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机床简讯-20181011
2018-10-11 悉恩悉机床网

一、中国“S形试件”进入国际标准最终草案阶段

  10月1~5日,国际标准化组织金属切削机床测试条件技术委员会第83次会议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召开。经大会审议、表决通过,由中国航空工业提出的用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度检测的“S形试件”进入国际标准最终草案(FDIS)阶段。这标志着在国际金属切削机床测试领域,中国第一次制定出了世界认可的通用标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在使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时,发现随着制造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原有的机床精度验收标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动态精度的检测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新的检测标准。近20年来,多个国家也曾尝试建立新标准,但最终都铩羽而归。


  中国“S形试件”自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以来,在应用中不断优化改进,逐渐被行业认可并形成规范,为成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国际标准创造了条件。2012年,在国家工信部和国家金属切削委员会的鼎力支持下,中国航空工业数控技术团队向国际标准提出申请,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S形试件”目前已通过项目提案(NP)、工作组草案(WD)、委员会草案(CD)、国际标准草案(DIS)等阶段的评审。通过本次会议,“S形试件”终于进入国际标准最终草案(FDIS)阶段,为最终成为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激光薄膜元件在国际竞赛中折桂


  10月9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传来了2018年基频激光反射薄膜元件激光损伤阈值国际竞赛结果: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薄膜光学实验室研制的激光反射薄膜元件再次折桂,与2012年、2013年获胜相比,优势更加明显:损伤阈值高出第二名20%。


  高功率激光薄膜是构成激光聚变装置、超强超短激光等强激光系统不可或缺的元件。高功率激光反射薄膜是唯一能迫使直线前行的强激光按照人类的想法“万宗归一”的独门元件。它不但需要抵挡住的高能激光的冲击,保障高功率激光装置不会“自伤”,还要高效地指挥激光方向,使射到它表面的激光完全按照人们的意愿,有次序地奔赴同一靶点。激光损伤阈值代表着这个元件“控制指挥”激光的能力,其数值大小决定着能不能把激光能量完整地护送到靶点。


  高功率激光薄膜的制备是一个工艺环节冗长、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薄膜设计理论、高纯原材料控制、光学表面超精密加工、纳米精度膜厚控制、薄膜应力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以及激光与薄膜态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等研究内容,其中尤其以缺陷的全流程控制的难度为最,涉及多学科交叉,极其复杂,难度极大,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严密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中科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其薄膜光学实验室为我国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系统提供了大量高性能核心激光薄膜元件。


三、中信重工布局工业CT无损检测高端市场


  近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郑州信大”)合资设立洛阳中信成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成像”)。公告显示,中信成像主要从事工业CT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无损检测等业务。 


  工业CT是工业用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的简称,它能在对检测物体无损伤条件下,清晰、准确、直观地展示被检测物体的内部结构、组成、材质及缺损状况。根据合作约定,中信成像将作为郑州信大技术、成果在洛阳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统一输出口,主要围绕洛阳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和中试,近期重点在工业CT等领域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未来可根据实际需求在若干领域推进产业化,形成军民结合、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信重工表示,他们与郑州信大共同出资设立中信成像,打造工业CT新型成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有助于中信重工在国防装备、医疗、核电工程、精密制造等高端领域精选产业化前景好、见效快、同业竞争弱的转化项目和产品,以开放共享合作的方式快速推进产业化,将工业CT技术培养成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四、中国兵装集团增材制造研究应用中心落户长沙


  10月9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增材制造研究应用中心在长沙成立。湖南省与中国兵装集团相关领导致辞并为中心成立揭牌。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技术,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通过三维数据驱动直接制造零件,可制造出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复杂功能构件和轻量化结构,从而快速研发产品,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汽车、医疗、工程机械等行业领域,对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增材制造研究应用中心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成立的开放式增材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与应用创新平台,坚持军民融合、开放创新、需求牵引、聚焦应用、面向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通过应用开发,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牵引增材制造相关设计、材料、装备、工艺等全产业链发展。该中心将致力于湖南经济发展,力争用5年时间发展成为兵器装备集团和中南地区增材制造技术高水平的创新基地。


五、国内首套新型阳极铝导杆激光清洗系统研发成功


  9月底,国内首套“新型阳极铝导杆激光清洗系统”研发成功,该系统支持光电定位、激光自动跟踪清洗,所有操作均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清洗,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智能设备。


  据悉,该系统由重庆旗能电铝有限公司铝业分公司与重庆凯沃德光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激光清洗具有功率小,清洗过程不需任何化学药剂,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生产成本低的优点。经过激光清洗后的铝导杆表面90%以上显现金属本色,打磨效果好、打磨时间短(60组/小时)、设备可靠性高,同时导杆基材截面尺寸无任何影响。


  目前,新型阳极铝导杆激光清洗系统已投入试生产,实际使用效果良好,相关技术专利正在申报中。


六、专家指出,工业互联网要针对发展瓶颈重点突破


    10月10日,在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智领全球嘉年华•常州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接受采访时表示,核心技术缺乏、创新人才不足、企业认知度不高、商业模式单一、投融资渠道不畅等,是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瓶颈。政府需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和产业培育,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有重点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


    据了解,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先后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APP培养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指导文件,各级政府也出台相应政策和计划,尤其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直接产业规模已达5700亿元。


  工业大数据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纪丰伟认为,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政府的重推和社会各界合力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大量的制造业还处于工业自动化向信息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在产业定义、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现象。这影响了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导致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方向不明确、关键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同质化发展等现象,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我国无论是信息化软硬件还是数字化管理理念,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