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工业绿色制造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运行
2017年5月4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正式批准“机械工业绿色制造能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运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重庆大学共同组建。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绿色制造技术体系等基础研究,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与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机床再制造等方法研究,节能减排技术数据库建设与维护,企业绿色制造实施方案及支持软件工具的开发等研究。
二、星火机床公司技术中心获“甘肃省创新型班组”称号
日前,甘肃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五一劳动奖大会在兰州召开,隆重表彰全国和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及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获得者。
大会表彰了甘肃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个人、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第一届陇原工匠、甘肃省十佳创新明星班组,以及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的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安康杯”竞赛先进单位、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劳动竞赛、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和安康企业家。星火机床公司技术中心被授予“甘肃省创新型班组”称号,受到表彰。
三、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启动
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日前启动。该赛事属于国家级一类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大赛获第一名的选手将被推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候选人,获前5名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选手将按程序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本届大赛决赛技术方案将参照企业实际生产模式,在实操比赛中,为选手提供相关工艺文件与图纸,通过比赛引领生产流程标准化;增加选手实际故障排除、离线编程环节,评分标准也在原有细节工艺评分的基础上,增加整体工艺评分。为适应智能制造的需要,实现个性化任务定制,大赛将现场确定选手工作任务,每位选手的工作任务均不相同,但考核难度完全一致。理论比赛仍采取机考形式,每位选手题目顺序不同,提交试卷后实时给出成绩。在理论比赛命题方面将进一步加大题库容量,增加与操作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考核,增加企业专家评审环节,确保题目能反映行业技术发展。
为丰富比赛活动形式,大赛同期将举办论坛与展示活动。为扩大大赛的覆盖面与参与度,将邀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参赛。
四、欧洲国际机床展EMO将于今年9月18日举办
欧洲国际机床展览会(EMO)始于1975年,由欧洲机床工业合作委员会(CECIMO)于单年举办,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床工具专业展,是世界制造技术的风向标。EMO2015年吸引了来自世界42个国家1600多家参展商,观众人数达15.5万。
EMO2017将于9月18日至23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本届展会主题为“智能产品的连接系统”,将首次为大学和专业公司设立“启动智能产品”特别展区,展示专为智能机床开发的测量手段与方法,虚拟现实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他服务。EMO将为企业在智能制造时代紧跟技术动态提供最佳学习和交流平台。
五、玻璃材质3D打印将有重大突破
近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德国科学家使用“液体玻璃”进行3D打印,但目前仅限于复杂但微小的物体。在未来,该技术可用于3D打印更有用的东西,如复杂的镜头,过滤器,甚至通常需要高技能工匠的饰品。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液体玻璃”,来制作复杂形状的东西,成型后的物体光滑,透明,分辨率非常高。现在3D打印被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从鞋子到飞机零件;材料各种各样,而通常是塑料,也可以是金属和陶瓷。玻璃具有一些非常独特的特性,持久耐用,隔热,透光度好等等,是制作最高品质镜头,眼镜、相机的重要材料。但它很难完成3D打印,因为它只能在极高的温度下熔化。
Rapp和他的团队设计的“液体玻璃”是嵌入液体聚合物中的玻璃粉末。工作原理:标准的3D打印机使用液体玻璃打印一个对象。然后将该物体在玻璃颗粒熔合在一起的高温烘箱中加工,变得透明。该技术用于制造像几个毫米尺寸的城堡门,还有如蜂窝结构的物体,可小到几十微米。(如果使用更高分辨率的3D打印机,分辨率可能更高)。物体也可以承受高达1472华氏度的温度。
Rapp还强调,在未来该技术可用于3D打印镜头,智能手机相机和下一代微处理器的部件。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从玻璃饰品到建筑使用的复杂玻璃面板等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3D打印可能会取代传统的玻璃吹制技术,这可能需要3D打印机在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