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恩悉机床网·工匠技师】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是山东为数不多的几个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成立短短两年多时间,诺伯特智能装备已经成为山东省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诺伯特智能装备已经申请了50多项技术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持,80后李霞、苏渊博夫妇是诺伯特科研骨干力量,他们从建厂到现在,为每一次的科研攻关贡献了智慧。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聊城高新区为了能让引进的专家人才安心工作,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专家、高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
因机器人与聊城结缘
身穿蓝色工装,头发随意扎起,脸上不施粉黛,眼前普通装束的李霞,就是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的技术质量部经理,她的丈夫是公司品牌战略规划负责人。提起与诺伯特的缘分,李霞把思绪拉回到了2015年。
来自内蒙古的李霞与来自陕西的苏渊博毕业于西安邮电大学。毕业后,两人来到了位于陕西的某国家重点军工企业工作了8年,夫妻二人又在2014年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共同取得了硕士学位。2015年,苏渊博的上司杨益民和合作伙伴来聊城创办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苏渊博和李霞受杨益民之邀来到了聊城。明知新的工作岗位远不如原单位舒服和安逸,虽然也有家人的反对和劝阻,二人仍然选择到新的环境去打拼一番,就这样,李霞和丈夫苏渊博把三四岁的孩子留在了老家父母身边,来到聊城。
谈起刚到聊城时,李霞记忆犹新。“我们来时,厂区还是一片工地,人手不够的时候,我们跟随工人一起干活儿,就在厂区门口的活动板房内办公。我记得当时是六七月份,跟现在一样炎热,虽然与先前的公司有差距,但是我们都对崭新的诺伯特充满了希望。”李霞感慨。
2015年下半年,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刚刚成立,设备、技术还不完善,李霞和丈夫苏渊博以及其他科研人员从机器人的原材料购买到自己动手加工缺乏的元器件。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研发出了冲压、码垛、多关节机器人。冲压机器人研发出来不久,就接到了时风集团100台冲压机器人的订单。随后聊城本地多家企业也给诺伯特下了订单,山东新凤祥集团和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采购了诺伯特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企业用工成本。
现阶段李霞和苏渊博在进行工业机器人控制器研制,控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体的大脑。目前已经出产多套控制器,在关节四轴机器人和关节六轴机器人上得到了应用。以控制器研制项目为基础,诺伯特还建设了山东省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留住人才打通绿色通道
为了使引进的人才留得住,安心工作,高新区做了很多工作。他们了解到李霞和苏渊博的孩子还在老家,已经到了该上一年级的年龄。根据《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11”人才工程实施办法(修订版)》,苏渊博和李霞被评为高新区“实用人才”,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可根据本人意愿,由教育局负责协调,优先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所在学校不得额外收取费用。苏渊博和李霞为孩子选择了离家较近的一所小学,夫妻二人也把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结束了与父母、孩子两地生活的局面,实现了一家人共同在聊城生活的心愿。
6月10日,在聊城高新区人才科技创新大会上,多位与会者身披大红绶带,他们不仅领取了沉甸甸的证书和奖牌,还获得了资金奖励。李霞和苏渊博就是获奖者之一,他们荣获了“3111人才工程实用人才”称号,并分别获得奖励资金5.08万元和4万元,已经分批把奖励资金发放到获奖者个人手中。
今年6月5日印发的《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111”人才工程实施办法(修订版)》明确表示,“对刚性引进的与用人单位签订3年(含)以上合作协议并在用人单位实际工作1年以上、在聊城市区内购房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优选人才,经评审认定后,按照人才层次3年内分别给予总额20万、10万、5万元的购房补助。在市区内租房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优选人才,经评审认定后,按照人才层次分别给予每月1000元、600元、300元的租房补贴,时限不超过36个月。”记者从高新区人才办了解到,对于入选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等多种人才,补贴已经发放到位,以解决人才在高新区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