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D码农”紧缺,新经济急需“数字工匠”
2017-12-19 悉恩悉机床网

摘要: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D数字工程师也从过去的高冷”“稀缺变成了广泛需要的“3D码农




【悉恩悉机床网】还在羡慕“IT程序猿的高收入吗?殊不知“3D码农已悄然火热。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新变化。作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当前三维数字化(3D)应用人才正面临需求井喷”,被各行业广泛争抢。


  “3D码农炙手可热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现场,记者看到,全国各地的千余家企业前来仔细观摩、认真倾听。


  “3D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现在企业急需转型升级,我们迫切需要新想法、挖掘新人才。成都艾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宾说。


  有企业坦言,以前生产自行车是画平面图,但现在不行了,一定是3D立体设计,不仅能更直观地展示效果,更能通过模拟场景优化性能、减少缺陷。所以不怕接不到项目,就怕接到了项目没人会做


  3D大赛组委会副主任鲁君尚告诉记者,通过3D仿真模拟可以节约至少40%的设计周期和30%的设计成本。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不再是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专利”,成为各行各业的必备。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高新产业,对数字化应用人才有着强烈需求。


  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3D数字工程师也从过去的高冷”“稀缺变成了广泛需要的“3D码农


  现在企业招聘,三维数字化技能几乎是标配。熟悉3D设计的学生无论创业还是就业,都更有优势。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潘春荣说。


  “新经济呼唤大量3D人才

 

  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说,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支撑,将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关键。


  3D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帮助人们到达任何遥不可及的地方,看到任何想看之物。这也意味着,从工业经济迈向数字经济,需要培养完全不同的新一代人才。


  放眼全球,数字经济被各国视为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有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根据预测,2035年我国的数字经济将超过105万亿元。


  爆发式的增长,无疑会带来人才井喷式的需求。据有关机构统计,3D打印一项,目前我国的专业人才缺口就超过千万。其中,制造行业对3D应用人才需求最大,缺口约为800万人,能把构想与技术结合进而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技术人才少之又少。


  在鲁君尚看来,新经济新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端创新型人才,更呼唤大量中端数字化应用型人才。目前掌握3D技术的人才在我国远远不够,体现出巨大的缺口。


  “数字工匠还需大力培养

 

  数字经济的大门不断开启,数字化应用人才还需大力培养。


  不同于传统工业时代的工匠,数字时代的数字工匠不是普通技术工人,也不是科研人员。他们是将3D技术及数字化思维应用于设计、制造、服务等各个环节,从而推动传统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转型升级。


  上天入地,城市交通呈现三维立体解决方案;轻轻一点,为顾客定制的汽车漂浮空中”“触手可及;输入指令,刚画好的漂亮彩盒立刻打印成型……在全国3D大赛的决赛现场,令人脑洞大开的设计制作,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数字工匠的广阔天地。


  作为一项大型公益赛事,全国3D大赛举办十年来,坚持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努力推动两化融合,初赛人数累积突破700万人,已经成为倡导传承工匠精神、培养选拔数字化工匠人才的平台。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杨咸武这样评价。


  近日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特别指出,发展三维成像定位等关键技术”,“引导职业学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这无疑为数字工匠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通过比赛和评选,带动学校产教融合、知行合一;通过不断推广和普及三维数字化技术,引导更多年轻人接触和掌握数字化技能。由此形成的人才池’,将为数字经济提供持续动能。中国载人航天中心前副总指挥沈力平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