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鸡机床产业资产总额超百亿
日前,记者从宝鸡召开的机床工具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获悉,近几年宝鸡通过努力,机床产业发展优势日益显现,在国内行业地位迅速提升,目前产业集群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成为宝鸡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机床行业是装备制造产业的“工业母机”,其发展水平能够反映并且制约着地区制造产业的发展能力。据了解,机床产业是宝鸡的传统优势产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有8家,并且带动了一批产值近亿元的配套企业。宝鸡机床产业具有科研实力雄厚、产业发展稳健、本地配套能力较强、智能制造发展快速等显著特点,产品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数控产品已经超过总量的80%。
宝鸡80%的规模以上机床整机企业,建立了省级或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秦川集团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产业稳居国内机床工具行业前三位。“秦川”磨齿机、“忠诚”数控机床、“陕机”螺纹磨床、“关中”刀具、“金牛”锻压机床已成为响当当的“宝鸡品牌”,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目前,我市正在打造西部机床工具产业重镇,到2020年末,机床工具产业集群将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二、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为机床制造业问诊把脉
日前,云南省标准化研究院开展了全省机床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水平研究,为促进云南机床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问诊把脉”。研究人员通过对信息资料、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机床标准水平评估及政策研究总报告》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机床标准水平评估及政策研究咨询报告》。
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云南机床制造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已形成昆明、玉溪两大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机床制造业标准水平不断提高,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但也存在标准化工作滞后制约产业发展、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缺乏主动性等问题。
项目组提出,要创新企业标准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标准实施跟踪机制,鼓励开展团体标准研制工作;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推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依托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高档数控机床和关键功能部件标准研制;加强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探索引进第三方标准化工作评估机制,强化对企业产品标准公开声明的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向社会公开监督检查结果,并将结果纳入企业质量信用记录,推动信用监管和信用约束。力争通过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桥梁作用,促进云南机床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美的集团:未来将深度打造人机生态模式
美的集团近日接受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等50余家机构调研时表示,美的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相关产业整合,产业链日渐完善,人机协同布局也逐渐明晰。通过对业务的模式环节进行互联,对业务流程进行变革,美的实现了人与机器有机互动的“智能制造”。
通过与库卡、高创等机器人巨头的合作,美的完成了在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方案、系统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领域全面覆盖。美的全力协同推动库卡机器人业务快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库卡机器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获得新的订单资源,订单增长16%。在跨界合作方面,美的牵手众多企业,在医用机器人、智能家电、智慧社区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度打造人机生态。
四、天津政协委员建议不拘一格引人才发展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也成为科技研发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出席天津市“两会”的政协委员、天津智通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立哲建议,天津应加大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做大机器人产业规模,抢占天津机器人产业的领航地位。
齐立哲所在的智通机器人有限公司2014年从河北廊坊迁至天津,落户武清京滨工业园。齐立哲告诉记者,在天津的几年间,公司享受到了天津给予的各项人才政策、重大专项扶持政策,也感受到天津对民企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关爱与重视,营商环境在日益改观。
“但目前天津机器人产业也存在规模较小、上下游配套企业带动作用较弱、规模效应还有待形成的不足。”齐立哲说。他建议,下一步天津应加强机器人产业顶层设计,推动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与跨界合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天津本地特色的机器人发展专项科研及产业基金,选择重点项目进行持续稳定支持。要建立充分体现不拘一格引人才的制度。
五、浙江首个微纳智造小镇落户杭州临安
近日,浙江首个以“智能传感”命名的小镇——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在杭州临安区青山湖科技城开园。青山湖微纳智造小镇规划总面积3.17平方公里,由青山湖科技城、中电海康集团、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等共同打造。
小镇规划了创新创业园、众创服务区、产业孵化区等功能区块,以智能传感器及芯片设计研发、封装测试和智能传感器应用集成为产业方向,将围绕智能传感器产业上下游,形成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它有望成为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拼图,扭转中国‘缺芯’的尴尬局面。”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说。
开园当天,国家智能传感创新中心(筹)青山湖中心、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超快激光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光学仪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智慧光子研究中心等10个首批入驻小镇的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科技含量高、现实意义强,是这些项目的重要特征。比如,国家02专项光刻机浸液系统研制与中试基地项目将集中力量研发浸没式光刻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浸液系统。该项目有望打破国外垄断,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光刻机设备,甚至对于我国芯片产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