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企业家精神”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2017-09-30 悉恩悉机床网

摘要:“企业家精神”首先是一种使命与情怀,同时也是一种创业精神。但这种创业精神不同于就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而是在全民创业的年代,以创新为驱动的创业,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型创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等,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作为创新创业与战略管理领域的资深学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围绕《意见》提到的“弘扬企业家精神”与“优秀企业家培育”等进行了深入解读。


  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从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氛围三个方面提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同时明确,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最后强调,加强对企业家优质高效务实服务、加强优秀企业家培育以及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领导。


  解读1: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中央此次围绕“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多条建议,包括弘扬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等精神。那么总的来说,“企业家精神”究竟是什么?


  对此,浙大管院魏江院长表示,“企业家精神”首先是一种使命与情怀,同时也是一种创业精神。但这种创业精神不同于就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而是在全民创业的年代,以创新为驱动的创业,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型创业。


  “作为一所将‘Entrepreneurship’写进培养目标的中国领先商学院,浙大管院长期以来所倡导的正是‘Innovation Based Entrepreneurship(以创新为驱动的创业)’”,魏江院长说,英语中“Entrepreneurship”被翻译成中文是“创业精神”,但这个词在英文中的原意其实就是“企业家精神”。


  而对于为何中央此次对“企业家精神”如此重视,他表示,创新的驱动力有两个,一个是外驱——红利,而另一个则是内驱——企业家精神。中国发展到今天,国家的经济重构与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依赖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因此,以企业家精神驱动创新,从而进一步驱动创业与中国经济崛起腾飞,对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来说都至关重要。


  解读2:企业家“资本”得到肯定,信心激活


  《意见》在“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部分提出,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企业家创新权益和企业家自主经营权。同时强调,认真解决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


  同时,要求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方面各环节,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研究建立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


  对此,魏江院长表示,这项建议无疑是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财产权的肯定和保护,代表着国家给予了企业家更大的发展空间,并激励着企业家们积极主动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在不断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为国家创造更大的财富。


  他认为,这项建议的提出,给了企业家们一颗“定心丸”,将大大激活企业家对创新创业创未来的信心。


  解读3:企业家培育要聚焦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构与提升


  《意见》在“加强企业家教育培训”部分提出,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等;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规划引领”部分提出,加强对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鼓励支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脱颖而出,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在“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部分提出,强化优秀企业家精神研究,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行业协会商会、知名企业合作,总结富有中国特色、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家成长规律。


  对于上述建议,魏江院长表示,中国的发展起步于对发达国家单元技术的学习和模仿,但中国的腾飞则必须依赖于创新驱动的原始技术积累,需要一群有战略眼光,视国家崛起为己任的创业者共同努力。


  因此,在他看来,当今时代最需要的,不是热衷于在“互联网+传统服务业”领域或者说在低技术含量的“O2O”版块扎堆的创业者,而是需要“SEI型人才”——有长远的创业战略视野(Strategy),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和颠覆性创新的追求(Innovation)


  因此,他认为企业家培育要聚焦于企业家精神的建构与提升,商学院应该从愿景使命、课程设置、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多方面融入对学生企业家精神的培养。而作为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者,浙大管院以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多年来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如在MBA课程中加入社会责任的教育;建立浙江大学全球浙商研究院,对“浙商精神”展开研究;通过举办国际会议,与世界知名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企业家精神”;在每年坚持发布的“中国企业健康指数”中,把“企业家精神健康”作为指数的重要分析维度之一等。


  “我们要培养的是未来的乔布斯、扎克伯克和任正非,而不是毕业即创业,做个‘小老板’”,魏江院长表示,我们强调在企业家精神中嵌入创新的基因,鼓励浙大的毕业生进行创新驱动的战略创业,是能够改造升级现有企业和创业生态的创业,这与浙江经济目前的发展现状也是一致的。


  他说,作为中国创业经济强省和最早提出“双创”的省份,浙江的创业态势发展迅猛,但很多都是“互联网+传统服务”,以创新驱动的战略创业并不多。因此,如今的创业教育要走向创新为本,要重视对企业家精神的构建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企业家。


来源:中国企业家俱乐部

悉恩悉机床网总机:0371-56767678
邮箱:
info@cncjichuang.com
1011061863@qq.com
备案号:豫ICP备16022988号-1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局电子营业执照
暴恐音视频举报
银联特约商户
网络社会征信网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获取更多服务,请扫描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