍,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沈阳元素”走进德国人的视野,让德国这个工业强国感受到了“中国制造”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如今,很多当地人都知道沈阳机床和沈阳新松机器人。2004年,来自中国的沈阳机床集团全资收购了当地拥有百年历史的希斯机床公司,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希斯机床公司的员工从当时的68人增加到近400人,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就业大户”。希斯公司通过转型发展,主攻开发世界级新产品,在欧洲重新找回市场信心。
二、埃斯顿自动化在意大利米兰成立欧洲研发和营销中心
近日,埃斯顿自动化欧洲研发和营销中心在意大利米兰成立。通过此举埃斯顿将整合欧洲一流的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系统技术研发资源,加大对符合国际标准的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产品先进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和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增强开拓欧洲市场的力度,是埃斯顿在实施国际化战略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事实上,作为高端智能装备核心部件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的提供商和服务商,埃斯顿自动化近年来一直在推行全球化战略,目前在英国、美国、意大利、土耳其、印度、东欧设有6个海外分子公司,在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共有50多家代理商,产品出口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3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机器人产品的国际化市场网络体系初步建成,为集团未来产品大规模进军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依靠自身研发的投入外,埃斯顿正在积极对接全球研发创新资源,近两年实施多项海外并购交易,集结了TRIO、M.A.i.、Euclid、BARRETT等品牌协同作战,形成优势互补与技术资源有效整合,表明埃斯顿在迈出产品国际化的步伐之后,紧跟着迈出研发国际化的第二步,为埃斯顿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埃斯顿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提供有力支撑。
三、工业互联网——航天云网注册企业突破100万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悉,我国首个由航天技术和云制造理念支撑的工业互联网——航天云网截至目前注册企业突破100万家。其中境外企业6600多家,中小微企业占比90%;业务运行过程嵌入云平台企业2700余家,设备接入云平台11500余台,“互联网+云制造”加速融合。 据悉,航天云网是构建起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为基础、以生产性服务为桥梁,以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和云制造为核心,以大数据服务为支撑的“互联网+云制造”产品服务体系。目前,该平台线上协作需求发布金额近2270亿元,协作成功金额970多亿元。
四、山高刀具能源行业开放日近日在沪举行
2017年10月12-13日,2017山高刀具能源行业开放日在山高大中华区总部顺利举行。这次活动旨在为帮能源行业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从加工工艺、刀具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共同探讨能源加工难题。会议吸引了国内能源行业的高层人员,共计70多名客户代表与业内专家应邀出席。
随后,山高中国技术总监苏国江先生以及能源行业全球应用专家Costantino Lovato先生分别就能源制造领域最新趋势、叶片加工新材质与新技术应用、圣诞树铣刀转子加工以及叶轮加工风电行业解决方案等作专题报告和交流。此外,山高还邀请了合作伙伴——C.B.Ferrari法拉利机床公司与Open Mind的技术代表与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在能源行业的加工案例与丰富经验。在技术讲座结束后,来宾还观看了在山高非标工厂进行的难加工材料的现场试切演示。
通过此次互动交流,山高刀具与来宾们一同探讨了能源行业金属切削解决方案,将积极推动能源行业机械加工的发展。未来,在技术领先的同时,山高将向服务型企业转型,引领未来,全方位开拓更广阔的客户市场。
五、大隈okuma成功开发了并列双主轴CNC车床“2SP-2500H”,一款追求生产效率的智能机
OKUMA株式会社为促进汽车零部件等批量生产加工的生产创新,开发了并列双主轴CNC车床“2SP-2500H”。“2SP-2500H”把2台车床整合成1台,将搬运工件的行架作为标准配置,并且支持工件内外的连续加工,是一台自动化对应机。
拥有比旧机型更高速、更高精度加工能力的机床与高速行架相结合,同时依靠工序集约实现了生产时间的最短化。与此同时,依靠应用Thermo-Friendly Concept的稳定加工精度,采用将主轴台和刀架放置在滑动导轨中心线的机床构造,以及可预测刀具寿命、预防刀尖破损的“刀具寿命预测功能”,可实现长时间无人加工。并且实现了同级别最小机床宽度2,200mm和单位面积的高生产效率。支持以汽车零部件为主,最大?250mm(特殊规格)零部件加工所需要的高效率且高精度加工。
2SP-2500H作为追求高生产效率和可靠性的智能机,实现了批量零件加工的生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