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莱特将连续多次打破全球最大环锻件纪录
2018年4月18日,全球最大辗环机在济南市章丘区伊莱特股份顺利完成首次热件调试。本次调试历时两天,试制的两个目标外径6米、单重35吨宽边件均一次性顺利成型,环体表面光洁、平整,各项目标数据精准达标。接下来1个月,该设备将继续进行目标外径10米、12米、16米的阶梯性试制,以及最大高度3米的厚壁筒体件试制。目前,使用径轴向轧制技术制造的全球最大环形锻件外径为10米,这一纪录预计最快五月就将被伊莱特股份连续多次打破。
本次调试的超级辗环机由伊莱特股份引进,可轧制直径16米,高度3米,单重200吨内各类大型盘、环、筒类锻件,其径向轧制力2500吨,轴向轧制力1250吨,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径-轴向轧环轧筒设备。
该设备与1.35万吨压机、内径17.5米井式热处理炉、直径19米深度5米淬火水槽、直径16米立式数控车床等大型设备共同组成伊莱特股份的高合金及有色金属大锻件项目,并与中国顶尖金属研究机构中科院金属所李依依院士团队展开合作研发,是典型的中国制造2025工业强基项目,对我国未来核电、高端炼化、重型载人航天、特大型海上风电、大型成套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二、布局工业4.0 重庆装配与自动化技术展来袭西部
为推动中西部地区自动化技术与设备在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家电、航空、医疗等行业的生产和装配中的应用,由沃森展览联合相关单位主办的2018 中国(重庆)国际工业装配与自动化技术展览会(简称Assembly & Automation )将于2018年9月20日-22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向着“中国制造2025”迈进,以重庆为中心的中西部地区汽车、电子、航空、家电、航空、医疗等产业对于先进的生产装配自动化技术需求旺盛,为广大行业内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本次展会以“让制造更智能”为主题,展品涵盖了包括工业自动化及过程自动化、装配设备、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传输设备、连接器、电子零部件及辅助设备等产品,直接并全面服务于工业自动化及工业机器人行业从源头到终端整条工业自动化产业链。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全面、最专业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和装配技术展览会,Assembly & Automation 2018 期待与您共聚中国西部制造业中心重庆,携手共建工业技术新世界!更多详情,请点击:www.aatechexpo.com 或拨打咨询电话:027-84218603
三、东汽完成“华龙一号”汽轮机低压转子制造
4月19日,两根分别重达280吨的低压转子在位于德阳的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重型二分厂完工启运,前往福清。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核电项目“华龙一号”首台常规岛汽轮机主机模块研制全部完成,东方汽轮机已完全具备“华龙一号”核电常规岛汽轮机的自主研制能力。
“华龙一号”汽轮机低压转子毛坯重达267吨,是世界最大半转速核电汽轮机转子,采用焊接结构形式连接为一体。东汽在研发过程中,依托国家重大科研专项,联合科研院所,全力进行科技攻关,突破了业内最长等级叶片的设计制造、世界最重最大的焊接核电转子的设计制造、超重型低压缸横向支撑等世界级研发难题。最终,东汽自主研发出国内最长等级1828毫米转子末级叶片,并在此基础上制造完成目前世界在制最大尺寸和重量的核电汽轮机转子,以及世界在制最大核电汽轮机汽缸。
此外,东汽自主建设的“大型核电汽轮机焊接转子试验验证系统”,为研制及试验验证提供了标准化技术平台,并解决了大功率汽轮机焊接转子多项技术难题,建立了大型核电焊接转子设计制造技术体系。
四、黄淮学院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联手共建智能制造学院
4月16日下午,黄淮学院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校企合作暨共建智能制造学院签约及揭牌仪式举行。校企双方将共享人才和技术互补优势,共同打造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培养智能制造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接《中国制造2025》,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揭牌仪式上,黄淮学院校长谭贞在讲话中说,智能制造学院是黄淮学院“十三五”期间对接国家、中原经济区以及省、市经济发展战略重要举措之一。黄淮学院将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精准对接,校企双方将在教学科研、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创业就业、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王猛向记者介绍,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智慧工厂、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培育出20余个技术和市场潜力突出的科技创新企业,建成了机器人行业唯一的全球化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发展生态圈。他说,他和他的团队,将和黄淮学院一起齐心协力,在中原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构筑完整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教育体系,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为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
五、苏州工业机器人产量猛增140%
今年一季度,苏州全市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增速亮眼,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苏州市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0.3%,太阳能电池、智能手机等高技术产品也都实现快速增长,带动新兴产业产值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52.6%。
订单飞速增长的背后,是机器人价格的持续下降。目前,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在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企业每年还拿出高达销售收入10%的经费投入研发。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市场垄断,将原来动辄20多万的机器人拉低到市场普遍可接受的范围内。
六、河北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
记者从河北省工信厅获悉:河北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推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各级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30个,实现10000家企业上云,完成10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全省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8。
“河北将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应用,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支撑。”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周军堂介绍说,《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