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D打印产业2017年将如何前行
2017-02-20 悉恩悉机床网

【悉恩悉机床网】20世纪80年代后期,3D打印机的横空出世,开启了增材制造新时代。近年来,借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东风,3D打印步入快速发展期。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如2012年美国将增材制造技术确定为首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后更名为美国制造),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南非、印度等国也通过各种措施推进3D打印产业发展。我国的3D打印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同步,但产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3D打印将朝着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性能更优、质量更可靠的方向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科技力量。

  趋势一:桌面级市场已陷入红海”,掘金工业级正当时

  近几年,桌面3D打印机叫好又叫座,销量呈现大幅增长,而工业级3D打印机则略显惨淡。根据大数据公司CONTEXT的数据,2015年全球桌面3D打印机销量增长了33%,工业级3D打印机则下降了9%2016年上半年全球桌面3D打印机同比增加15%,工业级3D打印机却减少15%。桌面3D打印机门槛低、设计简单,是企业进军3D打印领域的较好入口。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桌面级市场竞争已近白热化,加之利润小、精度低、实用性不佳,天花板效应明显。 

  而工业级市场契合了智能制造的理念,可广泛运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工业、医疗等市场需求大、发展潜力大的领域,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将会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2015年底,全球3D打印巨头3D Systems公司宣布停产消费级桌面3D打印机,转向更赚钱的专业级和工业级市场;2016年初,国内3D打印技术大咖西通电子在珠海宣布全面进军工业级3D打印领域。  

  趋势二:金属3D打印领域快速发展应用端空间渐打开 

  金属3D打印被称为“3D打印王冠上的明珠,是门槛最高、前景最好、最前沿的技术之一。同样来自CONTEXT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金属3D打印机销量增长了35%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7%,可以说是工业级3D打印领域逆势上涨的一朵奇葩。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有些零部件形状复杂、价格昂贵,传统锻铸工艺生产不出来或损耗较大,而金属3D打印则能快速制造出满足要求、重量较轻的产品。 

  201511月,奥迪公司使用金属3D打印技术按照1:2的比例制造出了Auto Union(奥迪前身)在1936年推出的C版赛车的所有金属部件;20169月,GE斥资14亿美元收购了瑞典Arcam公司和德国SLM Solutions集团两大金属3D打印巨头,加快布局3D打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业务。此外,医疗器械、核电、造船等领域对金属3D打印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应用端市场正逐渐打开。  

  趋势三:3D打印产业化还需时日,“”“制造长期共存 

  3D打印采用增材制造技术,是对以减材制造”“等材制造为基础的传统制造业的创新与挑战,但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并存互补的关系。 

  从历史看,传统制造业经过了几千年的积累和发展,技术、工艺、材料等已经非常成熟,而3D打印则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速度、精度、强度等方面还有诸多限制。 

  从现状看,当前3D打印市场份额十分有限,专业咨询机构Wohlers Associate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51.65亿美元,至2020年将达到212亿美元,而这与数十万亿美元的制造业市场相比,还微乎其微。 

  相比传统制造,3D打印研发周期更短、用料更省,在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增材制造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减材制造、等材制造,但作为传统制造技术的有益补充,3D打印将极大地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趋势四:产品生产方式加速变革,“”“制造携手共进 

  3D打印是工业4.0”时代最具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它从两个方面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以全球采购、分工协作为主要特征,产品的不同部件往往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生产,再运到同一地方进行组装。而3D打印则是整体制造、一次成型,省去了物流环节,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以生产线为核心、以工厂为主要载体,生产设备高度集中。而3D打印则体现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生产设备分散在各地,实现了分布式制造,从而省去了仓储环节。 

  “整体制造分布式制造在字义上看似矛盾,在3D打印技术上则实现了统一,前者强调生产过程,后者强调生产行为,共同推动着产品生产方式的变革。  

  趋势五:成型尺寸向两边延伸,“”“产品颠覆想象 

  随着3D打印应用领域的扩展,产品成型尺寸正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往处跨,从小饰品、鞋子、家具到建筑,尺寸不断被刷新,特别是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大尺寸精密构件的需求较大,如2016年珠海航展上西安铂力特公司展示的一款3D打印航空发动机中空叶片,总高度达933毫米。 

  另一方面向处走,可达到微米纳米水平,在强度硬度不变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如哈佛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员3D打印出比沙粒还小的纳米级锂电池,其能够提供的能量却不少于一块普通的手机电池。未来,3D打印的成型尺寸将不断延伸,从大的不可思议到小的瞠目结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2017/2/20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