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镍铬合金耐蚀油井管专用螺纹刀具的开发”得了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近日,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镍铬合金耐蚀油井管专用螺纹刀具的开发”科研成果继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奖后又获得了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此项科研成果成功解决了镍铬合金耐蚀油井管螺纹在加工中所遇到的加工效率低下、刀具成本居高不下的的难题,全面提升了加工镍铬合金螺纹刀具的产品品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石油管企业在特殊材料、特殊螺纹扣型的开发进度,为国内石油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机器人峰会即将召开 人工智能引关注
以“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将于5月16-17日在宁波余姚举行。本届峰会将紧扣人工智能成为智能经济主攻方向这一时代背景,提出了“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主题,并努力凸显国际化、高端化、实效化。
此次峰会的召开对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人工智能领域也将进一步获得支持。3月分“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突出的表现是对应用场景及产业化的布局。
之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公认三要素是“数据+算法+运算能力”,但是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到了“四要素”阶段,即“数据+算法+运算能力+场景”,单纯算法优秀的公司在一级市场融资的吸引力明显下降,缺少应用场景的人工智能前景堪忧。从“四要素”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可能胜出的正是拥有丰富应用场景的传统巨头。
另据了解,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将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根据工信部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相关产业促进政策将着手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推进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二是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机器人产业无序发展。
三、“创新之都”深圳5月喜迎亚洲3D打印展
5月,深圳这片汇集众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的热土,像过去的几年一样,即将迎来第五届亚洲3D打印产业大会暨展览会——5月23-25日,由《3D打印商情》主办,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湖北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办的第五届亚洲3D打印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四、中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在沣西新城召开
5月10日,以“新制造 新生态 新动能”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西咸)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任国等多位政府领导、业界专家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260余人齐聚一堂,从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和交流。
论坛会上,沣西新城还正式对外发布了《沣西新城智能制造创新基地发展规划纲要》。将围绕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发展愿景,瞄准“构建智能制造产业全流程服务体系,打造基于众包的区域虚拟创新生态,形成具有引领性的智能化产业集群”三大总体目标,以沣西新城信息产业园西部云谷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机器人、无人机、工业软件、3D打印、智能网联汽车、高档数控机床”六大产业组团,使智能制造成为沣西新城参与“大西安”建设的重要抓手。
五、3D打印火箭发动机
日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火箭发动机,并成功将其投入测试,这是第一台完全使用塑料套管作为原材料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火箭发动机。
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火箭的某些零部件,常规做法会首先考虑使用金属材料打印这些部件,从而让这些部件具有较好的抗压能力。然而,在这次测试中,MIT却使用了一种极容易熔化的材料——塑料套管,并将此材料置于非常靠近超热推进剂的地方。
经测试结果表明,这种3D打印的塑料部件工作状况良好——能够产生出真正的推力,在初步运行之后,只对发动机的喷管喉道造成了细微的损害。之后,研发团队又进行了第二次测试,结果没有取得更好的进展。
金属材料3D打印产品的成本非常昂贵,仅打印机本身成本就高达数十万美元。此次试验中,MIT使用的是MarkforgedMarkTwo打印机,成本只有13499美元。这种打印机的好处在于,可为小型团队在预算极少,甚至都无法满足制造火箭所需成本的情况下生产出火箭。此外,由于以往火箭发射之后难以重复使用,也无法长时间投入使用,这或许会让一些大型的太空研究机构考虑使用这种方式来降低成本。
目前来看,该项目尚处于完成初步实验阶段,要想推出最终的实用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前,MIT曾研发出一款可移动的3D打印机,可借助长长的机械手臂突破限制,提高建造房子的操作和控制的精确度。据MIT负责这一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最高目标是想把这台3D打印机送到火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