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应邀访日解读CR认证服务
应德国莱茵TUV(日本)认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邀请,10月10日至10月14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广州)主任闵新和率领宣讲团出访日本大阪和横滨,为日本30余家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举行了关于中国机器人认证(以下简称“CR认证”)服务的宣讲会。
期间,闵新和主任做了《中国机器人认证服务解读》的宣讲,系统讲解了CR认证的来源与行业管理、CR认证进展情况、CR认证申请流程和CR认证行业服务计划。并结合自身企业优势,阐述了未来国评中心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认证领域的主导地位。张鹏副所长做了《CR认证实施规则相关标准》的宣讲。会上,我方与日本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代表们踊跃提问,宣讲团答疑解惑,就中国机器人CR认证提供了政策、行业管理、规则、流程、标准、收费等方面的全方位解答。
此次宣讲活动是德国莱茵TUV(日本)认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举办的关于CR认证的专题研讨会。为日本厂商了解中国机器人认证制度提供了一次很好的信息服务,扩大了国评中心的影响力,获得了日方高度评价。双方还就未来保持良好合作达成了共识。
二、三企业入驻沈阳机床·博望智能制造谷
10月17日,沈阳机床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约共建“沈阳机床·博望智能制造谷”,3家企业与博望区签订了入驻“沈阳机床·博望智能制造谷”项目协议。这是4月份沈阳机床在“北京展”上与马鞍山市、博望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落地项目。
入驻的3家企业来自上海、沈阳和马鞍山市当地,上海凯唐机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年产10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及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沈阳中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签订了“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茂丰重工公司签订了“年产1000台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制造工厂及共享众创空间项目”,依托i5智能制造新生态,实现各自发展目标。
沈阳机床·博望智能制造谷项目规划总占地约500亩,预计投入i5智能装备6500台(套),总投资35亿元。建设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体验中心、行业研发中心、智能检测中心、实训培训中心、云数据服务中心和再制造中心。围绕多个智能工厂,采取政府扶持、搭建平台、招商引入和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构建完备的区域性智能制造和共享基地。
三、辽宁科技学院与恒联科技签署战略合作项目协议
10月10日,辽宁科技学院与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副校长吴国玺、冶金工程学院院长陈韧、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吴国玺在致辞中说,深化与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正式缔结为战略伙伴关系,对辽宁科技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学校将积极发挥学校人才高地、技术高地、文化高地的优势为吉林恒联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实现校企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ABB执行官:中国已是最大机器人市场
10月27日消息,瑞士-瑞典跨国公司——AA的首席执行官Ulrich Spiesshofer在周四时宣称,亚洲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明年这一状况也很可能持续。他声称:“ABB很清楚中国才是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们从10多年前在中国开始的长期投资正在获得回报。”
中国政府已经为机器人制造行业提供了政策优先权。在2015年,中国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主要目标就是推动高科技的研发。随后政府引进了一项机器人产业发展计划,计划通过一个5年项目使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得到快速发展。
ABB公司的Spiesshofer称:“想要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领导者的想法并非中国独有。机器人市场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可以告诉你全世界的机器人市场都有着巨大的机遇。”他声称ABB公司在美国机器人市场的投资也已经取得了成功。“在美国我们对机器人领域进行了投资。这是一个相当无限而且相当均衡的市场,能够让我们获得向前发展的巨大机遇。”Spiesshofer补充道。
五、西门子将携“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亮相工博会
2017年11月7-11日,西门子将以“探索数字化企业价值”为主题,亮相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西门子将重点展示更为全面的“数字化企业”业务组合,产线和设备如何通过“数字化双胞胎”或借助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来连接虚拟与现实生产世界,以及在帮助中国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西门子拥有全面的软件业务组合,已经成为全球唯一能在产品、制造过程和工厂完整价值链上提供“数字化双胞胎”的企业,其基于云的开放式物联网操作系统MindSphere正在为全新业务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西门子不断与合作伙伴和工业客户携手,推广作为平台即服务(PaaS)的MindSphere,并创造一个更广泛的生态系统。观众届时将有机会体验机器和产线所产生的数据利用MindSphere上的数据采集套件进行采集、存储,并通过平台上的APP进行分析从而产生价值,最终实现设备预防性维护,提升产能,降低生命周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