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项04专项课题通过技术验收
最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即04专项)有两项课题通过了国家技术验收。它们分别是“高速精密数控机床轴承系列产品升级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航空发动机机匣加工国产化成套刀具产品开发及应用”
高速精密数控机床轴承课题责任单位是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单位有洛轴、浙江天马轴承、沈阳机床、大连机床、齐重数控、清华大学等。课题实施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通过技术攻关,开发出数控机床用10类高速精密轴承样品,这些轴承样品已经在大连机床、沈阳机床和齐重数控等单位制造的有关数控机床上进行应用验证。承担课题单位已形成百万套年生产能力。专家认为,该课题开发出数控机床用轴承样品,初步形成批量制造能力。从总体来看,课题开发的轴承样品一般精度指标可满足数控机床要求,但批量制造一致性、精度保持性和使用寿命等指标还需进一步应用验证。目前国产机床配套的高档轴承主要依靠进口,推广国产轴承在国产机床上配套应用依然任重道远。
航空发动机机匣加工刀具课题责任单位为贵州西南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单位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课题实施时间为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课题开发出刀具用两类硬质合金新材料;研发出刀具涂层2种新材料和涂层工艺;开发出用于钛合金和镍基高温合金的航空发动机机匣加工的131种新刀具,覆盖了机匣加工80%以上刀具品种。并经发动机制造用户——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应用验证,效果良好。课题单位已经形成相关刀具批量制造能力。专家希望课题参与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有关刀具设计和刀具涂层研究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以便推广应用产生实际效益。
二、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公布
近日,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发布会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会上,发布了由国家信息中心、市场监管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海尔集团等单位研究编制的《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价规范》。
据了解,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梳理提出了战略与组织、智能设计、智能运营、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决策、智能产品、业务协同、工业互联网应用/建设能力、经济效益等10个一级指标。通过对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系统评价,使企业发现其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差距和薄弱环节,指引企业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三、新松机器人亮相进博会
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携拳头产品亮相进博会,吸引全球目光。
4日晚的欢迎宴会上,新松双臂协作机器人“多可”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代表,参与了晚宴招待。“多可”以精准的控制与灵活的动作征服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出色完成了进博会重要接待任务,展示了沈阳新松作为中国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的过硬实力。沈阳新松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展示结束后,新松双臂机器人将会回到它的实际工作岗位上,应用到3C、汽车等行业的制造环节当中。
四、优材科技与GE增材签署制造伙伴合作计划
成都天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齐集团”)全资子公司成都优材科技有限公司(“优材科技”)于11月6日与GE增材在上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签署增材制造伙伴合作计划(MPN)。优材科技是GE增材在中国和亚洲授权的第一家制造合作伙伴,该合作计划将带动优材科技进入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快车道,对优材科技和GE增材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该计划包括金属粉末销售、增材制造设备经销以及增材制造加工合作等三部分内容,丰富了优材科技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优材科技将充分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增材制造材料和设备应用技术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和增值服务,并为现有和更多的应用领域客户提供增材制造设备或加工服务。
同时,优材科技也将利用子公司登特义齿多年应用GE增材设备的经验和示范效应,为合作计划中的设备销售和加工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促进GE增材在中国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该合作计划还将使客户和合作伙伴从天齐集团未来在增材制造领域的持续投资和技术创新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库卡和卡尔蔡司在进博会展示人工智能技术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各国工业和互联网巨头都带来了人工智能(AI)技术,在中国“首秀”。
在卡尔蔡司的展台上,机器人正在对车身进行精密检测,让车身从抽检变成100%覆盖。来自德国的机器人企业库卡把智能工厂的“mini”版搬到了现场,机械手臂联合作业,向观众展示机器人的灵活、高效和精密,完成中国“首秀”。
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江兵说,从设备成本上来看,“+AI”的数字化工厂的一次性采购成本肯定更高。但是,智能工厂的特色就在于,有了大数据和AI的加持,后期的维护、维修等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从整体财务上看,“+AI”可以更省钱。“工业机器人领域,我们和更多的中国下游企业合作,创造更多的需求,在帮助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中获得商机,一起把蛋糕做大;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中国庞大的市场是最好的支撑,全球企业都可以分享中国扩大开放带来的新机遇。”王江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