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宝鸡:打造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基地
据了解,陕西宝鸡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达到3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未来,宝鸡市将继续发挥产业聚集优势,立足自主研发,完善产品系列,实现机器人核心部件的规模化生产,形成以减速器和伺服系统等为代表的系列产品,打造成为国家级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
据悉,由陕西渭河工模具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的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智能制造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将建成三条核心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一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及一间数字化测试验证实验室。通过智能化提高产品的设计、验证能力,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使用寿命,可生产谐波减速器20万台,有助于实现我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打破该领域当前依赖进口的状态。
二、辛国斌调研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
2017年3月30-31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赴陕西省调研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工作进展情况。
辛国斌先后到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详细听取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工作进展情况。辛国斌指出,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协调好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及股东关系等问题。在研发方向上,要突出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希望陕西省对创新中心继续给予支持,在部省共同努力下,把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建设成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样板。
三、海克斯康与中国计量大学签订深度合作协议
3月31日,海克斯康精密测量事业部总经理王振环先生代表公司与中国计量大学葛洪良副校长等校各级主管领导齐聚下沙校园,共同商讨合作方案。双方一致决定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确定了一系列的合作规划。包括硬件升级,暨升级原有的“中国计量大学&海克斯康联合实验室”,面积增加到500平米,本次升级预计双方初期的设备、技术投入超过1000万人民币。扩大联合培养规划,计划在原有本科教育合作的基础上,增加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以及其他多项具体的合作方案。未来十年里,海克斯康和中国计量大学的合作将不断加强,继续向纵深推进,更好地提升完善产教结合方案,扩大企业及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自从2007年中国计量大学与海克斯康公司合作以来,开创了“3+1”的本科学生培养模式,已培养十届海克斯康班毕业学生297人,发放海克斯康奖学金45万元,产业合作项目入选《2008-2010年度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十大推荐案例,中国计量大学-海克斯康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四、洛克希德•马丁在军用卫星中使用3D打印部件
据外媒报道,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此前已经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制造了3D打印部件,现在该公司在美国军用通信卫星上安装了第一个3D打印部件。美国空军第六颗“先进极高频”(AEHF-6)卫星将包括一个称为Remote Interface Unit的铝制航空电子设备外壳,这个设备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打造而成。完成的Remote Interface Unit将安装在AEHF-6卫星上。AEHF卫星是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一部分,为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等国家的陆上、海上和空中力量提供强化的全球通信战术和战略应用。
Remote Interface Unit是激光粉末床熔融(Laser Powder Bed Fusion)技术制造。在这种技术中,放置一层细铝粉,由数字CAD文件控制的激光熔化粉末的选择性部分,其硬化以形成成品部件的横截面。随后放置第二层粉末,并重复该过程。完成后,除去多余的粉末和任何临时支撑物,并完成表面。3D打印系统允许用单个3D打印组件替换多个部件,减少了设计和生产周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能够在一个半月内设计出原型机,此前需要六个月。此外,生产时间从12小时变为3小时。
五、我国3月制造业PMI51.8,创五年新高
据了解,2017年3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连续两个月上升,高于上月0.2个百分点,制造业持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为2012年4月以来最高。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3.3%,与上月持平,继续保持平稳扩张;中型企业PMI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延续扩张态势;小型企业PMI为48.6%,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收缩幅度明显收窄。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位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4.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位于扩张区间,表明制造业生产增速继续加快。新订单指数为53.3%,高于上月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从业人员指数为50.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继续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下降。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3%,虽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略有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