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机床布局“5D智造谷”突破传统产业升级瓶颈
全国最大机床企业沈阳机床携手中融大有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地方政府部门,以股权投资基金等产业金融方式,斥资200亿元在全国投放i5系列智能共享机床,布局25家“5D智造谷” (5D:Dnc数字系统、Data工业数据、Digital数字化、OnDemand即需即在、Diconomy数字经济),为传统工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开辟新路径。
“创业者只要有好的创意,就可以随时拎包入住,厂房、机床、技术、甚至订单都无须操心,享受一条龙服务,让个性化定制更轻松,”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告诉记者,基于i5技术升级的“5D智造谷”,是包含数字系统、工业数据、数字化、即需即在、数字经济在内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新平台,以委托、融资、分享等多种方式,为创业者提供在线生产力共享服务。
“5D智造谷”日益受到业界重视,不断有地方政府组团前来洽谈合作。”关锡友说,“河南新乡、浙江宁波、江苏苏州、安徽合肥等地的智能制造谷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今年以来,沈阳机床已拿到i5智能机床订单1.8万余台,已有7家“5D智造谷”、50余家智能工厂项目落地,覆盖汽车零部件、石油装备、新能源车、机器人等10多个领域。“5D智造谷”里不仅集聚一批智能工厂,还配套智造体验、研发实训、云服务、智能检测和再制造服务机构,打造制造业区域化一体化升级样本。
二、第二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颁奖仪式在蓉举行
9月29日,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标志着为期5个月的大赛圆满结束。“大功率全回转推进装置”等6个项目获得金奖。
大赛启动以来,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1家军工集团积极组织参赛,军工、民口企事业单位和创新团队踊跃报名。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核技术应用7大领域,共征集到816个参赛项目。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金奖6个、银奖12个、铜奖24个、优秀项目奖78个。
本届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训练管理部、全国工商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推动军民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通过科学设置评分规则,指导军民两用技术创新主体瞄准国内紧缺产品和技术短板,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国防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罗文、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王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黄荣、副省长彭宇行出席颁奖仪式并参观优秀项目展览。
三、智能制造”首次亮相“湘博会” 市民零距离感受高科技魅力
9月28日,娄底市体育中心,湖南省第八届“湘博会”智能制造和新兴产业展区的专场活动,吸引不少市民前往,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由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组织科技公司展出的“小勇”机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小勇”活泼地与市民“交流”,赢得大家连连点赞。据了解,“小勇”机器人不仅具有陪人聊天、唱歌、跳舞功能,有的还有视频监控、打电话、迎宾服务以及中英文互译等功能。
“我们的机器人能快速喷涂物品,甚至是坦克和飞机!”湖南泰达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湖南子公司是首次参加“湘博会”,展区工作人员黄彬告诉记者,使用机器人喷涂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我们的机器人马上就要去株洲了,它们将为那里的动车进行喷涂。”
据了解,湖南省第八届“湘博会”智能制造和新兴产业展区由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负责组织,共有22家企业参展,主要涉及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高新技术、无人机及智能设备行业。该院商务总监胡永旭介绍,希望通过参加“湘博会”增强品牌输出,特别是能把娄底传统行业与智能制造高效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四、巴斯夫全资控股Innofil3D 强化3D打印业务
据外媒报道,巴斯夫新业务公司(BASF New Business)全资控股总部位于荷兰埃曼(Emmen, Netherlands)的Innofil3D公司。巴斯夫新业务公司总经理Volker Hammes表示:“该并购案达成后,巴斯夫的业务又迈出了一大步。如今,公司不仅能提供3D打印用塑料颗粒,还能提供线材。”
Innofil3D公司是一家领先的高附加值定制化线材(一种长而薄的塑料纤维)制造商,其产品可被用于熔丝制造(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Innofil3D旗下产品将被添加到巴斯夫旗下3D打印热线塑料线材中。Hammes解释道:“巴斯夫于近期宣布,将建立巴斯夫3D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BASF 3D Printing Solutions)并将其总部设德国海德堡,本次又并购了Innofil3D公司,进一步强化了巴斯夫的3D打印业务。”
Innofil3D将继续维持其现有的业务活动,并成为核心的线材研发及生产平台。Hammes表示:“Innofil3D拥有良好的产品线,而巴斯夫计划研发高性能的线材,两者的紧密结合将为巴斯夫的3D打印产品方案奠定基础。”Innofil3D团队经验丰富,将进一步增强巴斯夫3D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旗下团队的实力。
五、米其林为无人驾驶研制3D打印汽车轮胎
米其林刚刚展望了一款名叫“Vision”的3D打印轮胎。这款未来轮胎采用了类似蜘网海绵的结构,由生物可降解原料制作,包括天然橡胶、竹、纸、锡罐、木材、塑料废弃物、干草、轮胎屑、二手金属、织物、硬纸板、糖浆、以及橘皮碎。值得一提的是,米其林还为该轮胎嵌入了 RFID 传感器,以收集数据、预测车子的性能表现、以及适应不同的道路状况。
米其林研发执行副总裁Terry Gettys表示:“该概念是一个长期理想的解决方案,相信可以借助独特的结构来替代轮胎与轮毂的组合,让它承担负荷的同时、提供良好的舒适感和胎噪”。
当前全球有70%的轮胎都是由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的。米其林公司的长期目标是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来打印整个结构,比如糖茎和橙皮。这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不过米其林已经同许多外部伙伴合作,预计可在2023年实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