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企大规模亮相德国汉诺威机床世界博览会
2017年德国汉诺威机床世界博览会18日在汉诺威开幕。本届博览会吸引超过170家中国企业前来参展,参展数量和展台面积均再创新高。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当天为博览会揭幕。主办方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维尔弗里德·舍费尔表示,和2013年的博览会相比,中国参展商的数量和展台面积均增加了约40%。
据舍费尔介绍,中国是德国机床和金属加工企业最大出口目的地,2016年德国企业收获来自中国的订单增幅超过25%。他认为,众多中企参展表明中国供应商正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并通过扩展销售渠道和提升服务理念适应世界市场需求。
汉诺威机床世界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集中展示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行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本届博览会以“互联系统促进智能生产”为主题,共吸引全球逾40个国家和地区约2200家参展商,将于23日落幕。
二、装备工业司参加2017国际服务机器人高峰论坛
2017年9月18日,由中国服务机器人应用及推广联盟、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管委会共同主办的2017国际服务机器人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出席论坛,并就服务机器人发展现状、趋势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作了专题报告。
本次会议,来自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等领域的专家和代表,围绕服务机器人技术、标准、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董明珠在洛阳再投150亿 这次是要造机器人
9月17日消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日前再砸150亿在洛阳造机器人,不仅要在洛阳建立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还将入股洛阳轴承参与国企改革。至此,董明珠两个月内已在河南投资了300亿。
据悉,此次项目占地5000亩,总投资约150亿元,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
具体来说,项目建设包括:一是中原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将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软科学研究与咨询服务;二是中原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将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方案等综合服务;三是通过3-5年的发展,形成包括机器人、智能机床、精密模具、小家电在内的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研发、自主装备、自主集成、自主品牌”的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四、福建省数控一代产业:专利导航数据中心落户泉州
9月15日,福建省数控一代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暨产业专利导航成果发布会在泉州召开。会上,泉州华创园挂牌“福建省数控一代产业专利导航数据中心”。会议还发布了数控一代产业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目录及专利导航摘要报告,并举行数控一代创新创业论坛。
当前,泉州上下正全力引导“数控一代”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1月—7月,泉州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6012件和13688件,均居福建首位。泉州先行先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知识产权构筑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储备,发挥专利制度对产业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提高产业创新效率和水平。今年3月,福建知识产权局结合泉州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启动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路面机械等三个智能装备产业专利导航工作,大力支持泉州数控技术装备与知识产权工作。
专利导航数据中心将充分利用福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中心资源,以专利信息分析与利用为纽带、以专利信息导航数控一代产业发展为基础,着力突出数控一代高新技术扩散应用,实现“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由少数示范应用企业带动延伸到面向国内、国际市场推广应用;实现由“数控一代”向“智能一代”方向发展,全力推动泉州乃至福建高端智能制造发展。
五、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5年后达8亿美元
近日,知名市场研究机构MarketResearchFuture(MRFR)对外发布了“金属3D打印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金属3D打印市场预计将从2015年的约1.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底的8亿美元,将以3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多年来,金属3D打印的普及一直在增长。与传统制造相比,制造金属和塑料物体可能是浪费的过程。新技术减少浪费,而且效率更高。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当飞机制造商生产金属零件时,大约80%的材料被抛弃。金属3D打印部件使用更少的材料并将浪费降至最低。与传统的零件制造相比,完成的3D打印产品可以高达55%。
市场受到高度的应用驱动,航空航天和国防部门通过应用占据了最大的市场。2015年,该行业领先市场,占据市场份额的35%以上。预计到后期,会显示类似的结果。市场受到高精度和精确度的推动,由于它广泛用于打印较大的飞机部件。市场也在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技术,以迎合汽车和医疗保健领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