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悉恩悉机床网】一周热点-20180930
2018-09-30 悉恩悉机床网

一、2018年1-8月机床工具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8月,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4.2万台,同比下降2.3%,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产量为1.6万台,同比下降11.1%;金属成形机床产量为2.0万台,同比下降9%;金属切削工具、铸造机械产量分别为33409.4万件、20.0万台,同比下降16.7%、1.0%。


  1-8月,金属切削机床累计生产33.9万台,同比增长5.0%,其中数控金属切削机累计生产13.4万台,同比增长1.5%;金属成形机床累计生产16万台,同比下降6%;金属切削工具累计生产264788.2万件,同比下降11.5%;铸造机械累计生产147.8万台,同比下降0.5%。


二、三大应用领域需求回暖 硬质合金行业景气度上升


  摘要:硬质合金切削工具以其优异性能(高强度、高韧性、高硬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热硬性),在高速切削加工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36


三、“高效智能激光强化装备研制及示范应用”通过中期检查


  摘要:课题按计划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及中期考核指标,并即将在企业开展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激光冲击强化的工艺试验和示范应用,这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29


四、汉江机床承担的多项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顺利通过验收


  前不久,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承担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04专项”)“汉江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顺利通过财务终验收。至此,由汉机公司承担的5项04专项课题全部实现技术、财务终验收双通过。


  该课题于2017年12月通过技术验收,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课题的实施,解决了制约中高档机床发展的滚动功能部件产业化难题。在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等方面,开展了“提高滚动功能部件性能”系统研究;为测量、测试滚动功能部件精度、性能以及精度保持性和可靠性,研制了15台套相关设备。


  另外,进入2018年以来,汉机公司参与的课题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优化设计选型工具开发及应用”、“国产高档数控机床与数控系统在飞机筋肋梁等加工单元中的应用”以及“重卡桥壳柔性加工工艺研究及生产线”先后通过国家验收,课题研究成果实现了国产功能部件在飞机制造设备及汽车行业的应用和进口替代。


五、大连光洋科技深耕数控机床 实现国内领先世界一流


  摘要: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提高自主化才能不受制于人,实业是要实实在在做的行业,是要耐得住寂寞,要努力拼搏去做的事业。”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16


六、改革开放40年 宝鸡机床五十载匠心智造


  摘要: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从成立之初名不见经传的机床维修厂,发展到今天拥有三大主机企业、四大产业、七大园区国内知名的中高档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智能制造基地和机床出口基地,宝鸡机床见证了中国机床工业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支撑起了中国机床工业的脊梁。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15


七、改革开放40周年 星火机床重生记

  摘要:星火机床将借助“中国制造2025”之发展机遇,以打造“全过程智能化”的高端数控机床和生产制造基地为突破口,全面实施星火机床智能制造迪亚菲戈(DIAFIG)六化战略(即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实现工厂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的变革,助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目标。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23


八、齐重数控挺过“严冬”逐渐“回暖”


  中秋假期,在全国各地举家团圆之时,齐重数控的员工们仍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企业订单的按时交付而加班加点。记者在装备车间看到,一台大型数控龙门移动式镗铣床正在进行装配。一个一个大型部件在头顶悬空而过,并在工人牵引下各就其位,逐渐成型。


  齐重数控智能制造项目主管周冬告诉记者,齐重数控的智能管理中心云平台可以监控智能车间内的部分设备,时时监测设备运转情况,让产品更精密,生产效率更高更节能。产品设计、生产到装配出厂等等,都被融入到智能管理系统之内,并在管理中心“云平台”监控管理之下,产品生产中的丝毫变化都逃不过它的“法眼”。而依托智能“云平台”,齐重数控还可以为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使其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功能部件车间工段长张海军告诉记者,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不仅与德国专业设计团队合作,让产品设计与国际接轨,更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智能制造项目,获得更多技术支撑,正在装配即将出口的核心部件——五轴联动铣头,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经历过“严冬”的齐重数控逐渐“回暖”,各项数据指标也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更是实现产值1.24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齐重数控不断增长的产值数据和其产品的市场表现说明,只要产品好,市场需求仍旧潜力巨大。如今,致力产业升级,瞄准打造智能制造的“老字号”齐重数控,已走出一条自己的“转型”升级发展之路。


九、原点机床:领先世界的5.6秒

  摘要:制订标准者定义未来。曾超峰说,商业模式创新固然重要,但核心技术创新才是推动一个制造大国走向智造大国的根本动力。而原点机床,就是要成为那个站在机床原点,引领中国智能制造潮流的刀尖舞者。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25


十、覃继明:为数控机床产业升级注入新鲜血液


  摘要: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4年测试对比,去年10月,覃继明公司研发出的DDR直驱电机迎来小批量生产,该产品摒弃了机床中传统机械转台的缺点,其媲美进口电机的性能受到了制造业同行的认可。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24


十一、山东滕州将打造中小型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近日,经专家论证,济南、枣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实施方案已获得通过,今年10月起至2020年底,两地将分别打造大型高效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和中小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目前,枣庄市中小型数控机床产业主要集中在滕州市,机床企业共3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从业人员约3.8万人。产品门类相对齐全,产业集聚效果显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但也存在骨干企业规模较小,装备水平整体偏低,配套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


  枣庄在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2年,滕州机床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全国中小高档数控机床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生产基地。具体来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以上,机床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发展10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骨干企业。高档数控机床比重超过15%;努力发展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与主机发展相匹配;新成立2家数控成套设备公司;现代制造服务收入占基地总销售收入的20%。除此之外,枣庄在方案中还给出了一系列较为亮眼的保障措施。


十二、2018年数控机床智能化改造培训班在创世纪正式开班


  近日,由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旨在提高提高各院校数控技术应用、维护维修及机床升级改造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完成数控相关课程体系建设、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数控机床智能化改造”培训班在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正式开班。


  中国机床市场规模每年2800亿元,其中高端机床900亿元依赖于向德、日、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在数控系统、丝杆导轨关键方面我们与这些机床发展早、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国内大型国有机床企业因经营理问题发展举步维艰,民营企业扛起了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大旗,而创世纪公司作为行业新锐力量,立足3c行业,深耕传统机床业务,直面台湾、韩国机牌竞争。


  在开班仪式上,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育银勉励参与培训的师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数控机床技术,为撑起中国机床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培训及技能大赛上,数控机床将采用台群精机t-v6加工中心,台群精机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占有率和知名度,师生们将通过本次“数控机床智能化改造”培训班迅速掌握性能,在后面的中国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十三、宝鸡机床北美研发及营销服务中心落户底特律


  为期五天的美国芝加哥机床展“IMTS2018”于9月12日开幕。该展会是世界机床工具行业技术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四大机床展之一,现已成为全美机械制造领域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际专业展览会。


  本次展会上,宝鸡机床凭借多年来在美洲市场积淀形成的品牌影响力、稳固的销售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的良好客户群迎难而上,逆势出击,首次携中高端数控机床亮相本次展会并引起顾客和用户高度关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携中高档数控机床主机参展的企业之一。展会结束后,宝鸡机床代表团一行赴底特律参观考察了秦川集团联合美国工业公司,就中美贸易战影响及北美市场产品需求和服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双方一致同意并决定在美国底特律合作建立“北美研发及营销服务中心”,共同致力于为当地企业提供展机展示、技术支持和服务,以此带动宝鸡机床在美国、加拿大等区域的销售,并辐射和提升墨西哥地区的销售和服务能力。此次北美研发及营销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对宝鸡机床在美洲地区的销售布局和周边辐射产生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预示着宝鸡机床在国际市场上产品结构不断均衡,并逐步实现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战略目标。


  目前,宝鸡机床海外市场影响力和品牌推广力日渐提升,越南胡志明营销服务中心、南非约翰内斯堡营销服务中心、北美研发及营销服务中心相继成立。“十三五”期间宝鸡机床将以东欧、东南亚、北美洲三大板块为主体,在全球重点区域构建五大“宝鸡机床专卖店”,构建辐射全球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框架,逐步实现“树百年企业 创世界品牌”的愿景。


十四、中国市场需求强劲 德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高速增长


  据报道,作为德国出口拉动型经济的引擎,德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销售,在2017年实现创纪录的增长后,预计面临国际贸易紧张加剧的局面,今年将增长9%,而去年增长为13%。


  德国机械工程协会VDMA周二表示,预计2018年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销量将达到158亿欧元(约合185亿美元)。VDMA旗下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协会主席诺伯特·斯泰茵表示,2017年,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推动销售额达到145亿欧元。斯泰茵称,2010年至2017年期间该行业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0%,同期销售额几乎翻了一番。


  工业机器人全球需求正在提高,这是因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技术的日益成熟,机器人可以比过去做更加精细的工作。VDMA表示,去年创纪录的需求拉长了交货时间,这将对2018年的销售额产生积极影响。去年,德国出口了60%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中国是推动该市场的主力军,受到中国对电子工业和自动化方面巨额投资推动,向中国的出口增长了约60%。VDMA表示,美国的需求也很强劲,而欧洲的增长仍然温和。


十五、哈工智能携手现代重工建合资公司


  9月20日,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哈工智能”)与现代重工正式签署投资意向书,双方表示将成立开展工业机器人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的合资公司。


  据介绍,本次与现代重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人民币,哈工智能或其指定的全资子公司拟出资1.4亿元、持股70%。现代重工拟出资 6000万元、持股30%。在产能规划方面,合资公司将按照现代重工大邱工厂的产能规模和智慧工厂标准完成工厂建设,计划年产2万台机器人。据了解,根据预计双方建立合资公司将主要面向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本次合作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现代重工于从1995年开始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及应用领域拥有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其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本体、LCD 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等领域。现代重工目前已拥有包括焊接,搬运等工业机器人31种机型和LCD搬运机器人24种,共55种机器人并进行量产和销售。而哈工智能目前已经实现了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一站式服务平台、机器人本体三个子板块的智能制造业务布局,并且也在积极进行人工智能机器人业务领域的前期研发和技术储备。


十六、2017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增速高于全球4个百分点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1988-2017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年复合增长率25.5%,其中,2012-2014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3.8%。


  从2011年开始全球掀起了3D打印热潮,资本市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增材制造产业的快速扩张,但资本的过度追捧并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市场监管趋严、行业去伪存真加速,以及一系列风险事件的发生,增材制造热度逐步降低,资本市场对增材制造企业估值趋于理性。2018年上半年,全球增材制造增速实现反弹,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增材制造产值将达289亿美元,麦肯锡则预测,2025年全球增材制造产业可能产生高达2000-5000亿美元经济效益。


  中国保持着高于全球的增速。据统计,2015-2017年的3年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实现了翻倍增长,年均增速超过30%。2017年,中国增材制造领域相关企业超过500家,产业规模已达100亿元,增速略微放缓至25%左右,但仍高于全球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维持25%以上增速。


十七、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3D打印产品荣获国际大奖


  9月17日,在世界粉末冶金领域最高级别的会议——2018年世界粉末冶金大会暨展览会上,由中航工业一飞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研发制造的“激光增材制造高强高损伤容限钛合金系列大型复杂高效能整体构件”荣获2018世界粉末冶金大会产品奖,且在10个获奖产品中排名第一。


  世界粉末冶金大会产品奖旨在奖励国内外粉末冶金领域中具有重大创新性、重大影响力、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应用前景的高端装备产品。一飞院获奖产品“激光增材制造高强高损伤容限钛合金系列大型复杂高效能整体构件”是与北航合作,将全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技术)相结合研发而成的大型飞机金属构件,并在大型运输机上成功应用。


  在大型运输机研制过程中,一飞院充分利用北航团队国际领先的高性能大型关键承力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成果,发展出飞机先进高效能轻量化新结构及其设计新思路与“结构-材料-制造”一体化快速研制新模式,实现了数十种规格激光增材制造大型关键金属构件的装机应用,并创造了迄今世界最大的飞机激光增材制造超大型整体钛合金框的纪录。这些大型3D打印件的装机应用,不仅为飞机结构带来显著的减重效果,还使一些结构件大大简化,在保障型号研制和提升飞机性能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八、全球3D打印投资回升 Stratasys急欲在中国投资合作

  摘要:Stratasys大中华区总经理Michael认为,上升趋势再次“回来了”,并且是健康的趋势。卢秉恒也对这个趋势表示认可,他对记者说,“随着应用领域的开拓,大家对这个技术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深刻。我相信这个技术肯定在最近十年内会爆发式的增长。”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314


十九、西门子3D打印燃烧室已成功运行8000小时


  近日,西门子表示,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工业燃气轮机的3D打印燃烧室已成功运行一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据悉,西门子在位于德国黑森州的意昂集团联合循环发电厂安装了用于32.8兆瓦SGT-7000燃气轮机的燃烧室,西门子在9月19日表示,该燃烧室已经运行了8000多个小时,而且结果令人印象深刻。3D打印可以将燃气轮机组件以一种切片的方式逐层构建。自1989年以来一直研究增材制造工艺的西门子表示,该技术可以彻底的改变零件的研发和生产方式。


  西门子表示,利用传统制造技术很难生产出具有效率更高、排放更低和耐温性更强的燃气轮机,3D打印现在可以生产几乎任何可以想象的结构。该工艺允许燃气轮机部件如燃气轮机叶片构建复杂的内部冷却通道,从而提高燃气轮机效率。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