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机床在国内多地建“i5智能制造谷”
日前,沈阳机床与嘉兴市嘉善县干窑镇、马鞍山市博望区、钟祥市、盐城市建湖县分别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设“i5智能制造谷”,未来3年,沈阳机床将在4个“i5智能制造谷”建设50余家智能工厂,投入i5智能机床1万余台。率先布局的4个“i5智能制造谷”所在区域产业特征各不相同,覆盖了十多个产业。嘉兴市嘉善县干窑镇轴承制造业发达,其无油自润滑轴承产量约占国内全行业产量的90%;马鞍山市博望区素有“中国刃模具之乡”“机床重镇”之称;钟祥市装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强劲势头引人注目;盐城市建湖县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产业高度聚集,目前正着力推进制造业向高端迈进。
“i5智能制造谷”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指引,将建设“六大服务中心+N个智能工厂”,六大服务中心包括:i5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区域行业研发中心、实训培训中心、云服务中心、智能检测中心和再制造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沈阳机床将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构建共享平台,打造智能制造共享基地,实现联合招商、优势互补。其中,各地方政府将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补助资金及宏观政策引导和支持。沈阳机床与政府合作推出分享式经济模式,为“i5智能制造谷”内的企业提供i5设备、金融租赁、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按小时、按工件数量、按价值计算的U2U分享经济等模式。
二、制造业连续7月保持相对较高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30日发布: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仍连续7个月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与上月持平,其余10个指数均有所下降。
4月份PMI指数回落,主要受基础原材料行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明显下降影响,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保持相对较高水平。结合分项指数来看,市场价格回落明显,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企业经营活动良好,小企业明显回升;供需增长势头略有回调,但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变。总体来看经济运行保持平稳,结构性回调特征明显。
4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2.3%,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52%以上较高水平。
三、3D打印工具正在用于生产Falcon Jet公司的部件
利用增材制造加工作为传统加工方式的补充,可以在时间和成本方面更有效率。Stratasys公司是使用熔融沉积建模(FDM)技术制造零件和工具的直接数字制造和快速成型系统的制造商,与许多客户在零件和增才制造的工具概念和材料等领域有共同的合作,其中就包括Dassault Falcon Jet公司。
Falcon Jet正在设计和开发长达4.6米长的大型工具,用于生产蜂窝芯复合材料内部配件,包括平板和曲面板,舱壁和飞机盥洗室墙壁部分。工具使用Stratasys Fortu 900mc进行3D打印,这是目前由Stratasys提供的最大的生产打印机。材料为Ultem 1010聚醚酰亚胺(PEI),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20华氏度;原材料由SABIC(Pittsfield,MA,US)提供给Stratasys以生产熔融沉积建模(FDM)的最终长丝。这些工具将以分段形式生产,以榫槽方式连接,并与环氧树脂粘合,通常使用Henkel公司的EA9394等产品。Falcon Jet现在正在通过对连接和后固化加工工具试验,以达到成品表面要求以及密封剂的要求,以确保真空完整性。由于复合材料部件是真空袋装且需要在250华氏度固化,FDM工具能够满足尺寸精度的要求。
四、2017智能制造(保定)国际创新合作峰会开幕
4月27日,以“创新驱动,‘智’造未来”为主题的2017智能制造(保定)国际创新合作峰会在保定市开幕。此次峰会就中德智造合作、智能制造发展路线图、制造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进行研讨,将助推保定汽车与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据了解,2015年4月28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正式挂牌。经过两年的运营,已有阿里巴巴、用友、中国网库等88家智力企业入驻,其中京冀企业46家,年营业额达7.85亿元人民币。2016年,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与中关村联合打造了面积达12.4万平方米的中关村创新基地,签约入驻企业13家,包括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智慧能源等产业,高端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下一步,将重点打造5平方公里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智能制造、现代信息技术等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示范区。
当天签约的项目包括,由德国瑞欧盈、德国宜普若、思科、三一重工、徳创双元等多家中外企业合作建设的保定中德智造产业园项目,由河北戴维海创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投资约5.5亿元打造的海外归国企业、海外归国及科研人员、海外华侨归国创业服务平台项目,由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共同投资6亿元建设的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声表面波器件产业化基地项目,由河北亚太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设的中国智能终端科技产业园项目。
五、洛阳市首次表彰10名“河洛大工匠”,其中两人获评“中原大工匠”
4月28日,洛阳市举行劳动模范暨河洛大工匠、河洛工匠表彰大会,首次隆重表彰了10名“河洛大工匠”,其中鲁宏勋、杨金安同时获评“中原大工匠”。洛阳正在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离不开以精业和敬业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支撑。去年9月,洛阳市出台《关于实施“河洛工匠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推出一系列举措支持培育“河洛工匠”。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按照《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河洛大工匠、河洛工匠的决定》,为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培养选树高技能人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广大职工的创造潜能,洛阳市首次授予10人“河洛大工匠”称号。
六、ABB与中国高校进行科研合作,共同推进中国制造
4月25日,ABB与西安交通大学签署为期两年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ABB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展直流开断技术的研究。ABB是全球电力领域的佼佼者,也是西安交通大学长期推动产学研发展的重要合作伙伴。直流技术不仅在高压输电中表现出卓越的技术经济性能,在中低压领域同样拥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新能源并网、数据中心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双方强强合作和优势互补,将共同推动直流技术的开发、推广及应用。
ABB中国研究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始于2005年,ABB已累计提供近400万人民币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在“大规模风力发电下的电网保护解决方案”、“电力变压器热模型的改进”、“气体绝缘开关柜诊断和评估方法的分析”以及“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故障机制”等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与高校进行科研合作是ABB在华发展的长期承诺,也是ABB推动本土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ABB已与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不同科研项目上开展合作,合作课题涵盖新能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纳米技术的工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等前瞻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