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悉恩悉机床网】一周热点20170514
2017-05-14 悉恩悉机床网

一、一季度我国数控机床进口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据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我国数控机床进口金额达54214万美元,金额累计同比下滑27.4%;从数量来看,一季度累计进口数控机床2617台,数量同比增长0.2%,数控机床进口呈现量增价减态势。


  相较于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机床需求相对恒定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尚未结束,汽车、电子消费的崛起,机器换人的需求,让中国机床市场潜力可期。正是看中了中国机床市场的巨大商机,众多世界知名机床制造商纷纷进军中国市场。尤其是去年市场形势转好以来,更是加大加快了投资与布局。中国机床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竞争加剧的显著特点。


  近年来,尽管我国机床行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通过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出一批高精、高速、高效的数控机床,提高了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所需关键装备的制造能力。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高档数控机床技术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我国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二、2017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显示,2017年3月,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10163套,同比增长78.2%;1-3月,全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25220套,同比增长55.1%。展望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格局,强者恒强的格局仍将延续。2017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有望超过3.5万台,同比增长60%。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向高端转变的挑战,工业机器人这一“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已成为制造业最火热的投资领域,且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赛道”上挤进来许多新的竞争者。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认为,目前工业机器人产能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高端能力不足,低端领域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发展。工信部统计我国涉及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逾800家,其中超过200家是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大部分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低端,产业集中度低、总体规模小;各地还出现了40多个以发展机器人为主的产业园区,有些园区存在着重招商引资、轻技术创新、轻人才培养的倾向。


三、工信部成立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坚持科学决策,提高智能制造发展重大问题决策咨询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组织成立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咨询委)。各有关单位和专家要以专家咨询委为平台,以探寻智能制造发展规律和尊重我国发展实际为基础,坚持科学、客观、公平的原则,围绕智能制造推进相关重大问题,开展相关咨询、论证活动。

(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主要职责及组成人员名单)——见悉恩悉机床网官网


四、弥补智能制造评价体系内容空白——《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技术丛书》发布

  2017年5月6日,我国首套《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技术丛书》盛大发布。该套丛书第一次从测试与评价技术角度,对智能制造产业链五大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助推我国智能制造技术规范、严谨、高水平发展。该丛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出品,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写序推荐并指出:“这一套丛书在我国是先行的、引领性的、有重要价值的。相信本书能为中国制造从数量到质量,从制造到智造发挥重要作用。”

  

  立足大量的测试实施经验,撰写团队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完成了《智能制造测试与评价概论》、《工业控制系统测试与评价技术》、《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工业大数据测试与评价技术》及《FPGA测试与评价技术》的编写工作。


  本套丛书以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为依据,分别涉及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与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大数据FPGA五大领域,内容涵盖:概述,明确五大领域的定义、特点,国内外发展概况,应用情况;标准,介绍五大领域的国内外技术标准情况;技术,对五大领域的测试技术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如安全、性能、可靠性、工具、方法等方面;案例,分享各领域的典型实施项目、案例等。


五、国产数控机床与军工领域合作机制寻求新突破

  日前,2017年军工行业国产数控机床应用座谈会暨国防科技工业智能制造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与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承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郭长城介绍了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方向以及第二批军工领域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供应目录审核情况;发改委、工信部、国防科工局领导分别对高档机床国产化及长效合作机制作出重要指示。会上还发布了第一批军工领域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供应目录,并颁发证书表彰优秀企业。 

 

  本次年会上,主办方还举办了首届国防科技工业智能制造论坛。论坛分三个,一是从政策及顶层设计层面进行解读,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解读智能制造规划及进展;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副司长何世新解读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智能制造的部署考虑。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做了智能制造与3D打印为主题的报告。第二个环节是邀请军工企业介绍智能制造需求与典型案例分析。第三个环节是邀请机床行业企业结合自身装备发展升级探讨智能制造装备发展趋势。

  

六、华中数控将承办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由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主办的国际性综合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将定于8月中旬举办。华中数控将承办“智能制造与3D 打印技能大赛”和“机电技能大赛”的部分赛项。“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是在充分落实金砖五国共同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相关精神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为中国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国策和走出去战略搭建平台,为金砖国家搭建人才选拨通道、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据悉,本次大赛华中数控将承办“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赛项,赛项将于8月22日-8月26日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赛项将使用“HNC-iFactory-m1r1华数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作为竞赛平台,要求三名参赛选手在5小时内协作完成比赛任务。承办的“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将于8月20日—22日在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本赛项将使用华中8型数控系统。


  华中数控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2016年华中数控成为教育部确定的职业院校智能制造领域唯一战略合作单位。如今在华中数控将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带来的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展示技术实力,打造国际化品牌专业,培养国际化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促进“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技能发展。目前,金砖大赛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各赛项均已进入报名阶段。大赛将邀请俄罗斯、印度及东盟各国代表队与国内各省高职院校代表队同场竞技,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


七、舍弗勒与沈阳机床签署“工业4.0”战略协议

   日前,全球汽车和工业产品供应商舍弗勒集团在北京与沈阳机床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智能化、数字化机床和制造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工业4.0”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


  舍弗勒大中华区工业事业部总裁王贵轩与沈阳机床集团总工程师兼研究院院长朱志浩参加签约仪式。王贵轩说,在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两家公司希望利用各自在先进制造、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以智能机床为切入点,拓展上下游价值链,为中国的制造业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朱志浩表示,轴承是机床中的核心部件之一,越来越数字化的机床更离不开具有在线监测和寿命计算功能的智能化轴承和监测系统,这是机床实现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期待双方通过这一合作加速实现“工业4.0”。


  为推进“工业4.0”和“中国智造2025”战略,中德两国政府发起了“工业4.0”公共研究项目,由同济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共同实施。作为两国具有影响力的制造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和舍弗勒集团有幸入选该项目。双方商定,将以中德项目为契机,共同推进“工业4.0”技术研发和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将传统的客户买卖关系转变为设备全寿命周期服务和价值分享模式。


八、全新混合3D打印技术:能在打印时植入光学电学元件

  谢菲尔德大学先进制造研究中心(AMRC)的设计和原型小组近日展示了他们与航空巨头联合开发的全新混合3D打印技术—THREAD。此技术的最大亮点在于能在打印同时将电学、光学和结构方面的元件植入到打印件内,从而制造出连接性强并且功能丰富的产品。


  据AMRC介绍,THREAD是全自动的,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3D打印设备。事实上,他们已经将其融合到了某聚合物3D打印机上。而目前,他们正在等待相关的专利认证。“THREAD有能力将受行业认可的多种线材集成到一个产品中,从而赋予其多种功能。这就可以为3D打印创造出更多应用,”AMRC表示,“它可以作为现有3D打印平台的附加技术,也可以被整合到下一代3D打印技术中。”


   THREAD技术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所以AMRC并未透露有关它的更多细节。但他们表示,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行业,比如汽车、航空。


九、汉江机床三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通过验收

  5月10日,从陕西国资委获悉,由秦川集团汉江机床牵头承担的三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日前顺利通过课题验收专家组验收。

 

  其中,“十米螺纹磨床、八米旋风铣床、十米螺纹动态检测仪——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螺纹加工设备”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效螺纹硬铣削和精密螺纹磨削加工机床制造技术,提升了我国高速、重载、精密滚珠丝杠加工和检测关键成套设计技术水平。“高精度螺纹加工技术及设备”实施后,使我国高精度数控螺纹磨床和精密螺母磨床在设计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性能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汉江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实施后,提升了国产滚动功能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研制的滚动功能部件精度、性能检测及精度保持性、可靠性试验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


十、华鲁锻压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助力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

  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于26日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下水。中央电视台为此编制了三分钟的视频,回顾了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建造过程,在众多专用制造设备中,华鲁锻压研发制造的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用两个镜头第一个展示,充分说明了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在航母的制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WE11K、WEF11K数控船用卷板机,是华鲁锻压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采用了三项国家专利技术,多种规格均为国内首创,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承担了WEF11K-40×23000数控船用卷板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完全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参与制定了产品行业标准,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是国家重点新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造船、机械、军工、航天、机车、水利水电等板料成形行业,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亚、非、欧等国家。


十一、“镍铬合金耐蚀油井管专用螺纹刀具的开发”得了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近日,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镍铬合金耐蚀油井管专用螺纹刀具的开发”科研成果继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奖后又获得了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此项科研成果成功解决了镍铬合金耐蚀油井管螺纹在加工中所遇到的加工效率低下、刀具成本居高不下的的难题,全面提升了加工镍铬合金螺纹刀具的产品品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石油管企业在特殊材料、特殊螺纹扣型的开发进度,为国内石油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十二、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上海拓璞助力量产

  5月5日,注定是一个每个中国人都将牢记的日子。国产大型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拔地而起,翱翔东方,顺利完成了首飞。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发的干线民用大飞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设计人才和工程人才,针对先进的气动布局、结构材料和机载系统,研制人员共规划了102项关键技术攻关,包括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主动控制技术等。


  上海拓璞将为C919的批量生产提供自主研发的国产尖端核心装备。其中C919中央翼壁板的全自动密封钻铆部装设备已通过上飞公司的工艺认证和可靠性验收,即将投入到钻铆部装生产线中;用于中机身蒙皮绿色高效加工的双五轴蒙皮镜像铣削系统更是航空制造装备的明珠,己通过国家立项,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


十三、2017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017年5月11日,2017中国增材制造大会(AMCC)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此次大会暨展览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将于2017年7月28日~3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2017AMCC以“增材制造智造新动能”为主题,围绕增材制造发展战略与路径、企业发展态势与商业模式创新、行业应用现状与趋势展开研讨。展览会规模预计为20000平方米,届时将有约300家国内外增材制造企业参展,600余家来自航空航天、机械、汽车、能源、医疗、教育等重点应用领域用户现场合作洽谈。


十四、3D Hybrid Solutions与CNC机床制造商Multiax联手打造龙门式混合增材制造加工中心

  随着对金属增材制造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机床制造领域的设备厂商纷纷进入到增材制造领域,有的推出基于数控加工中心的混合式增材制造设备,有的干脆直接进入全新的增材制造领域。

 

  3D Hybrid Solutions在2017年5月9日RAPID+TCT展会上宣布与意大利的CNC机床制造商Multiax联手打造龙门式五轴混合增材制造设备,并在RAPID+TCT展上展出世界上最大的金属3D打印机,构建体积超过500立方米。


  增材制造的诱惑力是强大的,IDTechEx预测未来10年的打印机价格与市场份额趋势将呈现V型曲线趋势,目前价格区间在3万美金到30万美金的打印机占据了64%的市场份额,而下一个10年属于高端金属类打印机快速市场增长期,价格超过30万美金的工业级打印机市场份额将达到57%。


十五、瑞士应用3D打印技术开发新型声阻尼材料

   瑞士联邦材料研究所(EMPA)应用3D打印技术开发出一种新型声阻尼材料。EMPA的科研团队用选择性激光烧结3D打印技术,将高聚物逐层打印成型并经过激光烧结强化过程,获得一种内部具有特殊弹簧结构同时具有一定强度的新材料。


  新材料的基本单元是直径约4厘米的相互关联的环状单元结构,它们在声波作用下,不仅能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三维运动,而且能沿其几何对称轴转动。这种材料对声波具有很强的阻尼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它对频率为800赫兹的声波(人声的典型频率)能吸收99%,而且因为材料几乎是“空心”的,对光线的阻碍很小。


  这种新型材料在建筑、汽车和航空工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科研人员将首先把这种材料嵌入工程高分析材料,形成所谓“三明治”结构,作为高性能的新型空间分隔和隔音材料。


十六、日媒:中国机械制造市场复苏 在华日企开始增产

  日媒称,鉴于中国需求复苏,日本机械制造商开始调整生产和销售机制。中国市场一度萎靡不振,但近来机床订单等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趋势。汽车销售形势大好,当地智能手机制造商崛起,生产一线的自动化需求增加。各机械制造商将加紧抓住新增需求。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三菱电机公司在大连的生产基地到5月底将把用于汽车零件加工的电火花加工成型机的月产量由110台增至170台。该公司还在探讨将面向中国市场的数字控制装置生产台数最大增至原来的1.5倍。


  山崎马扎克公司将向中国两家生产车床和加工中心的工厂共投入10亿日元用于扩充设备。到2017年秋的月产量合计将由现在的300台增至360台。西铁城精机贸易有限公司的中国工厂计划自6月以后使产量同比增加40%左右。

 

  日本机械制造商在中国的机床订单额在2017年1月时隔14个月转为正增长。2月同比增长55.5%,呈现出明显的复苏趋势。复苏的背景在于,中国制造业崛起,人工成本上涨,工厂等自动化需求因此增加。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