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日简讯-20170104
2017-01-04 悉恩悉机床网

一、减轻企业税费痛感,为“中国制造”加油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7年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此后,从会议精神出发,各界为企业减负的呼声不少。

  前不久,民营企业家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中国制造业综合税负高于美国。对此,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我国企业税费负担问题的讨论。有学者提出“死亡税率”概念,也有财税专家表示,既不能过分夸大税负,也不能漠视争议背后的企业成本忧虑。

  企业的税费负担状况究竟如何?为何部分企业的税费痛感强烈?如何为企业减负,为“中国制造”加油?一些企业家、税务部门人士和专家,尝试从多个角度探讨为企业减税降费的路径。

二、“苏民投”瞄准智能制造补短板

  日前,国内首家省级民营投资平台“苏民投”正式进入智能制造领域,与德国相关机构合作,推动一批项目落户无锡。“苏民投”由江苏11家民营企业出资组建,实力雄厚,无锡实体经济发达,正在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双方携手旨在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目前江苏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选用的设备大多来自欧美国家,制约了产业发展和装备升级,“苏民投”将联合相关科研机构,重点在成果转化、项目落地、集成创新上发力,帮助江苏制造业尽快补齐这一短板。

三、中国专利申请量再夺全球“头把交椅”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 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在单一年度突破百万件,总量冠绝全球。同时,中国专利申请增速最快,增幅高达18.7%。

  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的背后,首先是创新活力的不断提升。近来欧美科技企业对中国产品、中国创意的“重新认识”,彰显出中国的创新自信。其次,重大科研成果凸显科研实力,其中不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科研自主创新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无论是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还是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其意义都不只限于科技层面,还在于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驱动力。中国的专利申请呈现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结构优化的特征,是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参考指标和积极信号。

四、江苏发布“百强创新型企业”,规模超百亿元的达17家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了“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名单。这是江苏省首次评选和公布创新型百强企业,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71家、18家和11家企业上榜。201611月,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参照全球创新企业、国家和江苏省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针对企业创新的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选择能够有效体现创新发展水平的定性及定量指标,制定《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此次发布的百强创新型企业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强。百强创新型企业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5件;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好,百强创新型企业2015年共实现销售收入6068亿元,实现利税749亿元;三是行业影响力大,百强创新型企业中,规模超百亿元的17家,50亿元以上的31家,10亿元以上的78家;四是创新管理水平高,94%的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或核心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比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质量保证体系、知识产权和品牌管理体系。

五、芜湖县“税融通”助力小微企业

  日前,芜湖隆鑫铸造有限公司凭借县国税、地税颁发的A级纳税信用等级资质,很快从芜湖县“税融通”平台融资1000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2016年年初芜湖县推出 “税融通”业务,运用纳税信用评价和企业纳税信息,打通中小微企业“以信换贷”便捷融资渠道。该县地税局积极联合国税、金融办等部门,通过召开税银联席会议、税银企业务三方对接会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税融通”业务覆盖领域。截至目前,该县已有28家小微企业通过“税融通”平台获得信用贷款。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六、新松教育工业4.0展示中心启动建设

  13日,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新松教育工业4.0展示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中心将搭建、展示国内首套完整的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预计半年后,一个在国际领先并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在这里建成。

  据新松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松教育工业4.0展示中心主要由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生产示范线、技术完备的智能制造示范展区、多媒体展示中心等功能模块组成,将使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类型机器人多达40余套,依靠强大的智能系统进行全程无人化作业。通过观看现场演示、聆听专家讲解和在生产线上动手操作体验,参观者和学员可以更直观、深刻地体会到工业4.0的特点,即互联、数据、集成、创新、转型。

七、工匠精神成就“瑞士制造”

  在既缺原料又缺能源的瑞士,瑞士人逐渐认识到只有靠高素质的能工巧匠创造产品的高附加值,才能使产品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一代又一代的瑞士工匠用智慧和汗水使“瑞士制造”在世界上逐渐成了高品质产品的标签。

  瑞士的“工匠精神”首先是坚定执着,高品质依托于枯燥的制造流程,而瑞士工匠专注自身升级。其次在于精益求精,对制造一丝不苟、对质量精益求精、对完美孜孜追求。最核心的当属开拓创新。开拓创新与坚定执着毫不矛盾,更是精益求精的必然结果。

  事实上,只有在制造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之后,诸如文化、教育、艺术、金融等虚拟经济才有生存的土壤。瑞士制造业产值目前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身处制造业的瑞士工匠,不仅拥有精湛的工艺技术,更有着令人赞赏的“工匠精神”。

2017/1/4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