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圩参观2017中国增材制造展览会
2017年7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参观了2017中国增材制造展览会。
在增材制造综合展区及杭州先临三维科技、中国航天科工、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筹)、广州迈普再生医学、北京三帝科技、鑫精合激光科技、中石化、广东省增材制造行业协会等单位展台,苗圩听取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情况介绍,重点了解增材制造新技术进展以及应用开发情况。苗圩鼓励增材制造企业及研究院所要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提高创新能力、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为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部办公厅、规划司、装备工业司、信软司、赛迪研究院,浙江省、杭州市以及萧山区等相关人员陪同参观。
二、秦川机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翻倍
秦川机床7月14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6月净利润为0.00元~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5517.69万元,同比增长100.00%~109.06%。
公司表示,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以下原因:受重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及公司部分产品出口业务增加的影响,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都有所增长,营业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预计5,046万元,同比增加2,322万元,主要为信托产品收益和政府补助等。二、秦川机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翻倍
秦川机床7月14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6月净利润为0.00元~500.00万元,上年同期为-5517.69万元,同比增长100.00%~109.06%。
公司表示,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以下原因:受重卡、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及公司部分产品出口业务增加的影响,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都有所增长,营业利润同比有较大幅度增加,本期非经常性损益预计5,046万元,同比增加2,322万元,主要为信托产品收益和政府补助等。
三、天津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开幕
27日,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天津市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暨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天津市选拔赛在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拉开帷幕。比赛分为笔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主要考查选手们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方面的技术技能。获得学生组和职工组前六名的选手可以直接晋升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获得每组前3名的选手将有机会代表天津参加全国大赛。
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在哈闭幕
26日至28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共青团团黑龙江省委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业赛决赛在哈工大举行。28日,经过激烈角逐,哈工大的Standard Robots和RB-Climber搬运机器人两支队伍获得本次大赛特等奖。
本次大赛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主办,旨在集聚机器人领域人才和优秀产品、项目,使机器人科技及其产品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赛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共收到了全国53所高校的123件作品,参赛人数超过700余人,最终有55件作品入围决赛。除特等奖外,黑龙江省参赛项目杨磨坊智能磨米机器人还获得大赛一等奖,哈工大和哈工程还获得优秀组织奖。
据了解,除了可以得到优厚的奖金外,大赛部分获奖项目还将得到黑龙江辰能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哈尔滨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等我省企业的支持和孵化,有望在龙江大地落地生根,助力我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五、俄罗斯科学家发明世界首款人工智能钳工机器人
据俄罗斯卫星网7月27日报道,近日,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新闻处称,俄远东联邦大学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部研发了一款新型自适应工业机器人,用于五金铸件加工。
据报道,这项新技术目前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该机器人的部件现于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仪表厂(Dalpribor)接受实际检验。其系统采用了人工智能。没有工人操作,机器人就能判断需机械加工的地点,并完成高精度操作。远东联邦大学工程学院自动化与控制系主任弗拉基米尔•菲拉列托夫解释说,此前机械加工由人工完成,占用大量时间,还会产生大量废品。
按计划,这套机器人系统不久后就将完全投入远东仪表厂的生产流程。所有的系统、设备和软件都受到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部研究人员的专利和证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