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汉诺威工博会开幕
4月24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17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德国总理默克尔亲临现场,并展示了一个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自己的塑像。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展,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23日晚拉开帷幕。今年汉诺威工博会的主题为“融合的工业——创造价值”,将重点展示500余项“工业4.0”应用,这一数字较去年大幅增加。同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能源转型解决方案也是本届展会的重点。
本届汉诺威工博会展厅主要分为7个板块,较去年增加2个,即“移动、驾驶与自动化”和“空气压缩与真空技术”板块。其他板块包括:工业自动化、数字工厂、能源、工业供应商、研究与技术。汉诺威工博会创始于1947年,今年共吸引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家参展商,较去年增加1000多家。海外展商中,中国展商数量及参展面积居首位。本届汉诺威工博会将持续至4月28日。
二、第一届全国焊接机器人操作大赛在陕西举办,埃斯顿机器人被指定为唯一比赛设备
4月17日-23日,由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和中国焊接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焊接机器人操作大赛”在陕西杨凌举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16所院校和企业的专家、领队、参赛队员90余人参加。埃斯顿机器人做为大赛唯一机器人设备合作伙伴,大赛指定机器人供应商,助力中国焊工,展现大师风采。
本次大赛以“引领创新,专注服务”为主题,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部分,理论考核占20%、实际操作占80%。经过为时七天激烈的角逐,最终产生团体总成绩前三名,个人总成绩前六名奖项,获奖选手由组委会颁发相应的奖杯、荣誉证书。
三、西门子以更高的集成度推进电力变频器业务
据悉,西门子正在推动数字化战略,对位于德国埃尔兰根的现有运动控制生产设施进行了进一步投资,使其成为西门子的电力电子研发中心。
西门子致力于电力电子系统全价值链上的创新和优化,以实现工业领域和能源领域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最佳融合。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首先是功能集成,将曾经独立使用的传感器、半导体和冷却系统等组件直接集成到产品中,并增加新的功能;其次是灵活、模块化、可扩展的架构设计,以及全新半导体、构成和连接技术,来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增值,提高功率和效率,减少库存,降低系统成本;第三,重新定义电力电子系统的研发及其在云环境中的集成方式。
从智能能源系统和CT扫描系统,到变频器和传动等各种产品和系统都离不开电力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技术。因为只要是需要控制或更改电力形式或频率的地方,都要用到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化应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变频器是联络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不可或缺的桥梁,它使选择性地介入系统成为可能。
四、“四招”齐发,增强“中国制造”后劲
工信部部长苗圩24日表示,今后将从提振有效投资、降低企业成本、改善投融资环境、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四方面优化制造业发展环境,增强制造业发展后劲。这“四招”包括:
(一)下决心采取综合性政策举措,改善民间投资环境,激发企业投资活力。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国企改革。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充分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完善土地供应制度,支持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发展先进制造业,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企业用能用地用工和物流成本。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
(三)探索新的制造业投融资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减少制造业外资准入的限制性措施。
(四)统筹“走出去”与国内产业有序转移。动态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和有关目录。
五、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全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日前,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全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优化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标准等级设置,试点向上增加“工匠技师”和“辽宁大工匠”两个层级。辽宁全省每年在“工匠技师”中培养选拔出辽宁省政府命名的100名“辽宁大工匠”,“辽宁大工匠”享受省级优秀专家待遇。《意见》的出台,目的就是要促进工匠技师的不断成长,引导“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和价值观。
《意见》将“辽宁大工匠”列入高等级人才,可以享受省级优秀专家待遇。在加速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当下,人们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辽宁大工匠”。但作为一项人才培养工程,无论是从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角度,还是从尊重“工匠精神”的职业操守角度,都应该注重慢工出细活儿。
六、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落户芜湖
4月18日,芜湖市鸠江区政府与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芜湖市政务文化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就在芜设立中德(芜湖)人工智能研究院达成共识。中德(芜湖)人工智能研究院由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联合设立。此举有助于引进德国人工智能科研、人才等创新优势资源,填补芜湖市在人工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短板。
据悉,该项目将在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落户。截至目前,合作区共签约德语区项目9个。下一步,芜湖市将进一步抢抓全面对德合作契机,加大引进德国优质企业资源,全面打造经济升级版。
七、德阳政企“对话”助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4月23日晚,由德阳市经信委主办的德阳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探索主题沙龙在德阳举行。活动现场,中国二重、四川宏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企业分享了企业优势资源,以及产品制造、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百世昌重型、东佳港、电庄等就企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困惑以及人才培育等问题发言。企业家谈到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瓶颈,专家现场点评,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畅所欲言,希望政府多举办此类活动,共同探讨新问题,发现新机遇,抱团成长,为企业转型升级增添新动力。
德阳市市长赵辉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破冰”后的前景,为在场的企业家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转型升级课。他鼓励企业依托政策资源,摸清市场现状,培育核心竞争力,正确应对产能过剩,大胆进行技术、商业模式以及制度的集成创新,努力实现更大发展。据了解,德阳市经信委为助力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多次举办主题沙龙活动,受到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下一步,德阳将举办更多主题明确的沙龙活动,宣讲政策,提供资源对接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德阳重装”再创辉煌,助推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