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机床产品质检中心(安徽)通过CNAS定期评审
10月23日,皖江晚报记者从国家机床产品质检中心(安徽)了解到,该中心已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定期监督评审。
评审中,专家组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及相关领域应用说明的要求,通过调阅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资料、查看实验环境条件、核查仪器设备配置、现场试验演示、与检验人员座谈、查阅检测报告及原始记录等多种形式,对该中心的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经现场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并有效运行,具有持续保证检测工作及满足准则要求的能力,对已获认可的检测能力均予以确认,同意向CNAS推荐维持认可。据介绍,此次评审的通过,进一步肯定了国家机床产品质检中心(安徽)的技术能力,也促进了该中心自身的发展,从而为企业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服务。
二、2017年福建省职工数控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开幕
10月25日,2017年福建省职工数控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在泉州开幕,比赛设车工(数控车工)、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两个工种,约一百名选手参赛。
此次竞赛在数控行业龙头企业泉州嘉泰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进行,在福建尚属首次,旨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充分发挥职工技能竞赛在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一线职工切磋技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搭建平台,进一步培养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
据介绍,大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分别按照《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要求实施,同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数控技术应用情况命题。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按20%折算计入比赛总成绩,实际操作比赛成绩按80%折算计入比赛总成绩。
赛后,组委会将对获奖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本次大赛由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共青团福建省委、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
三、山高新一代Feedmax-P钻头,引领钻削技术发展
山高推出了新一代 Feedmax-P整体硬质合金钻头,该型钻头采用全新的槽型和高级镀层, 不仅可将钻削生产率提高多达 35%,而且还提供更长的刀具使用寿命。借助这种钻头,制造商们将能在加工 ISO P(钢)和铸铁工件材料时大幅度提升孔加工性能。
Feedmax-P采用全新的槽型和黑色 TiAlN 镀层,提供更强的切屑控制和高度的应用安全性,允许车间使用更少的钻头更快地钻削更多的孔。该钻头具有坚韧的直切削刃,冷却液孔紧靠切削刃,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冷却;较窄的刃带可将钻头的受热量减至最少;而增强的排屑槽设计可以保护钻尖边角,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切屑控制和排屑性能。
借助新的镀层,Feedmax-P可让车间充分发挥机床的钻削潜力。加上强大的钻尖槽型,Feedmax-P钻头可在 SMG P5 材料中实现高达 190 m/min 的切削速度,并且刀具使用寿命不会受影响。
山高可提供长径比为 3xD、5xD 和 7xD 的 Feedmax –P 钻头,直径范围为 2 mm 至 20 mm(公制)/0.078” 至 0.787”(英制)。标配内冷通道,确保高性能。此外,还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版本,例如非标尺寸以及倒角和台阶钻。
四、指尖的前沿技术——发格FAGOR推出新一代CNC数控系统8065/8060
为适应工业的持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发格自动化新近推出了8060/8065系列数控系统。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8065/8060数控系统可为客户提供定制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定制的加工循环、图形界面及第三方软件,能轻易满足客户的应用需求。发格自动化可提供满足任何机床需求配置的解决方案,包括外设:键盘、显示器、远程终端及外部传感器等。
此外,该产品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更耐用的材料,提高了键盘的人机工程学特性,显著增强了文本输入的速度,在保证工业环境中使用可靠性的前提下,优化了加工操作和编程任务。并且可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高效运行。
远程终端可直接链接数控系统,它的图形界面与CNC8065类似,包含一个触摸屏和各种控件,例如导航键、用于选择轴或选择模式的特定按钮。
五、美国FAA修订增材制造战略线路图
近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修订增材制造战略路线图草案,该文件解释了FAA将如何在未来七到八年内针对3D打印飞机部件进行管理以及认证。
当前3D打印的飞机关键部件尚未大量出现,主要是因为该领域的监管问题。增材制造作为一项较为新颖的技术,飞机制造商们只是在简单的应用它,类似FAA的监管机构也只是刚刚着眼于3D打印的重要飞机部件的管理。不过,已经有一部分公司生产的部件获得了FAA的认证。例如,GE制造的用于GE9X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喷嘴、NorskTitanium的波音7873D打印钛合金部件均获得了FAA认证。
据报告,该文件还涉及航空航天部门改进增材制造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并且很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FAA认证3D打印部件。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将各种不同的增材制造工艺分类以供制造商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的工艺以及材料的引入,将会给FAA带来不小的挑战。FAA计划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来解决广泛、多样化的3D打印网络。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空军、美国陆军和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的增材制造工作组都获得了该文件的副本,FAA希望他们能够为这一事业贡献宝贵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