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国高压输变电行业的腾飞看国内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
摘要:......当时精密机床的水平根据沈老于1962年到日本考察的情况进行比较,认为当时的中日水平基本相当,我们的品种中如齿轮磨等,日本尚未生产,我们总的品种数量比日本多......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595
二、伺服系统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国产品牌竞争力逐年增强
摘要:机床比例虽然在下降,但作为工业母机仍然保持伺服下游应用占比最高的行业。预测到2019年,机床、电子设备和工业机器人将成为伺服应用最主要的三大市场......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602
三、我国核心激光元器件依赖进口的现象开始转变
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中国激光杂志社、中国光学学会编写的《2018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国际版)》,于11月14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上发布。该报告称,我国核心激光元器件依赖进口的现象已开始转变。
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激光市场规模达到124.3亿美元,较2016年同比增长18%。在国际激光市场保持活力的同时,中国激光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7年全行业规模达到495亿元人民币,预计今年有望突破600亿元大关。
四、全球3D打印产业未来十年仍将处于高速增长期
摘要:3D打印(增材制造)属于新一代绿色高端制造业,与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并称为实现数字化制造的三大关键技术,这项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是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的重要基础。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614
五、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基建按下“快进键”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建设迎来密集启动期。继武汉之后,国家顶级节点(北京)11月21日正式启动。据了解,广州、重庆等国家顶级节点建设也将于本月内正式开启。这意味着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基础设施建设将按下快进键。
标识解析体系顶级节点是国家工业互联网核心资源和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工业万物互联互通的神经枢纽,也为企业每个产品、零部件、机器设备等赋予唯一的“身份证”。按照工信部统一规划和部署,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城市。
今年6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指出到2020年底,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成五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在五大国家顶级节点的落户城市,一系列实施细则也在密集落地。上海7月印发的《上海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标识解析在长三角地区的服务辐射能力,率先推动标识解析在船舶、汽车、化工等行业的试点应用。湖北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计划(2018-2020年)》则提出,到2020年底,围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培育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生态。北京也将很快出台《北京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等三大体系建设。
六、机床工具协会滚动功能部件分会在陕西汉中召开理事会议
11月16日,以“创新升级,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滚动功能部件分会九届二次理事会在陕西汉中隆重召开。来自04专项总体组、机床工具协会、秦川机床、汉江机床、博特精工、南京工艺装备、广东凯特精密、北京工研精机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常务理事单位、会员企业代表、机床用户代表及行业媒体等130余人参加会议。
机床协会理事长龙兴元在致开幕词中,肯定了这一年来中国机床工具产业承压运行、全年行业形势稳中有升、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稳步提升的现状;同时也警醒企业在良好形势下要回归理性,充分认识到中低端产能依然过剩、高精高效加工及检测装备能力依然不足等问题,力争在发展模式上"融合共享"、在技术研发上"突破升级",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滚动功能部件分会理事长赵甲宝在总结分会2018年工作的发言中,讲述了在细分领域应用、微型丝杠自动化、产业配套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面对2019年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他表示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调整期,转变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密切协作,抢先突围,赢得发展先机。
随后,执行副理事长郭长城、04专项总体组专家陈小明分别做了主题演讲;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顺贤向参会代表介绍了《滚珠丝杠副先进数字制造工艺装备链》技术和精彩的案例。在会员企业交流环节,代表们热烈交流,各抒己见,对行业融合发展积极献策。会后,参会代表走进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的丝杠导轨厂,重点参观了汉江机床的内螺纹高精高效生产线、滚珠螺母高精高效自动化生产单元等先进设备。
七、机床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举行2018年年会
11月22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特种加工机床分会2018年年会在湖南省长沙举行。会议旨在总结2018年特种加工行业发展情况,并分析机床市场未来发展前景。
会上,机床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毛予锋作《机床工具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介绍了2018年机床工具工业行业前三季度产业运行的总体情况,并分析了机床工具市场的新变化、新特种、新趋势。特种加工机床分会理事长吴兴国作《电加工机床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介绍了2018年我国电加工行业的经营情况,分析了各类电加工机床的市场需求、企业发展要素及行业发展趋势。华工激光技术总监卢飞星作《国产激光装备发展现状及典型应用》报告。介绍国内外激光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内激光加工装备发展瓶颈,并对国内激光行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吴顺杰营销主管作《基恩士显微/测量系统在精密加工领域的应用》,介绍了显微镜/测量仪的各种功能、适用需求以及在精密加工领域的应用。
本次年会还为多家国内多家特种机床生产企业颁发了2018年特种加工机床“达标认定产品”奖牌。
八、复杂产品智能制造技术大会在贵阳举行
为助力中国复杂产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贵阳举行2018年复杂产品智能制造技术大会。
本次大会以“智创引领,强基护航”为主题,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工二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中国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发展大计,助力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
九、数控机床专项四川蹲点调研组到宁江机床调研
近日,由科技部会同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04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战略研究专家组组成的数控机床专项四川蹲点调研组一行到宁江机床开展蹲点调研。
本次蹲点调研是科技部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有关工作安排,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专项的实施,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一线,层层传递落实重大专项的责任使命,发现和掌握制约专项目标完成的重大紧迫问题,统筹推进专项任务。
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宁江机床总工程师作的04专项实施情况汇报。随后,会议就专项承担和专项接续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宁江机床负责人重点介绍了公司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交流了承担专项的经验和困惑,提出了专项持续重点扶持、战略层面技术布局等建议。调研组对宁江机床通过04专项课题实施,形成的“精密+可靠”的双核产品文化、实现从单机到FMS柔性制造系统集成的升级以及立足主产品的技术攻关和产品深耕等给予肯定。
十、“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参与完成的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通过验收。验收会由中科院重大任务局主持,沈阳自动化所主要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了验收会。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作的项目总结汇报,观看了成果现场演示,听取了现场测试意见、经费收支审查意见和资料审查意见。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对项目完成情况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
“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及系统开发”项目突破了机器人电机材料与驱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适合与人合作的机器人本体设计、安全行为决策与智能控制、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以及人机友好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制了具有轻质、高精度、大负载自重比、安全性高、编程简单、易于使用等特征的下一代工业机器人样机系统,该样机通过了第三方测试和专家现场测试,并且在精密机械装配、3C电子部件检测、飞机舱门原位测量等方面开展了应用验证,为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十一、郑州三磨所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近日,201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揭晓,轴研科技所属企业郑州三磨所“精密刀具高效数控磨削用超硬磨料砂轮开发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该项目通过高效耐磨复合结合剂制备、高表面加工质量砂轮配方设计、砂轮用功能型基体制备、砂轮高精度加工制造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开发出了精密刀具数控高效磨削用超硬砂轮,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验收考核指标是研制出的砂轮产品耐用度等性能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上述产品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年产能20000片,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重点制造领域,项目产品具有高效、高精、高耐磨性的特征。经用户使用,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满足国际市场;同时可促进我国高效、精密、数控磨削用磨具制造技术获得突破,对引领超硬材料制品行业技术发展,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引导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均有重要的意义。
十二、华鲁锻压“上榜”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日,山东省科技厅公示“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授奖人选和项目”名单,泰安华鲁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的“JB/T 12300-2015和JB/T 12299-2015数控船用卷板机及其可靠性系列标准的研制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上榜“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山东省科技进步奖首次新增的“标准创新奖”类别中全省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华鲁锻压战胜了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联合队、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公司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联合队等强劲对手,获得标准化项目的金牌。《数控船用卷板机》(JB/T12300-2015)、《船用卷板机可靠性评定方法》(JB/T 12299-2015)是我国首次发布的、目前全国唯一的两个针对数控船用卷板机的重要技术标准,是针对国家战略急需的航母、核潜艇、驱逐舰等高端船舶关键加工母机——数控船用卷板机标准缺失的瓶颈问题而制定。
近年来,华鲁锻压把标准化当作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扬己之长、克己之短的有效技术手段,以“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领跑行业技术,标准成果反哺社会、服务国家战略”的思路,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创新之路。华鲁锻压致力于通过标准化不断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提升企业档次。通过不懈努力,公司已完成标准36项,其中,国家标准《数控船用卷板机可靠性评定方法》《数控卷板机》、《卷板机安全技术要求》等4项,目前已全部发布。这些技术标准在催生先进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作用显著;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引领示范作用。
十三、哈工大新一代高压成形新技术打破国外封锁
摘要: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教授团队提出的“双向可控加压流体高压成形新技术”通过控制正向与反向液压载荷,调控压力比,使得坯料变形区处于合理的应力状态,解决了深腔曲面件起皱与破裂并存的难题,突破现有技术的成形极限。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579
十四、钟祥数控机床基地从零起步—— 三年冲百亿
摘要:作为湖北目前在建的最大体量数控机床产业园,新视野总投资12亿元,将新建厂房1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钟祥市智能装备产业园将再添一翼,实现数控机床从制模、铸造、精加、钣金到零部件生产、装配、金属表面处理的全产业链覆盖。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608
十五、红宇智能:为金属材料穿上一层“铁布衫”
摘要:据统计,各种机械设备与仪器仪表的过早失效破坏中,约70%是由腐蚀和磨损造成的,所以研究和发展表面改性技术,对于改善机械设备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意义。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607
十六、百科机械:致力成为国内直立式精密注塑机的“弄潮儿”
摘要:从1994年创始以来,百科机械一直专注于特种机注塑成型,并为客户提供整套综合解决方案。百科机械年产注塑机1000多台,能独立制造500吨的大型注塑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连接器、3C产品等众多领域,百科立式及特种专用注塑机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详情:http://www.cncjichuang.com/article/3601
十七、隆源成型梯度材料金属铺粉3D打印系统成功问世
近日,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北京科技大学成功开发梯度材料金属铺粉(SLM)3D打印设备AFS-M120X。该设备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实现材料成分的连续变化,实现梯度合金的增材制造,并已申报专利。
该专利技术是基于隆源成型精巧型金属铺粉3D打印机AFS-M120的基础上研发而成。AFS-M120具备Z轴全闭环控制、超净气氛控制系统(可选配抽真空模块)、免开舱操作及供粉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钛、铝、镁等活泼金属、医疗产品及小型航空航天零件的研发与生产。创新升级梯度供料装置后的AFS-M120X,造就了“高通量材料制备”和梯度材料产品研发的无限可能性,在“材料基因计划”科研,新材料开发,及梯度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千科技旗下隆源成型1994年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选区激光粉末烧结快速成型机(工业级3D打印),25年持续创新,通过自主研发的金属铺粉3D打印设备(AFS- M90、M120、M120X、M260、M300),金属同轴送粉3D打印设备(AFS-D600、D800V),选区激光粉末烧结快速成型机(AFS-360、500、LaserCore-5300、6000、7000)等,为用户提供快速铸造、快速模具、金属功能件直接制造、激光修复等定制化服务,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飞机零部件、汽车发动机、模具加工等生产制造领域,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费用。近千家设备、加工服务用户遍布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石化、矿山、机械制造、船舶、军工、医疗、文化艺术等领域及研究院所和高校。
十八、Ⅰ中国成德国机械制造业最大出口市场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9个月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出口总额增长65亿欧元,至1319亿欧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机械制造行业出口保持了5.9%的增幅,但三季度略有回落,增幅为3.9%。德国机械制造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维西尔表示,9月份德国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增长明显放缓。但是,今年前9个月中国成为德国机械制造业最大出口市场,期间德国对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4%,至142.3亿欧元。同时,出口至中国的此类商品占德国同类商品出口总额的10.8%。
维西尔认为,要想判断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争端是否对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产生影响,还需在未来几个月继续密切观察市场走势。根据目前的数据,德国机械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更加困难的市场环境,但德国中小企业依然保持着竞争力。
Ⅱ德国机床订单第三季度出现下滑
据德国机床制造商协会(VWD)的资料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德国机床工业收到的订单同比去年下降了2%,其中,来自德国的订单下降了1%,而来自德国国外的订单下降了2%。
VDW执行董事长WilfriedSch?fer博士表示,尽管一年多来德国机床订单量第一次出现下滑,但也说明繁荣正在结束,需求趋向正常化。关于第三季度面临的订单下滑情况,该协会认为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欧元区以外市场的增长停滞不前;另一方面,相较以往,2017下半年德国国内的机床需求过于强劲,而如今趋向正常的订单量同比上年则显得略有不足。当然,目前全球局势包括贸易冲突蔓延、油价上涨以及各种新兴市场的通货膨胀等各种情况都对德国的机床订单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尽管出现下滑,但是截止目前为止,2018年仍然是德国机床创纪录的一年。今年前九个月德国总体机床订单增加了7%,其中,来自国内的订单增加了20%,而国外订单增长了1%。在销售额方面,根据VDW的调查显示,前九个月的销售额增长了13%。尽管如此,该协会仍对2018年整体的机床产量保持谨慎态度。“由于产量在2017年底飙升,因此今年不可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WilfriedSch?fer博士认为。所以VDW预计2018年的德国机床产量将增长8%,超过17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