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日简讯-20170706
2017-07-06 悉恩悉机床网

一、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有望破10万台


  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达8.9万台,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有望突破10万台,累计保有量将达到45万台。本土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的不足5%增至30%左右,潜在市场需求价值大约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端工业机器人在本土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二、首台6.8万吨多功能液压机投产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锻压协会6.8万吨多功能锻造液压机高端论坛上了解到:青海省康泰铸锻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8万吨多功能模锻压机目前已经完成建设和调试任务,可以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在此吨位下同时具有挤压和模锻功能的重型压机设备,填补了国家对大型模锻件、大口径核电用管的生产空白。


  据悉,6.8万吨多功能模锻压机组是继2015年成功调试生产全球直径最大、长度最长的P91厚壁钢管之后的又一次提升建设,可挤压直径最大1500毫米、长度最长达18米的钢管,超过法国6.5万吨模锻压机的能力,目前主要用于核电、石油、铁路、航空等领域。


三、首届中英智能机器人论坛达成“上海共识”


  7月4日,首届中英智能机器人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中英两国智能机器人与类脑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及产业界代表齐聚复旦大学,共同展望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讨感知记忆、控制决策、脑机融合等前沿与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本届论坛围绕智能机器人技术这一重要的前沿领域方向,对智能机器人的发明与创新、研究进展、生物医学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展望未来人与机器共生发展的辽阔前景,探讨中英双方在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合作机遇。会议期间,中英专家学者还将通过论坛研讨、圆桌会议等多元形式展开深入交流,达成了“中英智能机器人论坛上海共识”。同时,由科大智能有限公司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300万元,用于设立“智能机器人中英交流(科大智能)教育基金”项目,三年内定向支持复旦大学类脑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实施智能机器人方向学生交流培养计划,每年资助10名。


四、东北区域3D打印中心在沈阳成立 


  近日,东北区域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在沈阳铁西金谷产业园区揭牌,该中心还与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等院校签订校企联盟合作协议。


  3D打印也称三维打印、积层制造、增材制造,是指通过逐层打印可黏合材料的方式将数字模型制造成三维实体物件的过程,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目前,沈阳正积极发展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产业,加速推动传统制造转型升级。


  据介绍,东北区域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下设4个板块:3D打印加工服务中心、3D人才培训认证中心、3D  技术创新中心及3D打印生产基地。中心将整合优质资源,致力于为教育科研、智能制造、汽车、医疗、文创等行业应用3D打印进行创新实践提供支持,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


五、香河机器人产业港迎来第60家签约企业


  近日,美国ATI工业自动化公司正式签约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并计划于2017年底前进驻投产。这是ATI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首个工厂,也是香河机器人产业港迎来的第60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


  据介绍,美国ATI公司是全球顶尖的机器人自动工具快换装置和末端执行工具技术研发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工具研发团队,具备近30年的产品研发和经验积累,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汽车、电子、应用研究、学术、核能以及政府机构等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是美国通用、德国宝马、法国雷诺、日本丰田等世界级汽车厂商工具快换装置的全球供应商。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香河机器人产业港已经吸引了包括工业机器人焊钳巨头德国尼玛克、3D打印行业领先企业汇天威在内的60家企业落户,其中有30余家企业已经投产,成为京津冀区域独树一帜的机器人产业高地。近日,香河机器人产业港成功跻身2017中国产业园区创新力百强、2017最佳投资环境智能装备产业园区行列。


六、北京交通大学成立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交通大学成功举行。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孙守光、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经信委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中机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蔡惟慈等专家出席成立大会。会议由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副处长王冬梅主持。


    孙守光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基本情况,指出该校长期致力于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始终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不断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陆燕荪在讲话中指出,开展高端制造业战略研究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北京交通大学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基础良好,中心的成立响应了国家全面振兴制造业发展的要求,为形成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


七、大型锻件探伤缺陷预测与预防技术研讨会召开


  近日,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大型铸锻件分会大型锻件探伤缺陷预测与预防技术研讨会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重机、汽机、科研院所和大型铸锻件相关行业的23个单位的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分别由大型铸锻件分会秘书长、中国二重副总工程师、生产长蒋新亮,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刘建生,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杰主持。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沈厚发教授做了题为 “大型钢锭夹杂物、宏观偏析及内裂纹研究”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钢锭夹杂物数值模拟、钢锭宏观偏析实验及模拟以及钢锭内裂纹模拟与分析。来自上海申模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济南鲁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5位代表做了主题学术报告。来自一重、二重、中信重工、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在会上做了论文发布与交流。会上各单位发言积极踊跃,讨论交流气氛热烈。二重铸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宦晓平在会上做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对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点评,对大型锻件制造商如何制造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会议宣布了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名单。从总体技术水平、指导作用、应用价值,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撰写质量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共评选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7篇。 本次研讨会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邀请到一些国内专家报告了锻件。


八、扬州邗江:机械工业大项目激发发展新动能


  这几年,邗江机械装备产业开始了由“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


  2013年,全球最大的数控钣金机床和工业激光器生产商之一——德国通快集团与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的合资尘埃落定,成为邗江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深化国际合作的样本;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饲料机械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牧羊集团,标志着中国的饲料机械企业率先把握战略制高点,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德国舒勒与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邗江制造”再次赢得世界的尊重……该区形成了数控机床、粮食机械、工程机械三大细分产业集群,其中锻压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扬力、金方圆、扬锻位列国内锻压机床行业前5强。


  由中航工业宝胜集团投资兴建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建成宝胜科技城。“十三五”期间,计划再投入50亿元,对标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要求,形成200亿元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目前中航宝胜高速轨道交通用数字信号和智能网络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江都亚威智能工厂项目,新建厂房约4.5万平方米,将购置数控五面体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机器人焊接设备、精密数控车床、功率能量监测仪等先进生产、检测设备108台套和信息化软件系统4个。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350台激光切割焊接系统的生产能力。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