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床工业应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摘要:原一机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要求机床工具行业做各行各业制造业的“总工艺师”,为它们发展提供工艺解决方案与工艺装备。这就是建立机床工业的“初心”与“使命”。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29
二、全国焊接和无损检测创新中心成立
日前,全国机械行业焊接和无损检测产教协同创新中心,在中车戚墅堰所正式成立。这是整合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机构等资源,在全国机械行业领域重点建设的一个人才培养基地。
据了解,中车戚墅堰所作为协创中心的发起单位,长期以来致力于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在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其焊接和无损检测人员的资质认证,已经覆盖欧洲和北美两大标准体系,并能为铁路运输装备、航空航天、船舶、石油化工、核电等众多行业提供相关体系认证咨询服务。
协创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王文虎介绍,成立协创中心,是为振兴轨道交通装备等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全力培养和造就新时代的“高铁工匠”“大国工匠”的重要举措之一。面向全行业培育国际化高端技能技术人才,是协创中心成立的根本目标。协创中心将充分利用现有平台资源,依托中车及相关企业在焊接和无损检测技术、工艺、设备、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加强与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在立足服务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逐步向整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全国机械行业延伸,着力构建支撑行业未来发展战略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一批面向国际化、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助推更多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走出去”。
三、沈阳机床为“国企改革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示范”探路
摘要:沈阳机床集团此次改革,将探索一种“分享”、“共享”的经济模式。该模式的关键点是银企融合,改过去企业向银行借钱经营,变银行与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出技术、出产品,银行出资金,按投入资金比例,分享经济成果。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27
四、武重集团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通过技术验收
2017年12月7日,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型机床可靠性评价与试验方法研究”课题顺利通过技术终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重型机床产品可靠性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必须加强成果在行业内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数控重型机床产品可靠性的提升。
“重型机床可靠性评价与试验方法研究”课题主要是针对国内重型机床可靠性低并缺乏有针对性的可靠性分析与研究方法的现状,探求重型机床可靠性评价方法,开展可靠性分析与性能试验技术的研究,解决我国重型机床可靠性增长路线问题,为我国重型机床制造行业提供一套成熟、可操作性强的可靠性增长技术方案,使我国重型机床产品的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宝鸡机床集团牵头承担的课题顺利通过终验
2017年12月17日,由宝鸡机床集团牵头承担的2013年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万台数控机床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工程”课题在用户单位江苏沃德集团通过了终验收。验收会由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验收专家组由行业9位专家组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蔡惟慈副会长担任专家组组长。宝鸡机床集团总经理李清耀、总工程师苏忠堂以及课题组长高利强等六人参加验收汇报。验收会上,宝鸡机床集团介绍了产品应用和试验验证情况。
专家组在沃得集团现场检查了机床使用情况,审核了验收材料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质询,最后形成验收结论:本课题验收材料齐全,符合验收要求;课题进行了国产数控系统与国产机床的机电匹配与参数优化技术、智能化编程与优化技术、基于互联网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数控系统模拟实际工况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完成了课题任务合同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实现了万台以上配套国产数控系统机床的销售,并在用户处得到应用;完成了合同任务书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考核指标要求。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任务验收。
最后,蔡惟慈会长代表专家组对宝鸡机床集团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宝鸡机床今后加强国产高档数控系统的应用研究和配套,进一步开展国产数控系统远程故障监测与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李清耀总经理表示,宝鸡机床将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开展智能制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齐重数控11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
日前,齐重数控2017年黑龙江省级新产品及科技成果鉴定会召开。会议由黑龙江省工信委主持,由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定,齐重数控11台新产品通过了省级鉴定。其中:DVT1600X80/600P—NC数控双柱立式车床、HT200X160/40L—NC数控重型卧式车床两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SVTM160X14/8P—MC单柱立式车铣加工中心等四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DBI30X30/5G—NC数控深孔钻镗床等四台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台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几年来,齐重数控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管理创新为活力,使企业实现了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每年推出20多项新产品,自建厂以来已有300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在立、卧式重型机床以及重型深孔钻镗床等600多个品种的机床产品中,已有一大批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智能转型、绿色发展为驱动,整体经营积极向“四大业务模式”目标迈进,即国内机床市场,国际高端机床市场,机床智能再制造业务,智能服务业务,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向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机床制造商转变为现代工业服务商,从销售中低端机床到卖中高端产品的全面转型、全面升级。此外,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齐重数控将瞄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思维,为用户提供有生命力的齐重数控特色产品,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自身综合能力。
七、伊之密固态金属注射成型机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其中伊之密“伺服控制半固态镁合金高速注射成型机”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的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知识产权工作管理机构、地方知识产权局、有关全国性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推荐,由中国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审核,本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2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802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68项。
“伺服控制半固态镁合金高速注射成型机”是伊之密为了保护公司在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领域所取得的控制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研发成果和知识产权所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这一次该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对该项目取得成果的认可。伊之密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产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专利技术获奖。
八、长祥锻造万吨模具钢展销中心及机加工项目正式落成
12月29日,长祥锻造万吨模具钢展销中心及机加工项目启动仪式在江油工业园区举行。这标志着全国最大的模具钢销售、展示、交易平台在江油建成并投入使用。
江油市市长柳江在启动仪式的讲话中表示,江油是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金属材料基地,拥有雄厚的模具钢加工制造基础,此次长祥锻造万吨模具钢展销中心及机加工项目的启动对今后江油模具钢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吸引外地客商到江油加工交易将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江油将以模具加工制造和军工生产为基础,加快设立模具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尽快建成30万㎡标准化厂房的模具加工制造园,聚焦高端模具、模架的加工、研发、检测,以更优质的服务、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越的环境,全力推动全市模具钢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将江油打造为西南地区百亿模具产业中心,在四川、全国乃至全世界唱响江油模具品牌。
据了解,长祥锻造模具钢有限公司是江油市长祥特殊钢制造有限公司投资的一家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以长祥特钢完善的特钢产业链为依托,生产、制造、检测、销售国际国内各类模具钢材料,包括:热作模具钢、冷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镜面模具钢、新型模具钢等。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多个产品已经申请发明专利,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九、广州数控:以数控优势进军工业机器人
摘要:广州数控依托20多年工业控制技术和制造经验,研发生产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控制器、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等关键功能部件,现已成为国产工业机器人的领军企业。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38
十、在美的加持下,库卡欲登顶中国机器人市场
12月26日,库卡机器人主席兼CEO提尔·罗伊特表示,该公司要成为中国机器人市场中的NO.1。
据罗伊特宣称,库卡目前在中国营收为5亿欧元,到2020年将远超10亿。不过在中国市场中,库卡前面还有两家公司,分别是ABB和发那科,同时,国内的广东伊雪松机器人设备有限公司、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国本土对手正在以国外品牌约1/3的成本销售它们自己的机器人。库卡目前在中国的境遇并不轻松,甚至有可能被淘汰的风险,如今中国已经涌入了数百家新的机器人制造商进入市场抢夺份额。
美的2016年收购库卡的时候,起初遭遇到了来自德国和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政治阻力,此后,美的承诺保护这家德国公司的独立性,并承诺在2023年前不进行裁员,才成功完成这笔交易。而罗伊特也表示,如今库卡成为了美的集团中的一份子,美的正在帮助库卡在中国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十一、RV减速器:“珠海产”媲美“日本产”
摘要:在机器人的四大核心部件中,减速器最为关键,成本占比可达35%。然而,这样一个核心零部件,因其制造难度超高,至今仍被国外企业所垄断,成为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35
十二、中国首届航空航天3D打印材料及应用制备技术博览会在哈开幕
2018年1月5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支持的首届中国(哈尔滨)航空航天3D打印材料及应用制备技术博览会在哈尔滨市开幕。
据介绍,本次展会以“创新驱动、合作共赢,促进寒地经济发展”为主题,总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米,标准展位2273个。充分搭建了城市、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集中展示,与“冰雪节”相互呼应,扩大哈尔滨城市宣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打造了高端制造对接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发展。
同日,哈尔滨市工信委与航天云网还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十三、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日前,科学技术部发布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通知,荔湾区的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荣获2017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以3D打印产业为载体的国家级孵化器。
目前,园区在孵企业55家,累计毕业企业17家,主要以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为主,涉及到3D打印设备研发,3D打印软件开发、3D打印材料研发、3D打印设计与服务等领域。已申请专利的在孵化企业22家,占在孵企业总数的40%。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7家、高新技术培育单位12家、新四板挂牌企业15家。并且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稳定可靠的3D打印技术服务人才队伍,引进了千人技术专家2名、广东省特技人才1名、广州市珠江新星人才1名。
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3D打印产业园将按照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进行,着力打造一个适合 3D 打印等现代服务企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孵化功能和优质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园区的区域辐射功能,打造成为华南地区3D打印产业示范基地。
十四、中国航天“新科技”的融合之路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侧记
摘要:在航天领域,绝大部分零件并不规整,外形独特又要保证足够轻便是这些零件的特性。增材制造中心为将传统机加和增材制造组合应用的手段随处可见。这种方式能够将原来用机加工无法成行的零件变成现实,同时又打破增材制造单件加工时间较长的弊端。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52
十五、清研智束科技国内首创电子束选区熔化金属3D打印设备
摘要:由于电子束的功率高、材料对电子束能量吸收率高,EBSM技术具有制件致密度高、氧含量少、热应力低、不易变形开裂、粉末耗材价格低、打印效率高等特点,在金属材料特别是难熔难加工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和应用价值,在骨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44
十六、中船重工用增材制造技术修复长达2米的部件
摘要:在船舶增材制造方面,中国是后来者,但近年来技术进步迅速。我国船舶工业体系内已开展了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金属激光烧结和电子束烧结成型工艺、增材制造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31
十七、国内外知名数控机床企业为何竞相落户永川
摘要:近日,重庆市永川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导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永川打造成集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产业基地,到2020年形成200亿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规模。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34
十八、误打误撞学习数控技术,他所在团队获全国第一名
摘要:冯志强说,回过头来,其实特别感激那段低潮时期的磨砺,磨练了自己的心气,这让他真正认识到自己对于技能的热爱与执着,也使得自己能以更加沉心静气的态度钻研技能。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2051
十九、海克斯康Leica便携式大尺寸激光扫描测头全新面世
作为全球制造方案专家,海克斯康制造智能一直致力于创新型智能检测技术的研发,力求高效率和高精度的完美融合。近日,海克斯康发布了一款新的超大型便携式激光扫描仪-Leica绝对扫描仪LAS-XL,专门用于对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都有很高要求的行业和应用场合。
LAS-XL激光扫描仪的推出,填补了高精度测量和地面扫描系统之间的空白,让之前无法实现的超大尺寸3D数字化检测工作,变得轻松高效。LAS-XL拥有卓越的扫描性能,扫描线宽高达600毫米,扫描景深高达1米,与高端的Leica绝对跟踪仪AT960系列配合使用,可以对超大尺寸部件和表面进行更高效的数字化作业。
扫描速度急速提升的同时,LAS-XL的精度体现也毫不逊色。当扫描仪工作时,可以确保最少次数的换站测量,精度可达150微米以内。基于飞点扫描原理工作,LAS-XL激光扫描仪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各种表面的扫描,对深凹零件及隐藏部位进行的扫描作业更加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