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启动
近日,作为沧州市重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承接平台——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广州欧瑞德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上海利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手拉手汽配城再制造旧件交易平台等6个再制造项目正式入驻。该示范基地为全国第四家、京津冀地区唯一一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再制造是指对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与废旧零部件直接回炉相比,再制造可节约成本50%。
二、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西南中心落户九龙坡
5月4日,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与九龙坡区签约共建西南中心,将对西南地区工业企业及微型企业提供设计、制造融合服务。据了解,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是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共同推进成立的首个国家级设计创新平台,致力于设计、技术与信息三大核心能力的融合运用,延伸工业设计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
据介绍,其西南中心运营后,将依托重庆良好的创业及企业落地市场环境,引导适合重庆产业发展方向的创业项目、先进技术项目和团队落地重庆;同时联合引导基金、天使基金等金融力量,成立创投基金,对优秀的项目和团队进行孵化和投资;并为政府提供产业创新政策服务。
三、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
日前,马鞍山市博望区全国剪折机床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现场验收。
创建以来,博望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主导产业集聚集优发展、树立“博望智造”品牌四大战略,不断提高示范区创建工作新水平。中国航天科工设立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正式运营,成立了南京工程学院数控装备研究院,建设了省级刀具热处理中心、中国航天科工北京航天数控(博望)研究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狠抓质量基础和标准化工作,东海机床等一批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3项。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内1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2家企业获得安徽省卓越绩效奖、6家企业获得安徽省质量奖,规模以上企业均配备了首席质量官,华菱西厨公司建立了质量教育实践基地。检验检测水平显著提高,国家机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CANS认证。品牌建设成果丰硕,自2014年以来区内有3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了安徽省剪折机床类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空白,目前全区共有省著名商标52件,省名牌产品32个。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到2016年底,该区共申请专利2117件,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品212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已形成以机床、刃模具和机床配件为主导,产业链配置较为合理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中国建设银行与沈阳机床签订100亿战略合作协议
5月2日,中国建设银行在沈阳分别与营口市国资委、营口港务集团及沈阳市国资委、沈阳机床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签约由中国建设银行牵头,将分别与营口港务集团、沈阳机床集团开展总金额为200亿元和100亿元的项目合作。其中,沈阳机床集团将借助项目项目合作资金,重点瞄准智能核心产品与服务、资产业务重组等重要方面,通过激发内生活力,扩大内生活力,实现沈阳机床集团改革创新发展。
据介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沈阳机床集团面临着融资压力大、融资难、融资贵,资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其大力推进具有新经济特点的“i5”战略过程中,对战略性投资、业务模式转换、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都提出了一系列加速改革和推进的战略性任务。相关人员表示,此次签约将破解以上难题,并为沈阳机床集团带来三大利好消息,即有助于沈阳机床集团及下属公司激活金融、资本平台,并通过综合改革及系列配套措施,做大、做强核心智能产品、智能制造生态,做优主业,同时,推动沈阳机床经营模式转型和内部资产业务重组,实现集团创新改革的既定目标。
五、远东砂轮两项高新技术产品获批
近期,苏州远东砂轮有限公司“高精度磨轴承沟道专用微晶砂轮”、“高效磨削弹簧专用高厚度树脂砂轮”两项产品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这是远东砂轮致力于中高档磨料磨具产品研发,加快技术创新的又一重大突破。该产品生产难度高,磨削精度高,整体产品附加值高,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远东公司生产的专用微晶砂轮在于采用微晶磨料,成功使小至纳米级的磨粒在固结磨具中均匀分布,获得尽可能高的磨除率和磨削精度,采用自制低温结合剂,降低砂轮的烧成温度,使微晶磨料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无烧伤堵塞、可适用于高速高载场合等优点,可替代进口产品,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高效磨削弹簧专用高厚度树脂砂轮”有效解决了砂轮在进行弹簧曲面磨削时,砂轮上下硬度不一致、磨削时易烧伤堵塞,砂轮整形、修锐与修整麻烦、砂轮使用寿命短、保型性能差等问题。远东公司制造的砂轮,成孔均匀、排屑效果好、磨削时无烧伤、堵塞,砂轮强度高,磨削效率高、上下组织均匀、保型性能好。通过江苏省磨料磨具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抽样检测该砂轮替代目前的进口砂轮,技术工艺属国内领先水平。
六、发那科将投资约630亿日元新建工业机器人工厂
日本工厂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综合制造商发那科(FANUC)宣布,将投资约630亿日元在茨城县筑西市新建工业机器人工厂。新工厂将于2018年8月投产,首先计划每月生产2千台机器人,以满足中国对工业机器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新工厂投入运行后,发那科的整体月产能将提高至目前的1.5倍,至9千台。新工厂将在关注需求的同时增强产能,最终增加至4千台,发那科的整体产能则将增至1.1万台。
在此前并未引进机器人的中小企业之中,竞争也在激化。如果不通过引进机器人等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就无法生存下去。此外,在制造一线使用机器人的中国国内的零部件加工企业也表示,“人工费逐年上涨,但机器人只要买一次就能用10年”。中国目前有望保持强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