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7年钻研成就“谢一刀”美名
2017-05-29 悉恩悉机床网

【悉恩悉机床网】启动车床开工,转盘飞速旋转,锋利的刀头在金属连杆上抛光打磨,发出尖锐的摩擦声。车床的另一侧,刀头切割下来的金属废屑打着卷飞出,连绵不断——几分钟后,一个高精度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总成连杆就打磨好了。


  这是位于北碚的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车间里发生的一幕。正在操作的车工,正是谢德文,同事称之为“谢一刀”。


  从农民工到技改高手


  打磨金属连杆,这个手艺看似简单,任何人都能做。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的是品质,这就看谁磨得更光滑、更平整,精度更高。这正是谢德文的过人之处。


  1985年,17岁的谢德文从农村走出来。他打过杂,做过搬运,做过泥水工。直到1989年,他来到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车工,在这里一干就是27年。


  在工作中他发现,车床用的机架刀刀锋比较钝,使用了一段时间后还会磨损变形,导致操作时经常出现刀被打烂、铁屑缠刀、效率低等问题,而磨出的产品也经常不合格,或精度不够高。


  谢德文有一股钻研劲,他刻苦学习车削原理、机床构造、刃磨等工艺技术知识,总结出了精车高精度连杆孔的“独门绝活”。“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是自己在磨刀的时候,把主切削刃磨得锋利一些,就可以解决了。”谢德文说。


  然而,就是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发现,不仅让谢德文的生产效率比别人高出30%以上,其产品质量也更有保障。


  如今,谢德文已将此“绝活”教授给了30多人,为企业培养出一支技术技能过硬的骨干队伍,让公司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勤钻研帮助改进检验装置


  谢德文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坚持阅读大量与机械相关的书籍,并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在一起。多年来,他在学中干、干中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产品检验环节,谢德文发现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一个连杆,左边是大孔右边是小孔,车工车出的每一个产品,都需要检验是否合格。”谢德文告诉记者,检验的指标包括粗糙度、圆柱度、平行度、中心距、扭曲度等。过去,检验人员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逐个进行检测。


  通过学习产品标准和检验要求,他开始思考,为什么不发明一种设备,具备所有标准参数,检测人员只需操作一次,就可完成所有检验项目?如今,谢德文的想法已经变成现实。


  记者在车间看到,一种名为“综合启动检测仪”的装置,上面分别标有“中心距”“平行度”“扭曲度”等检测指标。工作人员将一个加工过的金属连杆放上去,各个指标值便开始浮动,所有指标均在合格区间的产品,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


   “这个装置,正是根据谢师傅的思路找专业公司定制生产的。”重庆歇马机械曲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此一项,谢德文每年就为公司降低成本30多万元。


  生产之余,谢德文还经常和同事、技术员交流经验,并通过质量控制改善小组、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关心公司发展和技术改革。其参与的摩托车发动机曲轴油封位漏油技术改善项目,提升了产品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10%,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增加年产值近1000万元。

上一篇: 今日简讯-20170529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