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圆满闭幕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时间10月19日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闭幕。本届世界技能大赛共有6大类52个项目,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的1260多名选手参赛。中国代表团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取得了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今年,52名中国选手参与比赛,是参赛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一次。
我国非常重视世界技能大赛,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今年第4次组团参加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技能大赛。而在近日,上海喜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主办权,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世界技能大赛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世界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共分为6个大类,分别为结构与建筑技术、创意艺术和时尚、信息与通信技术、制造与工程技术、社会与个人服务、运输与物流,共计46个竞赛项目。大部分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年龄限制为22岁,制造团队挑战赛、机电一体化、信息网络布线和飞机维修四个有工作经验要求的综合性项目,选手年龄限制为25岁。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机制类似于奥运会,由世界技能组织成员申请并获批准之后,世界技能大赛在世界技能组织的指导下与主办方合作举办。
二、苗圩:“中国制造2025”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 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过程当中,相关政策措施不仅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全部企业,而且对内外资企业是一视同仁的。我们一直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与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建立了合作机制,在战略对接、标准制定、园区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22
三、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前2名:新能源汽车、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
摘要:国家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经费分配清单正日渐明晰。同属于高技术领域的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两个专项拟立项项目数和经费数均稳步上升,成为目前已公布专项的“最大赢家”。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21
四、中德将联合在上海临港建“工业4.0”研究中心
日前,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下属弗劳恩霍夫制造工程与自动化研究所(IPA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各方将在临港合作建设弗劳恩霍夫智能制造项目中心。
落户临港的弗劳恩霍夫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建设目标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工业4.0”研究中心,将从信息物理系统、生产线规划、互动式装配、人机共融等方面入手,以面向未来制造模式的智能生产线作为示范载体,研究、发展和演示在产品设计、加工、装配、制造过程管理等制造全流程中的智能元素。其目标功能为:为中国企业、新兴行业的中小企业、中德合资企业、在华德资企业,提供“工业4.0”和智能制造共性技术服务;为中德两国高校提供成果转化的平台;成为智能制造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中德两国政府的咨询智库。
据悉,此次合作是德国“工业4.0”和中国智能制造高水平的强强联合,对中国的工业界、科研界、教育界都会产生影响以及产业带动作用。中德双方将合作开展智能工厂规划、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加工工艺、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和技术服务。
弗劳恩霍夫协会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成立于1949年。协会下设69个研究所,研究领域涵盖制造技术、通信技术、纳米科学、电子信息、环境健康等多个前沿科学领域。其中,IPA研究所是“工业4.0”研究领域的领头羊,在信息物理系统、下一代工业总线、先进感知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实力雄厚。
五、世界最大齿圈顺利下线
10月17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直径达13.6米的世界最大齿圈顺利下线。工人们兴奋地与大齿圈合影,他们说:“十九大即将召开,我们用勇夺世界第一的产品为伟大祖国献礼,感到无比自豪!”
六、中国又一台超万吨压机正式投产
摘要: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1.35万吨自由锻油压机与配套的锻造操作机联动,一块近80吨的大钢锭在压机锤头的压力下,如面团般被缓缓压扁,这标志着又一大国重器加入中国高端制造业集群,开始正式服役。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17
七、汉江机床当选新一届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滚动功能部件理事长单位
摘要:1987年4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滚动功能部件分会正式成立,跨越时间的年轮,30年来,滚动功能部件分会队伍不断壮大,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档次高、中、低,产品规格微型、中型、大型,载荷种类轻、中、重,实现了全覆盖,加工手段从单一磨制到铣制和轧制,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16
八、机床共享工厂:开启智能制造“共享”新生态
摘要:据了解,共享工厂的70台设备现已全部实现联网,具备在线编排生产计划、生产订单实时下发、机床运行智能诊断等工业4.0功能,适宜3C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等领域的精密零部件的加工。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08
九、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出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汪正平与孙蓉领导的先进电子封装材料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柔性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感知物体表面作用力大小的柔性电子器件,能贴附于各种不规则物体表面,在医疗健康、机器人、生物力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柔性压力传感器能否兼具柔韧性和准确测量压力分布信息等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微结构不仅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还能更快地恢复传感器的弹性形变,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因此,构建微结构是提高柔性压力传感器综合性能的有效途径,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重点。
科研团队巧妙利用聚合物胶体微球自组装阵列作为模板,通过两步复制制备了具有微凸点阵列的柔性基底。相对于传统光刻技术制备微结构硅模板的方法,该研究采用的全化学法无需依赖昂贵的光刻设备及复杂的光刻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通过胶体微球粒径的选择来调控柔性基底微凸点的尺寸等优势。所制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稳定性,对低压段压力具有较强灵敏性等特点。
相关成果已经在线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密度电子封装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优秀青年创新基金等的支持。
十、苏州制造的大尺寸金属3D打印机创世界纪录
摘要:西帝摩成立于2015年,由现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863计划“3D打印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制”首席科学家张正文教授牵头创立。苏州西帝摩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不断突破创新,攻克技术难关,历时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大尺寸的SLM金属3D打印机XDM750。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599
十一、中望CAD机械版2018发布
摘要:本次发布2018版本,是中望软件在CAD核心技术上的更新迭代,软件的流畅性和兼容性进一步提升,同时具备了一系列智能的设计绘图和计算功能,以满足企业对中望CAD机械版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597
十二、于海利:以真功夫挑战光栅刻划机高精尖极限
摘要:“就拿导轨来说,需要在680毫米的行程中直线度优于0.2秒,这就好比从长春的最东面一直到最西面,上下起伏不超过1毫米。像这样,加工精度要求达到极限时,钢铁也变得像豆腐一样,稍有一点环境的风吹草动,或者手上多使了一点力,精度就会被破坏。”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584
十三、海德汉HEIDENHAIN让数控机床互联互通
摘要:海德汉公司近日宣布推出StateMonitor软件,该款软件是HEIDENHAIN TNC控制的一个新选件,适用于CNC制造人员——工业4.0“互联系统”的实施者。该软件可与PC系统相连接,允许用户远程查看数据并实时评估控制过程。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02
十四、山特维克Sandvik革新性的云端刀具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摘要:不久前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2017EMO机床展上,TDM系统公司作为山特维克Sandvik的子公司,展示了世界上首个基于云的刀具数据管理解决方案。TDM Cloud Line使制造业用户能够轻松访问刀具数据并用于切削。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609
十五、海克斯康Hexagon将车间型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温度上限提升至40℃
摘要:海克斯康Hexagon日前宣布改进其车间型三坐标测量机TIGO SF的工作温度范围。标准的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温度范围在15℃至30℃之间,现在可以提供XT选件,将温度上限扩展至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