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今日简讯-20170728
2017-07-28 悉恩悉机床网

一、“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膜装备研发及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先进制造领域项目“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膜装备研发及示范”在甘肃省兰州市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及自评报告,审阅了相关文档资料,并现场考核了项目成果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膜装备,经质询和讨论,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原定任务和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膜装备研发及示范”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先进制造领域重点任务之一,由甘肃省科技厅组织实施。该项目在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常州分中心平台上,设计并优化了适用于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膜的双金属-陶瓷选择性吸收涂层制备工艺,研制了一套“卷对卷、空到空”结构的生产线装备,实现了金属带材制备高性能太阳选择性吸收膜的完整工艺流程,形成了年产20万平米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带材的生产能力,同时具备了金属带材连续真空镀膜的中试条件。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掌握了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膜技术及工艺的自主知识产权,建成了金属带材卷对卷连续真空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膜的产业化示范基地,提升了我国在金属带材连续真空镀膜的研发及产业化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可以替代进口装备,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近零”排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突出了“人才、项目和基地”的统筹,强化了市场导向,体现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了高校创新的源头作用。


二、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国防科工办联合发布九项军民融合科技成果


  7月14日下午,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国防科工办在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联合举办陕西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了九项军民融合科技成果。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赵怀斌出席发布会。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等九家单位分别对无人机系统物探应用、助力机器人、激光清洗技术、高铁自动化系统、原药及制剂生产线、离散量芯片研制、新一代隐秘技术、无人机用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科研成果及产业化需求进行了发布,并与25家投融资机构、12家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答疑和互动交流。发布会后,有意向的投资机构主动与项目单位进行了对接交流。


  据了解,陕西省国防军工体系完备、基础雄厚,科研能力、技术水平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实现民品产值2735多亿元,年均增长15.55%。军转民、民参军企业快速增长,军民融合创新型企业500余家,在陕军工单位投资或参股的各类民品企业达300多家,形成了六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陕西省科技厅贯彻落实《陕西省“十三五”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把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的重要发力点和战略举措,积极完成军民深度融合产业科技发展重点工作任务。目前,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正在注册组建,陕西省无人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经成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如火如荼,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先导技术研究院顺利推进,申请“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尽早落户陕西,陕西科技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保利科技防务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全面展开,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陕西保利军民融合投资基金”,支持兵器集团等单位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专业孵化器,发起设立首期4.2亿元的军民融合产业基金,启动建设军民(央地、部省)融合信息服务平台。西安光机所、西北有色院科技创新模式在积极推广复制,首批已在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电子集团第二十所等17单位开展“人才池”及院校“双导师制”工作。 


三、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空间巨大


  27日,全球机器人产业峰会暨世界机器人高端论坛在深圳市民中心举行,多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聚焦机器人产业的现实与未来,以全球化的视角,为机器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会上,深圳安泽智能全球首发多款机器人,引领行业方向。


  专家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两面性”:一面是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让工业机器人逐渐“占领”工厂,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另一面是资本跑步进场让服务机器人遍地开花,扫地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儿童陪伴机器人、社交机器人等进入千家万户。但机器人产业的“两面性”分别面临不同的困境: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高但核心专利缺失;服务机器人低智能化,发展受限。


  事实上,中国众多制造企业已经做好了“机器换人”的准备。中国工程院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64.2%的企业具有强烈意愿,14.5%的企业正在做“机器换人”准备,而目前中国每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36台机器人,仅是德国和日本的十分之一,潜在需求空间巨大。


  论坛由深圳市政府主办,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宝安政府、深圳市电子装备产业协会承办。


四、弗罗里达宇宙航天公司3D 打印火箭引擎再获DARPA研发资金 


  弗罗里达宇宙航天公司Rocket Crafters Inc.(RCI)26日宣布获得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批准的 54.26 万美元的研发资金。


  今年一月,RCI的3D打印火箭混合燃料引擎就已经获得了DARPA的研发批准,这项在美国犹他州运营的项目显然目前取得的进展还不错。签订这项8个月的合约后,RCI将和美国军方一起设计、制造和测试这款混合动力的火箭引擎。RCI将这项技术名为Direct-Digital Advanced Rocket Technology(D-DART),RCI将使用这项技术为DARPA制造出最高5000磅推力、带节流阀的火箭引擎。


  火箭燃料分为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液体燃料燃烧效率更高,但固体燃料的优势也很明显,比如固体燃料的节流效果更好,也可以断续燃烧,并且造价比液体燃料更低。混合燃料的火箭引擎可以结合两种燃料的优势。然而传统制造业在混合燃料火箭引擎制造上面还有许多技术难题没有得到完善解决,这也使得RCI开始探索用3D打印来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燃料燃烧环境。3D打印也可以让固体颗粒燃料呈现出一些特殊的形状,从而提高燃烧推进效率。


五、德国首部自动驾驶汽车法案出台


  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扫除障碍,德国政府近日出台了该国历史上首部自动驾驶汽车法案。德国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已先后表决通过了由联邦交通部提出的自动驾驶法律草案,该草案成为联邦德国首部自动驾驶汽车法案。该法案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还为此设立了诸多准入规定。法案的目的是保障驾驶者的法律安全,这是德国向无人驾驶迈出的重要一步。


  新的法案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德国的公共道路上进行测试,在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自行操控方向盘以及制动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手离方向盘,双眼也不用专注在道路上,上网、浏览邮件皆被允许。驾驶人可使用汽车高度自动或完全自动驾驶系统控制汽车,但驾驶人不能离开驾驶座位,必须在车中随时准备好从自动驾驶切换到人工驾驶模式。

  该法案还明确规定,所有自动驾驶汽车内部必须安装类似“黑匣子”的装置,用于记录相关系统运行、要求介入操控和人工驾驶等不同阶段的详细情况,此举也是为了明确交通事故责任。在“黑匣子”的辅助下,如果查明事故发生在人工驾驶阶段,相关责任则归驾驶员所有;若发生在自动驾驶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失灵酿成事故),则由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承担责任。

    

  此外,该法案将会根据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情况每两年进行一次修订,因为对于相关数据的保护和使用目前还没有特别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也就意味着,2019年该法案还会有一次修订。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