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机床全景展示智能制造,i5机器人首秀成焦点
4月17日,全球机床工具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四大国际名展之一、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开幕。沈阳机床带来14台(套)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产品及3个智能工厂、在线定制体验、U2U分享等全新工业服务模式参展,以直观生动的形式全景展示智能制造的新样式。展会上首秀的i5机器人、智能工厂线上定制、中德合作打造的高端机床ASCA系列一亮相就成了焦点。
i5机器人位于两台机床之间,整个自动线布局紧凑,占地面积更小,上下料效率更优。这条自动线的最大特点在于i5机器人与i5智能机床是基于同一个运动控制底层研发出来的,二者集成度更高、通信更顺畅,两台机床之间可以数据互通,实时自动调整加工程序。除了先进的智能产品,沈阳机床还展示了与重点客户一同打造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让智能制造的模式、路径、效率、效果清晰呈现。6台参展的i5智能机床全部联网到巨大的主控屏上;通过互联网,观众还可与位于沈阳机床集团数控机床产业园区的智能工厂、湖北十堰的圣伟屹智能工厂、江苏盐城的创迈达智能工厂实时联通、互动,亲身感受到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工厂的集成应用。此外,此次展会首次推出中德合作打造的3款ASCA系列高端机床,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理念贯穿始终,充分体现了“德国工艺+中国效率”的融合与优势。据介绍,目前这3款产品已在国内进入产业化制造阶段。
二、海克斯康GLOBAL S全球首发,震撼上市
4月17日,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在北京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了主题为“传承经典•再续传奇”的GLOBAL S新品全球首发发布会。Global S延续了经典特性和可靠品质,融合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推出了更为丰富的配置与多样化的测量方案。高大上的霸气外观,融合汲取了跑车带来的设计灵感,同时内部又融合了先进的技术。
专门针对高速扫描时实现高精度而设计的先进创新型技术集成——Compass技术,扫描性能提升20%-30%。优化的机械模组有效减少和补偿三坐标测量机的振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应用于硬件与软件系统的增强型运动控制算法可消除电机所带来的影响,保证了高速运行状态下的高精度。新一代飞行控制技术,优化测量路径,大幅减少测量过程中的暂留和空闲时间,提高测量效率10%以上,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新一代扫描领航技术,大幅提升未知路径扫描精度。在进行未知轮廓、复杂几何形状和突变表面的高速扫描时,具有卓越表现。在测量设备空闲时,ECO Mode可实现自动断电。而当测量设备在设定的时间内停止工作,ECO Mode+可自动断电断气,大大提高能源利用率。进入ECO Mode和ECO Mode+状态后,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恢复工作状态,执行后续程序。将多色LED信号灯集成于Z轴顶部,即时距离测量机很远的方位,用户也可实时掌控工作状态,优化时间与资源管理。振动、温度、湿度、测量故障以及坐标测量机的状态,均可通过智能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成为工业4.0时代真正的测量机管家。
三、雷尼绍推出RenAM 500M工业级增材制造系统
日前,雷尼绍宣布于中国市场正式推出全新一代RenAM 500M增材制造系统,这是一款专门为工厂车间的金属部件生产而设计的激光粉末床熔化式增材制造系统。它具有自动化的粉末和废物处理系统,可保证工艺品质的一致性。该系统标配500W光纤激光,并装备全球顶级的高精度雷尼绍RESOLUTE直线光栅,可保证加工的精密性。RenAM 500M的加工体积为250mm×250mm×350mm。
RenAM 500M利用雷尼绍自行设计制造的光学系统和控制平台制成。与灵活度较高的AM250和AM 400平台相比,RenAM 500M自动化程度更高。该紧凑型系统可在机器内部通过超声波技术自动执行粉末筛分和再循环,因此减少了人工处理和接触材料的机会,提高了安全性同时确保金属粉末质量的稳定性。RenAM 500M配备坚固耐用的19英寸大触摸屏,机器控制软件设计直观。该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带有专用的用户操作界面。软件使用大图标显示加工设定流程,允许用户轻松浏览各种工艺步骤。获得专利的高性能SafeChange双滤芯系统支持在稳定的受控环境中长时间执行加工操作。滤芯可安全有效地收集工艺排放物。智能控制系统主动感知滤芯的状况,并在工艺条件恶化前自动重新将气路转向清洁的滤芯,然后提醒用户更换滤芯壳体和滤筒。
四、汉江机床有限公司二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通过验收
近日,由陕西汉江机床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十米螺纹磨床、八米旋风铣床、十米螺纹动态检测仪——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螺纹加工设备”(2009ZX04001-171)以及“高精度螺纹加工技术及设备”(2011ZX04003-021)课题任务验收会议召开。
参加验收会的专家先后听取了“SK7450×100十米数控螺纹磨床、HJ092×80八米数控旋风铣床、HJ050十米激光螺纹动态检测仪——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螺纹加工设备”和“高精度螺纹加工技术及设备——SK7032×12高精度数控螺纹磨床、SKR7620A精密数控螺母磨床”课题研发情况、子课题研究任务完成情况、用户现场使用情况的详细汇报,在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后,专家组一行深入汉机公司丝杠厂、机床厂生产现场,详细了解课题样机“2009ZX04001-171十米螺纹磨床、八米旋风铣床、十米螺纹动态检测仪——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螺纹加工设备”和“高精度螺纹加工技术及设备——SK7032×12高精度数控螺纹磨床、SKR7620A精密数控螺母磨床”在生产现场的使用情况。
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课题任务研究以来所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认为汉机公司承担的2009ZX04001-171和2011ZX04003-021课题任务验收资料齐全、规范;完成了任务合同书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同意课题任务通过验收。评审会上,课题验收专家组成员分别就课题研究任务关心的问题和课题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为课题后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五、20名“长春工匠”结对签约
4月17日下午,长春市总工会产业工人与“中国制造2025”论坛暨“长春工匠”结对签约仪式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轨道园区高速车制造基地举行。据介绍,本次签约仪式是长春市总工会为贯彻落实长春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暨工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引领全市广大产业工人在推动“长春制造”向“长春智造”“长春创造”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论坛结束后,举行了由2016年长春市总命名的20名“长春工匠”,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工人20人的结对签约仪式。最后,全国劳模、中国高铁焊接大师、长客股份李万君代表首批“长春工匠”向全市产业工人发出倡议,要做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期产业工人。
六、“十三五”安徽将有2600亿投向智能制造
日前,安徽省发布《安徽省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发力布局智能制造。根据规划,实施方案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十三五”期间,拟实施智能制造项目1100个以上,总投资2600亿元以上,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等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要实现阶段性目标,安徽将重点聚焦“63512”重点任务,即发展六类智能制造装备,夯实智能制造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十二大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其中,十二大重点领域智能转型是重要抓手。安徽将开展基于智能制造标准、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基础与信息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的集成应用,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开发重点领域所需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实现推广应用与产业化,支撑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和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计划拟实施项目700个以上,总投资1700亿元以上。