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科协发布智能制造全球&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近日在南京举行的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科协向全球发布了“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
其中“世界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分别为:华为"EC-IOT"边缘计算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海尔"COSMOPlat"平台构建开放的共创共赢生态系统、美国通用(GE)金属增材制造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Thingworx"物联网使用技术平台构建智能制造新主线、达索系统“3DEXPERIENCE”平台创建数字化世界、德国博世智能手套实现指尖上的创新、西门子“Digitaltwin”推动数字化企业发展、三菱电机的"e-F@ctory"精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架构、“OPCUA”成为智能制造信息集成关键技术标准、SAP的Leonardo数字化创新系统。
“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分别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70”、汽车智能化生产系统、树根互联“根云”平台、集装箱装卸全自动化码头、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创新平台、空间站机械臂在轨智能捕获与操控、"iDolphin"38800吨智能示范船、工业无线网络WIA-FA技术及标准、智能化纺纱系统解决方案、船舶制造智能化车间。
二、永川加快以数控机床为引领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导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确定了永川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目标,明确了在服务体系建设、技术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众创空间发展等方面的扶持举措,以加快推动永川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意见》确定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目标:以发展高端数控机床为主导方向,重点引进、培育数控机床整机及功能部件制造企业集群,将永川打造成集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产业基地,至2020年,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主的产业集群规模达到200亿元。
截止到目前,重庆永川区已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埃马克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企业144家,基本形成“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配套企业”的产业格局,今年前三季度机床销量占全市销量31.6%。2016年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机器人)产业示范基地。
三、《带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发布
近日在重庆举行的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带视觉的工业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助老助残机器人安全 一般要求》、《飞行机器人 安全要求》三项“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正式对外发布。
自2013年成立以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关注机器人行业的标准工作。此次发布的三项标准是由标准的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共同研制的,经过行业专家的评审及公示,征求联盟成员单位的意见,最终经过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专家委员会审查,最终正式发布。
四、新松机器人柔佛智能产业服务平台项目签约
12月15日,在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我国最大机器人产业基地新松智慧园,新松机器人投资公司与马来西亚柔佛州集团就新松机器人柔佛智能产业服务平台项目正式签约。此次合作不仅意味着新松机器人投资公司海外市场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更重要的是,该项目是新松机器人投资公司与海外大型企业达成平台深度类合作又一次探索。
柔佛州集团始建于1968年,业务涉及投资、种植、石油天然气、家具等多个领域,集团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投资公司与柔佛州集团合作建立智能产业服务平台项目于今年4月签署备忘录,在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项目得到进一步推进。该平台将作为新松机器人投资公司在东南亚市场的核心基地,兼具研发、调研、人才培养等多种功能,结合当地企业需求,为柔佛州乃至马来西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提供创新服务。明年年初,项目将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五、大连市增材制造学会院士工作站正式启动
12月14日,大连市增材制造学会院士工作站在高新区授牌并正式启动。首批受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作了专题报告。工作站成立后,将围绕智能决策等科技创新领域,定期举办主题沙龙活动,请院士专家团队专家为企业进行系统的科普讲座培训。促进发明专利技术的研发、申报及成果转化,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
据院士工作站站长、大连市增材制造学会会长王克峰介绍,目前大连市增材制造产业正处于起步探索发展阶段,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总体处于新兴技术初级阶段,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引导扶持力度不足。院士工作站的成立能够有力地破解上述行业壁垒,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六、Mastercam与山特维克可乐满举办机械加工技术交流会
2017年12月12日,Mastercam与山特维克可乐满在可乐满上海效率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软硬融合创新,直面效率挑战”的机械加工技术交流会。展示了在制造过程中,通过CAM软件与刀具的创新融合,为车削及铣削加工带来效率的飞跃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来自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的50多位观众参与了此次活动。
交流会上,可乐满车削技术专家 韦增 首先介绍了PrimeTurning(全向车削)这种新的车削方式可以为车削加工带来的效率提升。CNC Software的应用工程师邓仁强则介绍了如何利用Mastercam 2018中专门的PrimeTurning模块实现对PrimeTurning全向车削进行智能自动编程。在下午的活动中,Mastercam介绍了动态加工技术。可乐满铣削技术专家孙金属则为现场观众介绍了山特维克可乐满产品中适用于动态铣削的CoroMill?Plura HD/HFS系列刀具。最后,可乐满培训经理罗治平向观众呈现了精彩的动态铣削试切演示。
现场观众都纷纷感慨,利用优秀的刀具配合正确的切削方法,达到了以前从未想象到的切削效率和效果。Mastercam与山特维克可乐满通过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创新,为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与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