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中国机床工具市场与产业形势分析
摘要: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比较平稳,主要小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高于上年同期,但呈现出发展速度前高后低特征,上半年增长较快,5、6月份之后增长速度下滑,稳中趋缓,下行压力逐步加大。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72
二、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随着中国智能制造政策推进,制造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工业机器人需求量将日益增长。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75
三、2018年全球3D打印行业分析
摘要:总的来看,工业级3D打印机在产品制造中所扮演的角色几乎不可替代。工业级3D打印机主要应用激光或高能电子束的高温,把金属粉末或者金属丝烧结熔炼成要打印物体的断链,一层层堆积而成。计算机控制激光或电子束,可以打印出传统机械加工无法完成的复杂精密结构,并且节省了模具制造、锻压成型等传统工序,对于材料的消耗也相对较小。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56
四、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战略重组沈阳机床集团
摘要:沈阳机床14日早间公告,公司接到控股股东沈机集团的告知函,2019年1月12日,沈阳市政府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关于战略重组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框架协议》。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50
五、改革开放40年,亚威机床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摘要:《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入十大重点突破发展领域之一。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工作的深入推进,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将在政策及需求促进下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53
六、宝鸡赛威:为客户量身打造专用机床
摘要:“能够中标航天科技集团的项目,是对我们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的最大肯定。我们为客户量身打造的数控组合非标专用机床,能够完成许多异形件的自动化加工,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47
七、国内首台11米级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在洛轴成功下线
1月14日,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台直径4.8米、重约20吨的主轴承成功下线。该台主轴承能够满足11米级大直径盾构机连续工作1万个小时,即将装车启程承担浙江省舟山市鲁家峙海底隧道项目的掘进任务。
当天,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和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首台11米级盾构机主轴承研制研讨会”,经过学术论证和现场查看,专家组一致认为,结合前期6米级盾构机主轴承积累的成功经验,11米级国产盾构主轴承相继攻克了带预紧轴承的设计方法、浮动滚道加工方法及控制技术等行业技术难题,尤其是通过大胆自主创新,解决了制约盾构轴承发展的超宽表面淬火等核心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研发此类产品的空白,已经具备替代进口主轴承的实力。
主轴承被誉为盾构机的“心脏”,核心生产技术长期被瑞典、德国等国际轴承企业垄断。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说,国内首台11米级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在洛轴成功下线,将进一步推动盾构机核心部件国产化,打破大直径主轴承技术壁垒,对推动盾构机完全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八、苏州热工研究院有望突破3D打印质量监控瓶颈
摘要:“我们提出了基于‘激光高频非接触的超声检测’这一思路,实现了将部件整体无法检测转化成了3D打印中的每层或者多层的有效检测,即从不好检或者不能检转化成了易于检和有效检,实现了‘打印-检测’一体化,可极大提升3D打印产品的质量。”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59
九、大族机器人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1月15日,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大族创新研究院隆重举行。大族机器人总经理王光能、副总经理张国平、华北区域销售总监郑建峰,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刘立,山思跃立刘吴月刘总出席了签约仪式。
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是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控股子公司,是在大族电机机器人研究院100多人的团队基础上孵化而成的高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并在宝安区有生产基地。公司致力于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医疗、物流、服务等领域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此次与北大牵手,有助于大族拓宽协作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将协作机器人推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之中。大族机器人与北大的强强联合,始于双方对协作机器人的共同追求――让协作机器人能够更广泛地成功应用于各行各业,而彼此优势的互补与融合必会让双方在协作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战略合作的签订意味着大族将与北大展开全面且深入的合作,双方将会共同探讨并付诸实践去实现协作机器人更远大、更光明的未来!
除北大之外,大族机器人还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加拿大McMaster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十、机床协会举办2019新春媒体座谈会
摘要:1月16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召开2019新春媒体座谈会。会上,机床工具协会表达了对推动行业发展的强烈使命感,协会愿与媒体同仁一起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并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服务职能,助推机床工具行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66
十一、2019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
摘要:为推进践行《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推动河南乃至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到微观落地与河南省转型发展攻坚战略,企业转型升级实际案例分析。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海名国际会展集团主办,郑州海名汇博会展策划有限公司、中国郑州工业装备组委会承办的2019中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论坛......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48
十二、秦川机床集团又添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公布了2017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秦川集团“侯海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列其中,标志着“侯海峰技能大师工作室”由“省字号”成功晋升为“国字号”,这是秦川集团高技能人才建设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是人社部推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目的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以技能专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侯海峰是秦川集团精密磨齿机装配高级技师,曾获宝鸡市十大杰出工人、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8年当选陕西省工会十四大代表、十四届工会委员会委员。他在工作中钻坚研细,开拓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精密磨齿机装配关键工艺经验。同时,他十分注重技能传承,在2014年侯海峰工作室被命名为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本着“带一支团队,抓一个项目,出一批成果”工作目标,培养了一支技术精湛的青工队伍。该工作室参与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关键部件装配工作,攻克了50多项装配技术难题,完成了8个型号的新产品首台试造,2016年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截止目前,秦川集团拥有侯海峰、田浩荣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杨忠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及李宏林、钟建强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五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在集团人才队伍建设、推动落实集团“双创”战略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十三、数控“教头”杨余明:带出的徒弟超过800人
摘要:截至目前,经杨余明培训的数控操作工已超过800人,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带领着戚墅堰所1500名数控人做新时代的高铁工人。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68
十四、海克斯康宣布推出加工制造软件业务
近日,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宣布推出加工制造软件业务,包括Vero Software、FASys和SPRING Technologies。此举表明海克斯康在收购以上三大品牌后,将不断拓展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增强产品供应。
海克斯康于2014年收购了CAD / CAM软件Vero Software,并继续扩展其产品种类,实现产品多元化。2017年,完成对FASys的收购,海克斯康将工具和资源管理软件、车间自动化和集成技术融合入既有产品组合中。SPRING Technologies于2018年被收购,为G代码验证和工作流程优化提供了CNC仿真技术。海克斯康立足自身丰富的产品集合,利用专业技术开发逆向工程和在机测量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继承了Vero传统的CAD/CAM技术,发展了海克斯康现有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加工制造软件业务首席执行官Steve Sivitter解释道。“我们越来越注重开发产品的协同效应,帮助客户提高质量和生产力。共同工作、协同创新是收购完成后的必经之路,我们已经与Vero、FASys和SPRING的技术专家密切合作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对加工制造软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景感到兴奋。”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总裁Norbert Hanke补充道:“加工制造软件业务的推出是对我们设计工程和计量业务的补充,这让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在制造领域更独特的解决方案。随着这一业务的深入,对生产制造各阶段数据的分析处理经验将助力海克斯康创建自主连接生态系统(ACE),使智能工厂成为可能。”
十五、多向晶格+3D打印:全新人造超材料轻便又坚固
摘要: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了一项材料学最新成果: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团队报告了一种全新人造超材料——强度增加但质量依旧较轻,这种材料是利用多向晶格,并结合3D打印技术制成,而其中新型晶格则是根据强金属合金的基本原理设计的。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863
十六、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额首破1万亿日元
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11日报道,日本机器人工业会会长、川崎重工业董事桥本康彦1月11日发布预期称,2019年工业机器人订单额(包括非会员企业在内)将比上年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在中美摩擦的负面影响引发担忧的同时,面向自动化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强劲。订单额将连续2年创出历史新高。
2018年全年订单额比2017年增长7%,达到1.01万亿日元,作为该工业会数据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
在自动化投资热潮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需求一直保持强劲,但该协会统计显示,2018年7-9月总出货额(按会员企业计算)同比减少5%,时隔9个季度转为下滑。成为出口主力的对华出口减少近2成,对整体产生了影响。
11日在东京一家酒店召开的庆贺联欢会上,桥本致辞称,“虽然存在贸易摩擦的风向,但在中国和欧美,对自动化的投资意愿大有可期”,对于订单额连续2年超过1万亿日元显示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