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克斯康加入美国联邦先进制造中心
2017年1月30日,CCAM(联邦先进制造中心)宣布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加入CCAM会员,并任职CCAM技术咨询委员会。CCAM是美国领先的应用研究中心,致力于提供自适应自动化、表面工程和增材制造解决方案。Hexagon将参与CCAM的研究,同时为工业制造应用的光学非接触3D测量系统提供专业知识。Hexagon是全球领先的计量和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收集、分析和转换制造过程中有用的测量数据,以提高生产速度,加快生产力和提高产品质量。
CCAM架起了科研和商业化之间的桥梁,加快了先进技术上市的速度。Hexagon将提供专业的计量知识和其先进的AICON StereoScan neo 3D扫描仪以及DPA摄影测量系统。这两个光学、便携式解决方案仅仅是AICON非接触式3D测量产品线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在制造生产中确保高效,高精度的检测、质量保证和控制。在计量和制造技术上有成就的Hexagon加入CCAM,Hexagon的先进精密测量工具为CCAM提供了开发增强算法以优化检测过程的机会。CCAM产业和政府联盟目前有31个成员,其成员包括如航空领袖NASA,美国航空航天和军火领先Aerojet Rocketdyne公司、德国名企西门子和EOS等许多全球知名企业。
二、北京隆源成型将携带系列新品亮相TCT亚洲峰会
2017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峰会)将于3月8日—10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N5馆隆重举行。TCT亚洲峰会涵盖3D打印、增材制造、CAD/CAE软件、测量与检测以及传统的制造工艺等各个方面,致力于促进3D科技在各工业领域设计、开发和制造方面的应用,是目前行业公认的亚太地区最重要的3D技术会议之一,2017年将继续开设一系列来自航空航天、工业和医疗等领域的高端3D 技术应用论坛。
本次展会上,隆源成型将携带全新升级的金属铺粉3D打印机AFS-M260参加展览。它突破了高精度运动系统、封闭式供粉系统、惰性气氛控制,过程监测及整机控制等技术难点,不仅可实现普通不锈钢、镍基合金材料的高效成型,而且可对钛合金、铝合金等易燃合金在保护气体下进行高效成型。适用于小型精密金属零件3D打印,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汽车、模具加工等领域。此外,隆源成型还将提供包括金属激光3D打印金属铺粉(SLM)、同轴送粉(LMD)及砂模/蜡模/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打印(SLS)等最新产品样件,每个样件都极具特色。
三、黄河软轴向世界顶级软轴生产领域迈进
2月19日,在高新区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对高性能滚动球软轴进行了测试。高性能滚动球软轴属于软轴行业高端产品,应用于航天航空、海洋船舶、高速铁路等领域,目前国内能制造该型产品的企业较少,大多依赖国外进口。
该公司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河南省高性能滚动球软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开放式合作创新,开展滚动球软轴研究开发,向世界顶级软轴生产领域迈进。
四、华曙高科超高温特智惠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252P系列即将全球首发
2017年3月8-10日,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绽放。届时,工业级3D打印领航企业华曙高科将携2017年度重磅新品——超高温、特智惠选择性激光烧结设备252P系列荣耀登场,并于3月9日11:00-11:20在N5馆H90举办新品发布会。
252P系列3D打印设备包含三款机型,全面覆盖190℃~280℃烧结区域。超高温版ST252P为全球首款可批量烧结PA66、PEI等熔点280℃及以下材料的商用型工业级3D打印设备,高温版HT252P可用于PA6等熔点220℃及以下材料3D打印,智惠版在保证设备品质的前提下提供极具性价比的3D打印解决方案。其中超高温版ST252P可用于烧结熔点280℃及以下材料,特别适合企业、科研院校研发3D打印新材料。252P系列3D打印设备性能全面升级,采用高端元器件,进一步优化了温场控制、密封性能、结构设计、人机交互,新增的触摸屏设计及全新软件界面,让3D打印 “触”手可及。设备运行更稳定,维护更方便,用户体验更佳。制件质量更优,色泽稳定。252P系列提供从建造准备到设备控制和运行等功能的一整套自主研发的3D打印操作系统,同时也能兼容第三方软件。用户可自主调节设备参数,并灵活选择华曙高性能材料或第三方材料。
五、东汽5万千瓦重型燃机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东汽自主研发的5万千瓦重型燃机1~17级试验压气机满转速试验达到12200转/分,顺利超过了设计目标转速,宣告1~17级压气机首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5万千瓦重型燃机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2009年,东汽启动了5万千瓦重型燃机的研发。2014年3月,东汽牵头成立四川省第一家战略新兴产业联盟——四川省燃气轮机产业联盟,集合各联盟单位力量,加速推进研发进程。2015年,东汽完成了5万千瓦压气机1~8级实验、燃烧室实验和高温合金叶片实验,在设计、实验和制造等环节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其中“长寿命高温材料实验室”入选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该领域唯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016年,东汽5万千瓦燃机研发项目持续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1~8级试验压气机试验;1~17级试验压气机制造、总装、系统完成施工和调试,并开始进行试验;燃烧器常压试验完成;进行了高温透平叶片毛坯制造的工艺开发,并成功浇铸4列透平叶片产品件毛坯,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启动了天然气增压站建设及燃机整机试车台建设。今年,东汽将5万千瓦燃机项目计划考核要求落实到了相关部门的KPI考核指标中,全力推动项目进展。
六、全球最先进贵金属工厂明年在宁建成
明年,占地126亩、总投资1亿美元的项目,将在南京建成一座全球最先进的贵金属工厂。贵金属是非常稀缺的资源,作为全球最大的贵金属公司之一,贺利氏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最先进的贵金属回收与加工技术。中国贵金属资源大多依靠进口或回收利用,以铂族金属(包括铂、钯等6种金属)为例,去年国内的总需求量为66吨,是全国铂矿供给量的25倍。贺利氏在南京新建的工厂,可以将回收的贵金属生产应用于汽车、硅材料和制药等行业的催化剂。在德国和美国,贺利氏也设有类似基地,但规模远逊于中国新工厂。
根据计划,新工厂将在2018年竣工投产,未来将有超过200名技术娴熟的员工在这里工作。据了解,贺利氏南京工厂的厂房和办公大楼设计都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标准,确保满足并高于中国现行环保法规的要求。例如,尾气在排放之前经过高效洗气装置进行净化,废水将通过特殊的贺利氏专利工艺进行处理。同时为了降低能耗,所有建筑都将采用符合最新标准的保温措施,并尽可能充分利用自然光以节约用电。
七、“天河三号”关键技术今年完成攻关
据悉,我国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天河三号”的预研工作正顺利推进。2017年,其验证系统将完成高性能芯片、互联网等关键技术突破,从而为后续“天河三号”系统研制奠定基础。“天河一号”投入使用已有近7年,接近饱和,有更新换代的需求。该中心使用的“天河一号”是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同时也是世界上获得最广泛应用的超算,已经满负荷运行,甚至出现了应用“排队”的情况,每天运行的计算任务超过1400个,而且实现自负盈亏。
由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同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开展的“天河三号”样机的研制工作已经启动,该计算机的特点将是突出全自主,自主芯片、自主操作系统、自主运行计算环境。今年,“天河三号”验证系统将完成高性能芯片、互联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样机预计在今年底至2018年初完成部署。测试稳定后,2020年左右部署完成整机系统。根据规划,“天河三号”的浮点计算处理能力将达到10的18次方,是现在“天河一号”超算的200倍,比现有最快的超算运算能力提升一个新的等级。它将不仅仅是计算能力上的扩展,更重要的是技术的突破,计算密度、单块计算芯片计算能力、内部数据通信速率都将得到极大提升。“天河三号”研制任务完成后,将构建超级计算和大数据研制基础环境,每年预计产生实际经济效益将会超100亿元。
八、《江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近日,《江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年)》正式印发。江西省将强化企业转移转化成果的主体地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服务体系,发展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夯实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到“十三五”末,全省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力争达到100亿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是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举措。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核心是解决动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具活力的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也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此次江西省发文,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协同合作,对转变企业发展观念,调动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具有重大作用,必将为江西省经济转型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面广,需要政府机构提供相应服务。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成果信息系统,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有助于引导企业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同时,积极完善技术产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等各类平台服务体系,则有助于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不断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力度,享受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好处。《方案》的出台不仅给科技创新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包,更为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传递了信心,在全社会营造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氛围。
九、国企改革迈向“施工”,为国有企业注入动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国资监管……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强身健体,更显活力。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102户央企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326.7亿元,上交税费总额2.1万亿元,盈利企业达96家,总体运营超出预期。
2016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先后出台了7个专项配套文件,国务院国资委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36个配套文件。“1+N”文件体系及相关细则,共同形成了国企改革的设计图、施工图。目前,中央企业的子企业公司制改制面已超过92%,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68%,建设规范董事会的中央企业达到85家,央企总数减少到102家,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雏形初现。
管理层级多、法人户数多,一直是国企的“老大难”问题。改革要敢于向自己开刀,压减层级在所有央企全面推开。2016年,102家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2730户,93家企业法人总户数下降。仅中国远洋海运一家企业,就减少法人户数120多户。“瘦身”是为了“强身”。压减助企业轻装上阵,成本费用持续下降。2016年中央企业百元收入负担的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5元。改革不是叠床架屋,关键是要改出新机制。“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必须想办法、出实招,创造性地推动改革走向深入。”国务院国资委负责同志说。据介绍,改革仍是今年国企发展的重头戏,国资委将全面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改革试点,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