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日简讯-20170515
2017-05-15 悉恩悉机床网

一、沈自所和清华大学承办我国首次机器人伦理标准研讨会


  日前,我国首次机器人伦理标准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承办。与会专家就未来机器人的设计准则,特别是智能和情感方面的规则开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未来机器人伦理标准的发展路线图达成一致。

  

  经过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机器人伦理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关系人类的命运,现代技术的进步让人类社会置于风险之中。对于机器人伦理问题,要做好智能技术的控制,先控制后制造,在机器人的设计和生产中人类应有所保留。与会专家拟定了机器人伦理标准路线图——机器人伦理标准的制定应按照“引起关注”、“形成意识”、“形式规范”、“实质规制”、“审视步骤”几个层次来建立成熟的机器人伦理标准体系。此外,与会专家认为应当建立合理的机器人伦理标准框架来确定机器人伦理标准的有效范围,标准框架的形成将会提升标准制定的效率。专家们还指出,现阶段的机器人伦理标准要密切地与产业结合,要辨识出机器人在伦理层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急需伦理标准来规范的机器人行为,前期伦理标准的制定应从这些角度出发,降低已经潜在的机器人伦理风险。

 

  本次会议开创了我国机器人伦理标准研究的先河,突出了机器人伦理问题的重要意义。会议采取了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人文和科学的碰撞让机器人伦理的研讨全面到位,人文专家与工程专家的协作运用到本身即是学科交叉概念的机器人伦理问题上,大大提升了研究效率。机器人伦理标准的研究对于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强的规范作用,机器人伦理标准将成为大部分机器人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机器人的伦理道德规范将为机器人产业指引正确的方向,减轻机器人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让机器人产品有益地服务于人类。

 

  此外,目前国内外机器人伦理标准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一旦成型的机器人伦理标准被制定,既能降低国内机器人引发的伦理道德风险,又能以机器人伦理标准为突破口,提升中国标准在国际标准领域中的地位,将会是中国机器人标准的重要一步。机器人伦理标准的研究对机器人产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从道德层面规范了机器人产品,降低了机器人产品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机器人产品的质量,确保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机器人伦理标准是技术从道德角度的规范,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在道德层面的思考意义重大,伦理道德标准的存在保证了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被错误利用,从而能更好的提高人类福祉。


二、宝玛数控线切割机床和穿孔机亮相南非国际机床展


  南非国际机床展览会(Machine Tools Africa)是非洲最大的金属加工和机床行业的专业展会,由蒙哥马利展览集团公司和南非机床商协会(MTMA)举办,每三年在约翰内斯堡举办一届,是非洲影响力最大的机床类展会。


  近年来,中南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南非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4年,中南贸易额达到603亿美元,比1998年建交时增长了40倍。同时,南非还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累计投资额约130亿美元。双方务实合作不断向纵深拓展,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对南非出口机床的数量及金额逐年稳步增加。


  日前,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参加了本届展会,这已是该公司第三次参加这个展会。参展机床是线切割DK7750D-C和穿孔机 BMD703A。


  DK7750D-C是最新的C型结构机床,其最大切割效率250㎡/秒,丝耗是40万平方米一丝,而光洁度更是达到令人赞叹的0.8μm,参加展会的客户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截止到目前为止,宝玛销往非洲的机床已经达到500台左右,在非洲有着很好的口碑。


三、发那科等多家企业与上海大学共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实验室” 


  5月8日,发那科、罗克韦尔自动化、思科等多家企业与上海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在上海大学共同建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实验室"。


  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整合校企科研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各方的优势,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具有多重作用,将服务于在校学生,包括EMBA专业的在校生,以及工业领域人士。致力于培养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领域的高级科技人才,并为开展智能制造核心技术与系统的研发提供保障,成为上海智能制造实施与应用的示范基地。


  根据协议,各合作方将共同策划实验室的总体布局、硬件配置、软件系统和相关的关键辅助系统,规划主要的教学功能和科研工作。在实验室建设中,发那科将提供机器人与系统集成相关的设备、软件及技术服务。上海大学将提供所需场地、其他相关软硬件配套设置以及人员,并负责实验室共建的统筹实施。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计划于2017年5月启动建设,并在2018年正式对外开放。


四、铭镭激光产业基地落户河源


     5月10日,河源市东源县与深圳市铭镭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铭镭激光东源产业基地”投资框架协议。


  为了扩大业务生产需求,铭镭激光将斥资两个亿在环境优美的河源市东源县,建设新厂区。待产业基地建成,整个基地面积将达到5万多平方米,预计2018年年底竣工。


  对于铭镭激光的到来,河源市各级领导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表示,河源市东源县也急需像铭镭激光这样,绿色节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来东源发展。


五、俄罗斯研制出3D打印机器人用聚合物


  3D打印的风暴正席卷全球,作为其中最关键部分的材料无疑正成为搅动这场风暴的风口浪尖。3D打印在成为全球高端智能制造业基础装备的同时,也正在将触角伸向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逐步成熟发展,3D打印也正在从工业制造应用向生物医学等生活应用蔓延,一场新的产业变革正在成为3D打印的后来之“机”。据南极熊了解,近日,俄罗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国立大学先进聚合物新材料实验室主任斯韦特兰娜•哈希罗娃表示,俄科学家研制出用于3D打印的聚合物,利用此材料可打印无人机、机器人和假肢。 

  

  哈希罗娃表示,采用这种材料,通过3D打印可以制造出具有人体特性的假肢。此材料也可3D打印无人机、单兵外骨骼、汽车零件和机械,机器人设备复杂组件或者航天服部件等。

 

  这种材料具有防化、隔热、耐温、抗冻等特点,可在高温和强辐射环境下使用,因此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 在国内目前3D打印行业所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大多依赖进口,受制于人,价格居高不下,严重阻碍了我国3D打印的市场应用和推广。“3D打印发展的关键在材料,未来3D打印材料将爆发巨大生命力,可能占据3D打印产值30%以上份额。我们一定要做好3D打印材料这篇大文章,缩小与国际差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3D打印材料理事会主席周廉认为。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