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冲击液压成形技术让航空钣金告别人工手动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塑性加工先进技术课题组成功研发的冲击液压成形技术,实现了航空复杂薄壁口框零件的成形,并以全新的原理成功研发出世界第一台可以用于生产的冲击液压成形设备。
中科院金属所塑性加工先进技术课题组组长张士宏研究员表示,该技术可将传统铝合金板材成形过程中8道次以上的人工辅助制造过程改变为2道次的自动化生产过程,无需中间工艺热处理,较以往提高了4倍的生产效率,有望推动和提升我国航空钣金制造业发展水平。而此前,我国一直沿袭的是苏联的落锤成形技术,需要通过模具压制与人工手动相结合,但成形零件存在着表面有划痕、成品率不高、零件精度及一致性差等缺陷。
张士宏还表示,具有凸台、加强筋和小圆角等小特征结构的铝、镁、钛轻质合金复杂异型薄壁钣金零件的制造是提升大型飞机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该项目在研发中,项目组将充液拉深成形技术与高速冲击成形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冲击液压成形技术,并以此设计了一台板材冲击液压成形极限试验装置。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这种技术和装置同样适用于铝合金、铝锂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的成形制备。
二、大族激光集团在武汉工博会展出新开发的电机和机器人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武汉)国际自动化与机器人展览会上,大族电机和大族机器人带来的直驱电机系列以及六轴机器人等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充分展现了国产自动化企业的技术开发实力。
作为大族激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的大族电机自200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直驱电机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在大族电机机器人研究院100多人的团队基础上孵化而成。
大族电机此次展出的重点产品包括直线电机、力矩电机、管线型直线电机、龙门单驱直线电机直角坐标机器人等,各产品实现了系列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激光设备、数控机床、电子半导体设备、医疗器械、纺织机械、精密检测仪器等多个行业领域。大族直线电机实以高精、高速著称的直驱产品,模块化设计,紧凑型尺寸;其推力平滑、低热效应;连续推力可达9N至8000N;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生产设备、PCB检测及钻孔、医疗、印刷等行业。
大族机器人此次重点展出的Elfin机械手是一款集减速机、电机、编码器以及驱动控制于一体的协作型六轴机器人,由一个驱动器控制两个关节,令关节模组高度集成化,高力矩密度、低齿槽力的力矩电机设计与驱动器完美配合,为机器人系统提供优秀性能和平稳性。该机械手采用轻型设计,含Elfin10、Elfin5和Elfin3三个系列,支持任意角度安装,装配快捷,控制简单。Elfin机械手为人机协作机械手,带安全控制功能,可用于集成自动化产品线、焊接、打磨、装配、搬运、拾取、喷漆等工作场合。
三、北人智能与ABB(中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6月12日,北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与ABB(中国)有限公司举行了关于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合作交流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仪式。
本次战略协议的签订,旨在加强双方在技术研发领域的资源共享,联合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将信息技术的创新和领先的工业技术与北人智能丰富的行业经验融合,为印刷工业客户提供生产效率提升、运营维护成本降低的全方位价值创造。
北人智能总经理李彦锋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多年来,北人智能与ABB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彼此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全面应用,北人智能正规划逐步实现从单一印刷设备制造商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制造供应商的转型。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必将对北人智能的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只要双方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就一定能实现共赢,数字化转型合作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成果。
四、EOS在上海举办增材制造技术大会
6月14日,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工业3D打印的全球技术领导者EOS与合作伙伴西门子及欧特克在上海共同举办了增材制造技术大会。时值进入中国五周年之际,借此机会,EOS邀请超过150位航空航天、医疗、模具、教育以及卫浴等行业专家与合作伙伴,共同围绕增材制造对制造业整体价值链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旨在更好地助力中国增材制造领域的生态系统建设。
自2013年进入中国, EOS专注为国内工业制造提供专业的增材技术支持,不仅将成熟多样的产品组合引入中国,还为客户提供增材思维咨询服务,帮助客户从设计端入手,将增材制造技术更好地融入制造流程。如今,已有越来越多行业的客户应用EOS高灵活度的工业级3D打印解决方案。不仅如此,EOS还与国内不同行业企业与机构合作,布局本土增材制造联合创新中心——在深圳,EOS与深圳德科精密科技dMac成立模具增材创新中心,赋能模具行业智造升级;在上海,EOS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中心及黑焰医疗联合开发PEEK增材制造技术及医疗器械产品;在江苏,EOS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将在金属激光选区熔化技术领域深化合作。
在全球范围内,设备、材料及相关工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在中国,数字化、高效化的制造流程同样是大势所趋。未来,EOS将继续通过与本土合作伙伴及客户的携手创新和开发,不断寻求行业的新突破、探索该领域的新发展。
五、2024年库卡在中国境内的机器人年产量将超过10万台
据库卡一般工业中国CEO文启明介绍,目前库卡在中国有三大工业机器人制造工厂,其中包括上海松江一期工厂(2013年投建)、同在上海松江的第二期厂房(今年1月投建)、以及位于广东顺德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今年3月投建)。
上海二期厂房与顺德厂房都将在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前完工并投入生产。目前上海一期工厂每年可生产5000台机器人,二期工厂预计明年能生产2万5千台机器人。而库卡在顺德的新工厂则将达到更高产能——到2024年,顺德工厂每年可以和销售近7.5万台机器人(包括AGV类)。也就是说,到了2024年,库卡在中国境内的年度总产量将超过10万台机器人。
目前,简单的纯机器人重复劳动已经不足以满足工业4.0的需求了,大批量生产所造就的浪费与无法定制化问题推动整个机器人行业朝着柔性生产、智能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下一步,库卡将朝着人机协作领域加大投入,增强人和机器的互动能力,并逐渐赋予机器人移动的能力、感知的能力,以朝着智能制造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