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悉恩悉机床网】一周热点-20170924
2017-09-24 悉恩悉机床网

一、中国国内首个智能机床工业互联网安全联盟在沪成立


  9月17日,智能机床工业互联网络安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亮相2017上海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成就展。本次战略合作的的主体为沈机(上海) 、智能云科、神州云盾 、北京威努特,“四方联盟”标志着国内首个智能机床工业互联网安全联盟诞生。


  四方联盟发起方北京威努特董事长龙国东介绍了此次合作的具体模式:“沈机(上海)提供i5智能机床关键设施,智能云科提供云平台和丰富的业务模式,神州云盾提供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和服务,威努特的产品直接为智能机床提供防护,是最后一道防线。”

 

  有业内专家表示,本次四方联盟,是中国第一个由智能机床厂商、云制造服务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商和专业工控安全厂商组成的战略联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牌,将在中国的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保障方面发挥重要的行业示范作用。


二、中国智能铸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天津召开


  2017年9月19~20日,由中国铸造协会、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牵头主办的中国智能铸造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来自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IT公司、金融机构等近105家企事业单位、130余人共同出席见证了本次行业盛会。


  大会审议通过了联盟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长、副理事长,聘任了第一届秘书长、副秘书长。20日上午,大会进行最后一项,举行中国智能铸造产业联盟授牌仪式和专家受聘仪式。


  中国智能铸造产业联盟将作为共享和交流的协作平台,助推中国铸造绿色智能转型。联盟秉承“专业、协同、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通过协调智能铸造技术和产业相关资源,打造中国智能铸造技术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联盟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搭建开放、共享、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行业平台,构筑 “互联网+双创+绿色智能铸造”的产业生态,协助政府倡导和推广智能铸造技术,提升中国铸造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铸造由“铸造大国”迈向“铸造强国”。


三、国宝装备——《辉煌中国》展示8万吨模锻压机


  摘要:“大型飞机的重量,主要靠起落架支撑,C919起落架必须承受住载重70多吨的飞机落地瞬间的冲击力,要生产如此巨大的高强度钢部件,必须依赖眼前这台有13层楼高的巨型机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即将锻造C919起落架关键部件‘主起落架外筒’。完成这次任务,操作手叶林伟胸有成竹,他操作这台机器已经为中国航母的燃气轮机、高铁的转向架生产过各种结构复杂的大部件。”

  详细: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70


四、中国掌握飞秒激光钻孔技术 破解发动机叶片制造难题

  摘要:所谓飞秒激光钻孔,即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激光对材料进行钻孔,飞秒是时间单位,1飞秒等于一千万亿分之一秒,相对于传统激光加工设备,飞秒激光由于脉冲时间极短,被加工物体不会被加热,特别适合加工30微米以下的高精度小孔。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55


五、哈工大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复杂构件激光高效清洗技术与装备”项目启动


   近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专项“大型复杂构件激光高效清洗技术与装备”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启动,进入实施阶段。


   论证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哈工大副校长郭斌作的项目实施方案和4个课题具体实施方案汇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路线、研究进度与节点安排、研究成果与考核指标、组织管理、经费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实施方案可行性强,技术路线先进,任务分工明确,研究进展及时间安排合理,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论证。 


  专家组组长、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朱晓教授,科技部高技术中心专项管理办公室处长陈智立、丁莹博士,相关专家、参研单位代表、哈工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六、宝鸡机床与哈工大“精密机床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9月14日上午,“哈工大—宝鸡机床 精密机床研发中心”在宝鸡机床集团揭牌成立。


  宝鸡机床集团总经理李清耀介绍了精密机床研发中心合作情况。他介绍说,哈工大在多学科、多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宝鸡机床集团的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合作将重点开展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基础理论与工艺研究、车铣削镜面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科技人才培训,校企联动,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期间,与会领导参观了宝鸡机床中高档数控机床装配生产线、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展示区、新产品展示区、机床性能试验室、田浩荣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观看了机器人生产线加工制造工艺过程演示、轮毂加工单元和数字化车间模型,对企业在推动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发展和智能制造方面的做法表示肯定,围绕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进行交流。


七、珠联璧合:济南二机床携手上汽通用再获佳绩


  摘要:“你们又创造了纪录、创造了奇迹!全伺服高速自动冲压线的贯通,不仅意味着我们又一次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还为促进我国冲压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提供了示范作用,为社会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47


八、十堰六里坪工业园推出“共享机床”服务


  摘要:位于六里坪工业园的圣伟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作为沈阳机床集团在湖北省孵化建设的首家智能工厂,依托沈阳机床提供的“i5”(即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智能机床,借助互联网跨时空、无边界、促共享的特性,不再通过传统的机床买卖、加价销售赚取利润,而是以“零首付”把机床租赁给客户,按小时或按加工量收费,结算的依据就是机床运转所传输回来的数据。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39


九、铂力特:抢占金属3D打印制高点


  摘要:在铂力特,记者先看到了“大”,为国产大飞机C919打印的国际上尺寸最大的金属3D打印零部件;又看到了“薄”,曾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多层薄壁圆柱体”,壁厚最薄处仅2.5mm。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29


十、中国首家智能工业交易平台iSESOL网上线


  摘要:沈阳机床集团i5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迈向“云端”,打通了以i5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以i5智能机床为终端,依托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谷和iSESOL云平台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为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迈进提供了现实样板。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73


十一、中望CAD2018发布:智能化程度更高,协同设计能力更突出

  摘要:中望CAD2018是国际领先的第三代CAD技术平台软件,经过中望软件将近一年时间的技术研发和优化,该版本性能更优,稳定性更强,全新的操作界面体验更友好。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1471


十二、国内最大最重整体式特大型转盘轴承在洛轴下线

  9月15日,洛轴为海上安装平台研发的外径9.785米、重达76吨的整体式特大型转盘轴承顺利下线,现场通过中国船级社CCS认证和用户验收。该产品的下线,刷新了由洛轴自身保持十多年之久的中国最大最重特大型转盘轴承纪录,巩固了洛轴在中国特大型转盘轴承研发制造领域的领跑地位。


  该产品配套于国内某重点项目海上安装平台。由于产品尺寸超大、单体重量超重,在加工过程,洛轴充分利用多年来积累的此类轴承加工制造经验,采用多项行业领先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克服了产品在热处理、齿加工等方面的难题,保证了直径近十米,精度误差不超过两根头发等技术要求,一次合套成功,通过中国船级社CCS认证和用户验收。


  该产品的下线,填补了国内超大尺寸、单体重量最重整体式特大型转盘轴承的空白,巩固了洛轴在此类轴承研发制造方面的领跑优势。再次彰显了洛轴“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研发实力。


十三、国家质检总局:正起草《中国品牌发展战略》

 

  9月13日,国新办就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透露,为推动做好品牌发展中长期规划,正在和发改委等各部门共同起草《中国品牌发展战略》。

 

  对“为什么中国的品牌比较弱?”这样的疑问,支树平讲道,从硬件上来分析,关键基础的原材料、核心基础的零部件、精加工的能力、精密检测能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高端高档机床、高端芯片、高性能的元器件都是有差距的。从软件上来看,创新能力不够、质量的保持和持续改进能力不足,缺乏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的企业一味追求低价、降低成本,然后又不能盯住某一个产品执着地把它坚持下去,导致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低于消费者预期。还有社会责任、文化认同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品牌确实值得大家关注。

 

  据先前得到的消息,每年5月10日设为“中国品牌日”已经获得国家批准。


十四、中企大规模亮相德国汉诺威机床世界博览会


  2017年德国汉诺威机床世界博览会18日在汉诺威开幕。本届博览会吸引超过170家中国企业前来参展,参展数量和展台面积均再创新高。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当天为博览会揭幕。主办方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执行董事维尔弗里德·舍费尔表示,和2013年的博览会相比,中国参展商的数量和展台面积均增加了约40%。


  据舍费尔介绍,中国是德国机床和金属加工企业最大出口目的地,2016年德国企业收获来自中国的订单增幅超过25%。他认为,众多中企参展表明中国供应商正积极进军国际市场,并通过扩展销售渠道和提升服务理念适应世界市场需求。


  汉诺威机床世界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集中展示国际机床和金属加工行业的最新设备和技术。本届博览会以“互联系统促进智能生产”为主题,共吸引全球逾40个国家和地区约2200家参展商,于23日落幕。


十五、山特维克可乐满成为2017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独家工具合作伙伴

  为什么我们要支持“世界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使职业教育和培训得到人们的关注,这对于需要解决世界各地的技能差距非常必要,而金属切削技能对于全球经济和每个国家制造业的未来繁荣都至关重要。


  山特维克可乐满被选为2017阿布扎比“世界技能大赛”的独家工具合作伙伴,并赞助数控铣削、数控车削、制造团队挑战、工业机械技工、塑胶模具工程、多机械与自动化、原型建模等比赛项目。


十六、Hexagon海克斯康HTA整体测量解决方案发布

  Hexagon海克斯康9月12日宣布将其HTA高产能高精度解决方案范围进行扩展,加入超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该技术包旨在通过减少测量周期时间,并提供丰富的数据集,将尺寸检验更有效地集成到生产过程中。


  HTA解决方案基于Hexagon的专利HP-O光学干涉传感技术,可提供高速精确的非接触式扫描,并可显著减少测量具有特殊几何尺寸复杂零件所需的时间,例如整体叶盘、齿轮、凸轮轴、花键、同步环和离合器。其探测范围包括六种配置,提供检测方法和零件的正确组合以实现其应用。HTA解决方案包含一个HP-O距离传感器,以及一个带有转台可四轴同步扫描的高性能三坐标测量机和高级QUINDOS计量软件。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快速扫描并及时提供测量数据,是达成汽车、航空航天和其他行业制造商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力目标的理想选择。


  HTA整体解决方案是随着GLOBAL Advantage HTA平台的发布而推出的,该平台用于测量航空发动机叶片,使用HP-O多传感器来精确验证叶片特性,包括翼面、叶片缘板、叶片根部、叶冠及其他特性。


  “HTA概念最初是为了帮助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满足高产能的需求而开发的,我们非常高兴能和HTA解决方案家族一道将该技术带入到更广泛的实际应用中,”Hexagon三坐标测量机产品线总监Ingo Lindner因戈?林德纳说,“高产能和高精度测量使制造商能够优化其生产流程并保持市场竞争力。HP-O探测范围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我们相信HTA解决方案将对上述几个行业的制造商们产生‘可测量的差异’。”


十七、日本川崎机器人用上“中国大脑”


  浙江省余姚市政府16日发布消息,国际机器人巨头日本川崎机器人公司制造的机械臂将用上中国产机器人控制器。该控制器由中国“千人计划”专家甘中学博士创立的浙江智昌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


  控制器被视为机器人的“大脑”,能够根据指令以及传感信息控制机器人来完成一定动作或作业任务,控制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机器人性能的优劣。


  “要把机器人控制好,需要每时每刻都要计算机器人的加速度、需要达到的位置,将所有动态参数计算好。”智昌集团首席科学家、执行总裁迟永琳博士介绍,智昌集团生产的该款机器人控制器在运动智能、工艺智能和决策智能方面均实现了突破,用户可快速创建和部署机器人应用程序,开放的软件接口以及可扩展的硬件设计可以满足更多高级的应用。


  川崎方面表示,此款控制器应用在日本川崎工业机械臂上,在重复定位精度、路径精度、工作节拍等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智昌集团与川崎方面合作成立的浙江智川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16日签约挂牌,双方将继续生产1000台装有“中国大脑”的机器人。


十八、3D打印材料“家族”又扩员——新方法处理的合金制件强度堪比锻材


  英国《自然》杂志20日发表一项材料科学最新突破成果: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3D打印高强度铝合金的新方法。目前绝大多数采用增材制造方式研制的合金会出现周期性裂纹,但新问世的合金不但未出现裂纹痕迹,且强度堪比锻造材料。该方法还可用于其他合金的制造。


  3D打印又称基于金属的增材制造,是指逐层添加金属粉末进行制造的技术,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设计自由度和制造灵活性。但遗憾的是,在目前使用的5500多种合金中,绝大多数无法采用增材制造,只有少数几种合金能可靠地打印出来,因为在制造过程中的凝固动力学会导致所得材料出现周期性裂纹。


  此次,美国休斯研究实验室科学家约翰·马丁及其同事,引入了纳米粒子来控制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凝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解决方案。他们首先选用了和汽车、航空以及消费应用密切相关的铝合金进行实验 ,随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分析了4500多种不同合金和纳米粒子的组合,最终选定表面氢化(处理过)的锆为一种合适的纳米粒子材料。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两种铝合金——7075(常用的7系铝合金,强度最好)和6061(强度没有7系高,但加工性能极佳)的雾化粉末加上表面氢化锆纳米粒子涂层,再使用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进行增材制造。结果发现,相较于用无纳米粒子涂层的7075和6061粉末制造的部件,用纳米粒子制造的合金未出现裂纹痕迹,而且强度堪比锻造材料。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新方法既突破了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强度上又毫不逊色,还可应用于其他合金,从而进一步扩展了增材制造材料的“家族”。

上一篇: 今日简讯-20170923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