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鑫精合入围清科2018中国硬科技领域创星企业50强
11月8日,“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在西安开幕。会上重磅发布了2018中国硬科技领域创星企业榜单,鑫精合入围创星企业50强。
自2004年成立以来,鑫精合一直深耕在先进智能制造领域致力于为各制造领域客户提供3D打印整体解决方案,过去的几年里斩获多项荣誉。鑫精合拥有10年以上的结构产品研制经验。依托自身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势,承接了大量高端制造领域的国家重点型号结构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产品已应用于30多型飞机、火箭、导弹、卫星、飞船、空间站、船舶、核电等装备,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与中国航发黎明、中国航发动力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上海航天801所、中船重工701所、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单位成立增材制造联合实验室,依托各方在增材制造领域的优势,承接了大量航空、载人航天、核工业、国防等领域的国家重点型号产品的增材制造技术、产品的研究和生产任务。
2017年底鑫精合经过资源整合,正式成立精合集团,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在天津、重庆、沈阳、西安、潍坊、上海设有分子公司。分公司的设立大大压缩供应链,在靠近消费区域的地点进行同步生产,实现分布式制造。
二、天津市183个项目获得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
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了百亿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千亿级智能科技产业基金,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各大企业纷纷提出申请,希望获得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的支持。记者昨天从天津市工信委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安排2018年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183项,市区两级财政支持资金6.2亿元,预计带动项目投资约60亿元。
天津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会后,工信委马上着手编制了落实《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实施细则,提出了“智造十条”政策,并邀请国家部委和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各部门推荐的259名专家进行筛选,最后确定214名专家进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项目专家库。同时,为了积极宣传“智造十条”,市工信委组织了多次专题政策解释和宣讲会,与市财政局等相关单位一起宣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项目申报、管理政策等。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已过评审的183个项目中,包括支持类项目109项;奖补类项目74项。共涉及8个支持方向:支持企业智能化升级45项,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8项,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壮大32项,支持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5项,加快培育新兴产业23项,加强智能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发展40项,提升智能科技研发创新能力25项,培育引进骨干企业5家。
三、常宜高速公路项目采用自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
记者15日从常州市交通建管公司获悉,江苏省高速公路首家自动焊接机器人——“超级好焊”在常宜高速公路项目正式投用。
“超级好焊”自动焊接机器人主要由焊接臂、焊机、示教盒、送丝机、变压器等设备组成,是一种多用途、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相较于人工焊接,“超级好焊”焊接焊缝平整饱满、精度高,焊接质量稳定可靠,运行10万次误差仅为0.8毫米,极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同时,机器人焊接工作响应时间短、动作迅速,焊接速度最高达120厘米/分钟,远远高于人工焊接60厘米/分钟,并且机器人在运转过程中不停顿不休息。
据悉,常宜高速公路CY-CZ1标段中武进高架桥盖梁共计226座,包含钢筋骨架片3732道,每道骨架片有高达40处焊缝, 平均每道焊缝20厘米,总计焊缝近15万处、3万延米,焊接工作量巨大。
四、哈挺在上海首发一款精密外圆磨床
日前,哈挺机床在上海举行了JONES & SHIPMAN 10精密外圆磨床首发仪式,该机由哈挺中国工程师团队主导研发,实现精密与高效磨削的结合。该磨床具备高效、稳定、精密、简便、安全等特点。
JONES & SHIPMAN 10精密外圆磨床采用高刚性设计的床身及砂轮架、工件头架、尾座等结构部件,为更高效率的磨削工艺提供了保障。机床上的关键部件如主轴、丝杠、轴承、导轨、电气、气动、液压、量仪等皆选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确保了机床在其寿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及精度稳定性。机床的设计标准、制造和组装工艺流程遵循哈挺磨床全球统一标准。
机床操作界面采用图形化的软件设计,操作者通过一个简单的用户友好界面输入参数,就可进行快速修整和砂轮位置设置,生成相关修整和磨削程序。机床还采用全封闭的护罩,防弹级玻璃观察窗、砂轮保护罩、一键回退、紧急停止、门锁联动等设计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保证。
五、Stratasys 正式发布全新金属3D打印技术
Stratasys在Formnext 2018展会期间正式发布了全新的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和生产零件,并提供了独家动手演示与客户用例详情展示,以助力客户开创面向生产级金属零件的增材制造技术新时代。目前,Stratasys 正在与一些行业客户就全新的金属3D打印设备进行测试,并收集反馈意见。
Stratasys于今年二月份首次对外公布金属3D打印平台,该平台基于其创新型“层状粉末冶金”(Layered Powder Metallurgy,即LPM)技术,旨在使金属部件的生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更容易且更具成本效益。该先进平台将增材制造能力与短期金属零件生产完美结合,可依托标准粉末冶金(PM)合金、精度高且收缩控制好的机械性能,以及极快的吞吐量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过去几年内,一直坚持内部开发的Stratasys平台将其专有喷射技术与通用的粉末冶金技术完美结合。LPM™解决方案包括“增材制造三步曲”工艺,将传统粉末冶金与Stratasys PolyJet™喷墨技术相结合。最终取得的结果是,单个零件的成本及吞吐量更具经济竞争力,且后处理易于实施,零件质量大幅提高。该系统旨在直接满足客户需求,助其生产试验系列零件,在产品产能拉升及产品寿命终期阶段进行小批量制造,以及定制轻量化的复杂零件。该产品将是汽车、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领域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