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悉恩悉机床网】一周热点-20170709
2017-07-09 悉恩悉机床网

一、沈阳机床iSESOL入选工信部首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工信部近日公示2017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共有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信息物理系统、行业系统解决方案5大类项目入选。沈阳机床iSESOL工业云平台作为8个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试点示范项目之一,入选全国首批70个试点示范项目。


  2017年2月,工信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和应用示范,组织开展2017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作。集团技术管理部与智能云科公司针对“实现打造社会化协同的云制造服务、为企业和个人客户群体提供一站式的云制造服务”的项目目标,紧密围绕云协同制造、个性化云制造、人才培养及延伸数据服务四大业务板块,重点突出iSESOL工业云平台的创新性、项目实施的有效性、项目成果的可推广性,将集团项目创新方向与国家政策深度融合。


  iSESOL工业云平台入选充分体现出沈阳机床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及采取的措施,得到了国家政府机构和相关领域专家认可,进一步坚定全体员工和客户的信心,为平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首台6.8万吨多功能液压机投产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中国锻压协会6.8万吨多功能锻造液压机高端论坛上了解到:青海省康泰铸锻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6.8万吨多功能模锻压机目前已经完成建设和调试任务,可以正式进入生产阶段。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在此吨位下同时具有挤压和模锻功能的重型压机设备,填补了国家对大型模锻件、大口径核电用管的生产空白。


  据悉,6.8万吨多功能模锻压机组是继2015年成功调试生产全球直径最大、长度最长的P91厚壁钢管之后的又一次提升建设,可挤压直径最大1500毫米、长度最长达18米的钢管,超过法国6.5万吨模锻压机的能力,目前主要用于核电、石油、铁路、航空等领域。


三、大型锻件探伤缺陷预测与预防技术研讨会召开


  近日,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大型铸锻件分会大型锻件探伤缺陷预测与预防技术研讨会在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重机、汽机、科研院所和大型铸锻件相关行业的23个单位的6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分别由大型铸锻件分会秘书长、中国二重副总工程师、生产长蒋新亮,太原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刘建生,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钟杰主持。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沈厚发教授做了题为 “大型钢锭夹杂物、宏观偏析及内裂纹研究”的主题报告,详细介绍了钢锭夹杂物数值模拟、钢锭宏观偏析实验及模拟以及钢锭内裂纹模拟与分析。来自上海申模计算机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济南鲁东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5位代表做了主题学术报告。来自一重、二重、中信重工、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在会上做了论文发布与交流。会上各单位发言积极踊跃,讨论交流气氛热烈。二重铸锻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宦晓平在会上做了精彩的交流发言,对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点评,对大型锻件制造商如何制造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会议宣布了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名单。从总体技术水平、指导作用、应用价值,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撰写质量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共评选出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7篇。 本次研讨会体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邀请到一些国内专家报告了锻件。


四、CIROS2017第6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开幕


  7月5日,以“融合·协同·服务”为主题的CIROS2017第6届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来自全球机器人产业的主流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围绕产业政策和发展热点、全球及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数据、前沿技术与应用交流等话题进行探讨,拓展和推动我国机器人行业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合作。CIROS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是中国目前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行业影响力最强的专业展览会,本届展览会期间,“ISR第49届国际机器人论坛”同期举行,这是全球机器人行业顶级峰会首次进入中国。


五、首届中英智能机器人论坛达成“上海共识”


  7月4日,首届中英智能机器人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中英两国智能机器人与类脑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及产业界代表齐聚复旦大学,共同展望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讨感知记忆、控制决策、脑机融合等前沿与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本届论坛围绕智能机器人技术这一重要的前沿领域方向,对智能机器人的发明与创新、研究进展、生物医学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共同展望未来人与机器共生发展的辽阔前景,探讨中英双方在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合作机遇。会议期间,中英专家学者还将通过论坛研讨、圆桌会议等多元形式展开深入交流,达成了“中英智能机器人论坛上海共识”。同时,由科大智能有限公司向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300万元,用于设立“智能机器人中英交流(科大智能)教育基金”项目,三年内定向支持复旦大学类脑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实施智能机器人方向学生交流培养计划,每年资助10名。


六、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有望破10万台


  2017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5日在上海举行。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总销售量达8.9万台,增长26.6%。其中,国产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2.9万台,增长30.9%;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8.5万台,超过全球新增工业机器人数量的30%。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有望突破10万台,累计保有量将达到45万台。本土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由2015年的不足5%增至30%左右,潜在市场需求价值大约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端工业机器人在本土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


七、俄罗斯称开发出一种可以打印三种金属打印的3D打印机


  虽然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金属3D打印机,但许多仅能打印一种类型的金属材料,这对某些应用来说可能是有局限性的。然而,据报道,一个俄罗斯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能打印三种金属的3D打印技术。 目前,增材制造和材料设计实验室(高级研究基金会、教育科学部、UNN物理技术研究所和一所大学的一个联合项目)正在开发这款3D打印机,它将在2018年初亮相。


  到目前为止,有关这款3D打印机的信息我们知道得很少,但实验室负责人、UNN物理技术研究所的主任VladimirChuvildeyev在Technoprom-2017技术开发论坛上谈到了这款新3D打印机,称它已经存在——而且目前世界上唯仅有一款,是功能性的,说研究人员正在为它开发软件。


  事实上,5年前,UNN物理技术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粉末3D打印技术的想法。他们认为,如果能打印多种金属材料,打印对象将具有更精确和定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2016年,俄罗斯公司Rosatom推出了该国的首款金属3D打印系统。之后,俄罗斯还开发出能在太空中3D打印金属对象和零件的金属3D打印机。如果上述说法属实,俄罗斯又在金属3D打印之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八、新加坡找到提高3D打印合金性能新方法


  到目前为止,3D打印的金属件在许多性能(尤其是强度)上仍不及通过传统工艺制程的金属件。但近日,新加坡的A*STAR制造技术研究所和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却找到了一种解决之道—通过在3D打印的合金中加入二硼化钛,他们成功提高了前者的强度和热性能。据了解,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选择的基础合金是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船舶工业的镍基合金625。它由55%-70%的镍,以及铬、钼、铁、铌、钽等其它金属组成,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强度。


  实验时,他们将这种合金的粉末与二硼化钛的粉末(颗粒直径约58纳米)混合到了一起,然后使用一台带6轴机械臂的激光3D打印机在碳钢基板上打印出了矩形样件(尺寸120毫米×70毫米×10毫米,层厚1毫米)。最后通过测试他们发现,这个样件无论是机械强度、热性能,还是对磨损和腐蚀的耐受力都比纯镍基合金625的3D打印件要好。而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找到了这种变化的原因—硼化钛纳米粒子聚集到了Inconel 625晶粒之间的边界,增强了晶界。“我们希望继续研究这种方法,同时探索用于3D打印的通过纳米颗粒增强的新型复合材料。”研究者们表示。


九、海峡两岸青年机械技师互学互鉴筹备世界技能大赛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海峡两岸交流赛4日在广州启动。来自台湾的5名世赛选手与大陆选手以赛促训,互学互鉴,朝着共夺金牌的目标携手挺进。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国际性职业赛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国际水准。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中国大陆于2011年首次参赛。第44届大赛将于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


  本次海峡两岸交流赛主要为数控车、数控铣、塑料模具工程、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这4个项目,主要为两岸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热身备战。


、马凯出席2017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并致辞


  2017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3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论坛并致辞。


  马凯指出,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制造2025》是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指南。自2015年5月实施以来,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创新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高端装备成果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了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质量效益提升。


  马凯强调,当前制造强国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国内深层次矛盾依然较多,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要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创新驱动,推动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向纵深发展,促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更大成效。要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重大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搭建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全产业链要素整合优化和产业生态体系重构。建设国家新材料创新中心,发展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夯实工业基础能力。提高重大装备的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术装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制造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和海外高层次引智,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十一、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在青岛召开


  为进一步推动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工业4.0方面的标准化合作,2017年6月26-30日,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第四次会议及中德标准化合作委员会会议在青岛召开。来自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德国国家标准化机构、德国驻华使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商务部,以及两国相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重点围绕智能制造/工业4.0参考模型互认、网络通信与边缘计算、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预测性维护、应用案例6个方面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中德两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会议就《智能制造/工业4.0预测性维护标准化路线图》制定、“智能制造/工业4.0相关标准互认和需求分析”子工作组成立、应用案例报告初稿起草、边缘计算的市场需求和当前工业活动以及标准化工作研究等一系列事项,达成共识并签署了会议纪要。


  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工作组是由中德两国政府于2015年5月共同发起成立的标准化工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已成为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工业4.0方面交流的重要平台。


十二、装备工业司在宁波召开2017年分地区装备工业发展座谈会


  2017年6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2017年装备工业分组调研座谈会,来自浙江、天津、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市地方工信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部装备工业司、政策法规司相关人员及赛迪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机械信息院等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


  会上,各地方工信主管部门代表介绍了各地区装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做法、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打算。部装备工业司有关人员介绍了装备工业相关政策及相关工作情况。与会代表就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扎实推进智能制造,促进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十三、西门子与中国在工业数字化领域展开合作


  近日,西门子与中国政府和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开展合作,挖掘数字化潜力,为中国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支持。


  “数字化和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西门子非常愿意发挥我们在工业数字化方面的领先优势,充分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服务中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Joe Kaeser)表示,“随着合作协议的签署,我们面向数字化时代,把西门子对中国超过145年的承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西门子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既有合作框架下进一步签署了在数字化技术创新和应用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西门子将响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积极与中国分享“数字化企业”技术和解决方案,支持中国的产业转型与升级。西门子还将着力在中国数字制造领域加大研发和人才培养上的投入,同时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推动创新发展,并参与到国家和地方的创新项目中。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深入探讨西门子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在城市管理和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此外,西门子还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加强合作。


  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溯至1872年,当时西门子向中国提供了首台指针式电报机。1985年10月,西门子与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机械、电气工程和电子工业的发展,这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签署的第一个类似的合作协议。西门子与发改委分别在2011年和2016年两次续签这一合作备忘录。


十四、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1.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近日发布: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小幅下降,其余10个指数均有所上升。在上升指数中,大多数指数升幅接近或在1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生产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3.1%,上升0.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2.0%,上升1.3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9.1%,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6月PMI指数回升,表明经济增长企稳向好态势进一步明朗,“综合研判,未来经济增长呈稳中趋升态势”。

上一篇: 今日简讯-20170707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