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圆锥滚子轴承套圈磨超机床》顺利通过评审
6月29日,由日发精机制订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圆锥滚子轴承套圈磨超机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此次评审会由日发精机与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牵头,邀请国内同行业专家、检测机构、浙江制造产品认证机构共同参与。
在评审会上,日发精机“浙江制造”标准工作组就标准的编制说明、先进性说明及标准草案等情况进行了介绍。专家组听取汇报后,对送审资料进行了审查,并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同时对标准形成了进一步改进意见。
此次浙江制造团体标准评审的顺利通过,标志着日发精机的产品标准编制工作踏上了新的台阶。这不仅锻炼了标准编制团队,也为日发精机今后主持起草浙江制造标准、修订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珠西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成立
日前,在2018第十八届中山机床模具及塑胶机械展举办期间,中山市龙头企业倡议发起的“珠西智能制造产业联盟”首批加盟单位成功签约。该联盟的成立,意味着将以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为宗旨,更快速地推动智能制造产业“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促进联盟成员和行业的发展壮大。
“珠西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由广东亚联展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联展览”)倡议发起,基于亚联机械巡展平台,联合珠江西岸地区智能制造行业企业、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共同打造成立的一个“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首批加盟该联盟的包括亚联展览、中山市八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广东金弘达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亚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长准机电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等12家企业、科研机构。
据亚联展览副总经理范小菊介绍,中山机械展的展览公司已经举办了18年,亚联展览近年来收到了许多智能制造企业关于组建产业联盟的呼声和需求。 产业联盟将为中山乃至珠江西岸的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向政府传递企业共性发展需求;同时,通过设立专项项目资金助力企业技术改造,重点提升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装备集成和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结合联盟内企业、专家的力量,业内企业可进行技术咨询。
三、青岛金属3D打印技术实现产业化
7月4日,青岛市科技局发布消息,由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孵企业青岛卓思三维智造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复杂结构金属3D打印技术实现产业化,正在用于某型大型钛合金结构制作项目,并已开发出大中小号数款设备。
作为从事金属增材制造成套技术开发与推广企业,青岛卓思三维智造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钛合金电弧金属3D打印领域成绩斐然。“卓思三维”以等离子、电弧成形技术为主要方向,开展专用材料、工艺及装备的成套技术研发及销售,以自主开发的装备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加工服务为基本业务形式,培育客户群和潜在装备销售市场,通过自主装备客户群带动技术服务及材料发展。
据青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优化智能制造技术水平,抢占金属3D打印电弧增材细分领域制高点,助力新旧动能转化,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四、乌鲁木齐将打造机器人产业园
在我国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将会有一个机器人产业园诞生。6月29日,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与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外宣布:共同建设乌鲁木齐机器人产业园。
该产业园计划总投资约60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项目建成并全面运营后,将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平台、四基地,分别为智能产业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机器人应用研发创新基地、机器人装备制造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和机器人服务应用示范基地。
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郝占岗说,新松有决心有信心把乌鲁木齐机器人产业园打造成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机器人产业园,把我国最先进的智能制造业技术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前来投资,从而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乌鲁木齐高新区区委书记刘艳东表示,高新区将以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全力解决好“乌鲁木齐机器人产业园”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新市区)更好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五、瓦尔特Walter推出新型灰铸铁粗加工陶瓷刀具
瓦尔特Walter推出一款新型陶瓷材料用于加工灰铸铁。Walter的新型WCK10陶瓷切削材料经过优化,可在高切削速度下对灰铸铁进行粗加工,可进行连续或间断切削。 由于采用了新型Si3N4耐磨陶瓷切削材料,该刀片可提高生产率、提升加工可靠性并延长刀具寿命。
由于Si3N4陶瓷切削材料比传统的整体硬质合金允许更高的切削速度和更多的切削量,因此能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 此外,WCK10刀片具有负倒角,可延长刀具寿命,具有稳定的凹坑夹紧以及处理湿式和干式切削加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