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什宁江机床积极推动国家重大装备发展
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一行到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就重大短板装备进行了专题调研。普什宁江负责人就重大短板装备的发展现状、原因分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发展需求以及对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的政策建议做了详细汇报,同时还汇报了该公司发展历程、产品应用领域和科技研发、产业转化、未来发展的思路及规划等。
普什宁江一直坚持走“精密、高效、成套、智能化”产品发展之路,集中精力在加工中心、小模数滚齿机、小型精密车床、非标设备等领域潜心钻研,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家重大装备替代进口做出了贡献。当前,国产装备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牵头整合企业资源,达到共性技术成果共享,减少重复浪费,大幅度提升国产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在听取了汇报后,辛国斌对普什宁江在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希望普什宁江在有利于行业发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国家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方面提出更多可行性建议,辛国斌指出,当前机床行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仍然很大,机床行业强大是打造制造强国的基础,他希望普什宁江大胆转变观念,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提升产品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制造水平,为我国重大短板装备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发布《先进制造业定义与对策》报告
在日前举行的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工智库2018年春季发布会”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定义与对策》研究报告。
报告将我国先进制造业理解为:应用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等要素,并能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制造业总称。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转型而成的先进制造业;二是新技术催生的新兴先进制造业;三是制造业服务化而出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报告同时提出,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应突出比较优势,着重关注补齐短板,着力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李奇指出,中国制造要实现由大变强,不仅要发展一批世界级的“巨人”企业,也需要培育一批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能够引领该领域发展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隐形冠军”企业。未来,注重工匠精神、走专业化道路的单项冠军企业将越来越多。
三、山东智能制造进行“能力评估”
山东省经信委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日前在泰安签订智能制造能力评估合作协议,并启动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山东行。山东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由此补上“能力评估”这块重要拼图。
智能制造是全球新一轮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随着越来越多制造企业借此踏入转型升级热潮,一些问题正逐渐暴露,集中体现在,企业缺乏问题导向,寄望仅通过堆砌硬件、软件来为智能制造按下“快进键”。为扭转上述状况,山东省经信委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依托后者研究形成的《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价方法》两项标准和“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山东企业可在线识别智能制造发展阶段,瞄准短板设计更有效的智能制造规划;尤其是在资金有限情况下,抓住当前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的关键点展开分步实施。
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李莎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智能制造作为一项新的系统工程,绝不能走空置一套现代化智能装备,却沿用陈旧管理方式、落后操作办法这种“换了设备不换脑袋”的路子。据介绍,为更好解决这类问题,山东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引导各市、各企业将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程,采取多种方式培养人才;同时鼓励支持标杆企业、职教集团、研究院积极主动地为人才培养做好服务,全力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智能制造人才支撑体系。
四、工业互联网扶持新政将陆续落地
在6月24日举行的人工智能制造业技术与创新应用产业联盟启动暨中国电子工业互联网成果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锋表示,今年,工信部已会同财政部专门设置了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专项资金,同时也正在和证监会研究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融资体系发展的政策。
据介绍,工信部将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测试验证环境和测试床,分批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和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首批五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名单将在2018年10月之前公布。谢少锋透露,工信部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还包括另外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支持推动百万工业企业上云,支持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企业云化改造。二是实施百万工业APP培育工程,面向基础供给、行业通用、企业专用建设三类工业APP的资源池,推进工业经验的程序化、工业知识显性化和工业智能的云计算化。三是培育开源社区、举办开发者大赛,推动平台建设、培育专业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中信证券分析报告预计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持续性与基本面的支撑将会超预期。长期来看,百万企业将会上云,三年内推动三十万家企业上云,按1万/家的上云支出估算,近期可挖掘的市场有望达到三十个亿。
五、赛尔最新技术荣获3D打印年度创新奖
全球工业喷印技术领先制造商英国赛尔公司,日前荣获2018年全球3D打印业“年度创新奖”。这一评奖活动是由国际3D打印社区“3D打印业”的读者来投票评选的,旨在表彰那些在增材制造(3D打印)领域中位居领先地位的企业与个人。盛大的正式颁奖典礼已于近日在英国伦敦的纳菲尔德大厅举行,包括赛尔在内的60多家海内外公司出席了这一盛典。
赛尔获奖是因其在材料喷射方面的大墨量覆盖技术,成为目前推动3D打印成为主流制造工艺的前沿技术。赛尔的大墨量覆盖技术,通过确保喷头上的所有喷孔都同时喷射,相比于通常的三循环喷印运作,大幅度地提高了材料沉积速度。这提升了速度和产能,为3D打印带来了更高的批量生产速度。此外,大墨量覆盖技术还可以喷射高粘度液体,相比其他技术,更能够生产出高性能的3D打印零部件。
“很明显,当3D打印发展成为主流制造工艺,就需要克服某些挑战。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是,赛尔的大墨量喷印覆盖技术,能够应对二个主要的挑战,即零部件生产速度与它们的性能”,赛尔3D打印总监、高速烧结技术发明者Neil Hopkinson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