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恩悉机床网】科技金融时报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台州黄岩西城工业区的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时,总经理徐炳坤正在应用中心实验室,新一批的刀具刚完成切削实验,他正通过显微镜观察刀具的磨损情况。
徐炳坤从事刀具应用研发十余年。2016年12月,这位黄岩80后小伙的“神钢赛欧科技——高速高精密切削刀具”项目荣获第二届“奇思妙想浙江行”创业大赛总决赛唯一的一等奖,受到了政府部门和投资机构的青睐。
“我们的梦想是做世界一流品质的刀具,推动高端刀具实现国产化。”徐炳坤说,“目前,企业原有的生产用房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正拟扩大生产规模。”
创业不到四年 销售额已破两千万
神钢赛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以及模具制造等领域的切削刀具科技型企业。“目前,我们公司已具备年产30万件数控机床配套刀具能力,2015年销售额1300万元,2016年销售额2280万元。”徐炳坤介绍,“这离公司创业还不到四年的时间。”
好的项目是创业成功之前提,徐炳坤的创业源动力来自于对刀具的热爱。2006年,徐炳坤加入一家刀具公司,担任刀具试切工作,一份切削实验报告就让上级领导刮目相看。报告详细地从刀具的材质、涂层种类、刃角形状、可加工硬度、螺旋角等不同方面分析刀具的使用寿命。多年的积累,使徐炳坤可以从刀具切削产生的铁屑形状和振动的不同,判断刀具磨损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性能,除了在自家实验室测试外,徐炳坤还主动来到客户的车间观察刀具的实际表现。“有一次,我在一家模具公司听客户说起在使用刀具过程中经常发生刀具‘崩刀’的情况。”徐炳坤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多次到该公司观察,终于找出问题所在,对刀具进行改良,果然极大地增加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长期从事刀具应用方面工作,无数个刀具切削实验,使徐炳坤和刀具的缘分越结越深,为他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起点高品质 实现高端刀具国产化
“国内做刀具的有很多,你们有什么特色?”总决赛舞台上,评委胡永祥提问。“我们做的是高端刀具,目前已经可以媲美日本产品。”徐炳坤斩钉截铁地问答。
创业之初,“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就定下高起点,专注研发和设计高速、高精度、高耐磨性的切削刀具。
大多数人的创业路都是坎坷的,徐炳坤也不另外。“神钢赛欧”的寓意即为“铸造神钢,赛过欧洲”。为提高产品精密度,在公司车间内,整齐摆放着八台精密数控磨床。车间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设备全是从德国进口的,每一台的价钱都能买一套大房子。八台机床并不是一次性进购,刚开始只有两台,试验生产的时候发现设备的弊端,又购买了更先进的设备,而那时候正是企业最困难的时候。
为了更好地研发,徐炳坤还聘请了德国的专家来企业做技术顾问,不仅学习德国的工艺技术,更要学习德国人的严谨态度。徐炳坤告诉记者:“曾经有位德国的刀具商告诉我,其实中国刀具制造企业具备高端产品研发领域深造的资本。但国内企业却没有敢于成为‘真正的勇士’尝试与国际企业比拼。说到底就是刀具从业者心态浮躁,研发的热情不够。”
一直以来,为了获得跻身高端刀具市场“入场券”,徐炳坤从未忘记“初心”,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做了“任性”的决定。“我们必须要获取良好的口碑,才能跻身高端刀具市场。”徐炳坤坚定地说:“如果产品的品质不能达到标准,宁可让生产设备停工,也不让有瑕疵的产品从‘神钢赛欧’走出去。”
立足本土特色 助力传统制造产业
“区别于其他参赛项目,‘高速高精密切削刀具’是作为传统高端制造项目,对本土特色产业的配套产品实现技术创新突破。徐炳坤所展现的‘匠心精神’也深受现场评委好评。”台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创业服务科科长冯国富表示。
“站在舞台上我就代表整个台州。”徐炳坤告诉记者:“决赛的‘对手’实力都很强,有很多博士、博士后,项目有3D打印测量技术、无创循环肿瘤DNA基因检测、‘医链’项目、远洋渔船高端节能装备等。”决赛当天,徐炳坤决定拼了,豁出去放手一搏,不仅在舞台上秀了一把舞姿,最后更是以一句慷慨激昂的结语——“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世界上最顶尖的刀具是made in China”赢得满堂喝彩。大众评审给出当场唯一的满分。
徐炳坤的创业一直带着这样的使命感、责任感。在从事刀具应用的十余年里,徐炳坤从各方面观察了解国际国内市场。近年来,国内刀具市场规模产值已达800亿元,其中高端刀具占了七成,可市场几乎被国际刀具巨头所垄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生产设备多么先进,作为制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刀具的进步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传统制造的发展离不开刀具的发展。”徐炳坤告诉记者。在橘乡,模具发展己有近六十年历史,大量模具企业聚集,刀具的使用频率高、用量大。如果自主研发的刀具能够替代进口,那么将大大减少对进口刀具的依赖。
“对比进口刀具,我们产品具备价格优势,还提供应用技术服务。另外,我们还可以为国内客户量身定做加工方案,更具灵活性和人性化,这是国外企业很难触及的业务,也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徐炳坤说,“现在我们的产品已经具备了以自主品牌形象在市场上正式‘亮相’的条件,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推广,让更多企业用上国产的好刀具。”
201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