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诺威欧洲机床展中国巡回新闻发布会到宁邀展
15日,2017汉诺威欧洲机床展中国巡回新闻发布会登陆南京。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总经理舍费尔博士在南京发布消息:全球首屈一指的金属加工行业盛会——汉诺威欧洲机床展时隔四年重返汉诺威,将于9月18日至23日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举行。
汉诺威欧洲机床展始于1975年,每两年举办一届,近年来主要在德国汉诺威市和意大利米兰市轮流举行。本届展会以“互联系统促进智能生产”为主题,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生产技术制造商展示现有解决方案,利用生产操作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截至上月底,报名参加展会的企业达1850多家,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有450家展商来自亚洲,包括中国110家企业。
二、先临三维将携3款新品+全方位教育级3D打印解决方案亮相TCT展会
在刚结束不久的CES 2017上,先临三维的新品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EinScan-Pro+和桌面3D打印机Einstart-C首次露面。由于突破性首推从3D扫描到3D打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保证数据质量、设备性能表现优越以外, 其易于操作及方便快速地获取3D打印数据进行输出打印的解决方案同样适用于消费级客户。而今年3月, 先临三维也将携这套解决方案出现在作为国内3D打印界最重要的展会之一TCT Asia展会上与大家见面。
在继承了大获成功的EinScan-Pro的专业品质基础上,EinScan-Pro+ 增加了更多创新功能:采用国际专利技术的手持精细扫描模式(Handheld HD Scan),将使扫描速度和数据细节得到融合;更大的单幅扫描范围,让手持扫描模式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全新R2(Rapid Registration)扫描模式(选配),增加3D扫描的适用范围。
四、10个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最大,数控机床产业名列其中
日前,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为实现制造强国提供人才保证。报告显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新材料等10个领域为制造业人才缺口最大领域。报告列出了十个重点领域2015年的人才总量,以及2020年和2025年的人才总量和人才缺口的预测。其中,到2025,缺口最大的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问题为950万人;其次是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人才缺口分别为909万、450万和400万人。
据了解,高校毕业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去技工学校学习半年,之后他的就业情况反而非常好。而技工学校过去是农民工学的,这反映出教育脱节非常之大。如果不在高等教育方面解决问题,就业的问题就会越来越难。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此次《指南》也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同步”。其中提出,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扩大高校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特色化。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布局。
五、国内首个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国内首个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月14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立,这对于开展大数据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进一步推进安全可信、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据悉,该技术委员会由45名国内高校及企业的技术骨干成员组成,主要负责贵州大数据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及地方标准制定、修订、技术审查工作,指导建立标准数据库,加强标准的应用推广,培养人才,建设专业团队等,这对大数据共享开放、分析利用以及加快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产业升级,标准先行。当前大数据标准化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从国际、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在探索推进大数据标准化工作,大数据标准化工作还面临很多技术和应用的挑战,贵州省大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是先试先行的探索。
六、去年我国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回升
2月1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京举行2016年机械行业经济运行信息发布会。2016年我国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回升,超过去年年初预期。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4%,比上年同期提高4.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4%。
机械工业结构调整显现成效,与新能源、智能制造相关的产品销售快速增长。机械工业创新能力提升,智能制造开始起步。以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其中,在铸造等工况条件较为恶劣的领域,工业机器人使用量迅速攀升。
但我国机械工业去年投资增速回落,订货形势不稳定,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下降,也反映出行业运行的压力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2017年机械工业将保持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